运输局局长致辞全文

*********

以下为运输局局长吴荣奎今日(星期一)于东华三院历届主席会午餐会上的演辞全文:

『迈向二十一世纪:运输基建策划的前瞻』

李主席、各位嘉宾:

我很荣幸获邀出席东华三院历届主席会今天举辨的午餐会。我今日的讲题是『迈向二十一世纪:运输基建策划的前瞻』。我选择这个题目,不单因为这是我工作的一部份,而事实上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经济息息相关。政府每年用作兴建交通运输设施的费用,占政府总开支的一个重要部分。在1997/98年度,投资在运输设施的费用,占政府工务计划的开支超过四份一。今年(1998/99年度),估计用在运输方面的开支会超过49亿元,占工务计划的21%。此外,运输业现时占香港的总就业人数大约9.5%,而政府在运输交通方面的庞大的投资亦可带来不少就业机会,有助促进社会经济繁荣。

除了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外,交通运输亦直接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市民需要依靠公共交通上班、上学。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每天的载客量超过

1100万人次。运输系统即使偶然遇到轻微事故,(例如交通意外造成的塞车或铁路讯号系统发生故障),也会给市民带来不便。

故此一个完善及有效率的运输交通系统,对于纾缓交通挤塞,促进经济发展,至为重要。因此,政府在运输基础设施方面作出了庞大的投资。过去几年,我们的重点发展是新机场和有关的道路系统。连接机场的有关道路系统,包括北大屿山快速公路、汲水门大桥、青马大桥、西九龙快速公路和西区海底隧道,已相继在一九九七年完成及通车。耗资340亿元兴建的机场铁路也已投入使用。

在机场核心工程完成后,我们的焦点将转移到其他基建项目,以应付新的运输需求。香港的人口不断增长,我们预测到了2016年,人口估计会超过800万。政府正计划加快房屋供应以配合预期的人口增长。这些因素都会带来新的运输需求和压力。此外,来往香港与内地日渐频繁的交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满足新的需求,政府会继续扩展香港的运输基础设施。

铁路将会是香港运输网络的主干。铁路不但载客量大,而且可以为市民提供舒适、可靠和快捷的服务。铁路亦有助减轻道路交通的压力,并可避免路面交通带来的空气污染和其他环境问题。三项新铁路计划,即西铁第一期、将军澳铁路及马鞍山铁路连同九广铁路红至尖沙咀支线,正密锣紧鼓地进行。这三项计划的总投资额约为1100亿元。在未来的五年,这些新铁路陆续建成后,新界西北、新界东北和将军澳新市镇的交通将会大大改善,更有利于这些区域的未来发展。这与政府增加建屋的目标相辅相承。

在道路建设方面,汀九桥和三号干线郊野公园段已在五月通车,这条连接新界西北和市区的高速干线,令屯门公路的交通情况明显改善。我们现正进行的道路工程包括红绕道和公主道连接路,以及第二条青衣南桥的大型道路工程。此外,我们也进行多项主要道路改善工程,其中包括龙翔道及呈祥道扩工程,以及介乎小榄与扫管滩之间的一段青山公路。我们计划中的工程包括介乎马料水与元洲仔的一段吐露港公路扩工程、青衣北岸公路,以及屯门公路改善工程中因斜坡工程而未完成的大榄段。未来五年,已预留款项并列入政府工务计划内的道路工程,预计总投资达250亿元。

在进行刚才提及的多项铁路和道路工程的同时,我们也正积极策划一些比较长远的工程项目,以推动香港运输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大型工程的策划和兴建,往往要花上八至十年的时间,所以为香港的未来运输需要作出前瞻和长远策划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次铁路发展研究会探讨多条新铁路线的可行性,例如东九龙线、第四条过海铁路线和北港岛线等。

我们也正推展多项主要道路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包括连接北大屿山及元朗的一段十号干线;连接青衣与长沙湾的九号干线;连接九龙东西部的中九龙干线;连接沙田与西九龙的十六号干线,以及连接坚尼地城与香港仔的七号干线等。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整体运输研究,亦会考虑是否需要建造其他道路,包括贯通新界与市区的东部及西部走廊,和连接新界东西部的新公路。这些策划和构思中的道路计划,预计总耗资超过500亿元。

在改善香港内部交通网的同时,政府也会研究如何改善来往香港与内地的交通。边境交通近年大幅增加,每日跨越边界的车辆,已由一九九一年的

15000架次增至一九九七年的26000架次,平均每年增幅约为10%。罗湖的每日旅客人次在一九九七年大约为17万人,在假日的人数往往超过

20万,这数目已接近饱和。为应付来往香港与内地的运输需求,我们正与内地有关方面研究辟设新边界管制站的可行性。研究中的项目包括九广铁路落马洲延线、伶仃洋大桥及深圳/香港西部走廊在香港的接驳点。

总的来说,在未来数年我们会致力发展香港对外及对内的运输网络,以应付二十一世纪的交通需求,及配合房屋的发展。多年来香港累积了不少在大型工程的管理和技术方面的经验,因此我们有信心未来的运输基建计划可以顺利地推展。这些庞大的投资同时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助促进社会的繁荣。

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七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