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下为教育统筹局局长罗范椒芬今日(四月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恢复《二○○一年拨款条例草案》二读辩论的致辞全文:
主席女士:
就二○○一至○二财政年度的预算案,议员对教育及人力事务提出不少中肯的批评,亦有许多宝贵意见。我谨向各位议员致谢,并就议员所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作出回应。
开发香港的人力资源是特区政府的重点工作,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困难,并非香港独有。美国新任劳工部长在接受电视台访问时亦直言不讳,她任内最大的挑战是处理人力供求错配的问题。在香港我们要长远解决问题,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推动教育改革,另一方面提倡终身学习,鼓励及协助现职人士提升技能,以应付经济转型的需要。
教育改革
在教育方面,我们把重点放在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资源投放亦侧重于幼稚园和小学。新财政年度学前教育的经常开支增幅超过百分之三十,但由于基点低,所以占整体教育开支的比例仍然只有百分之二。但政府已下定决心改善幼儿教育的质素,而提升幼师的专业水平是改善质素的先决条件。我们正积极寻求办法扩大培训学额,希望可以尽早提升幼师的学历。但全港目前有八千多名在职幼师,他们只有中学或以下的学历,合格幼师亦只有百分之七十,不可能一下子提升他们到大学毕业生的水平。政府将会继续投放资源,加强培训工作。我们对于提升幼师专业水平的迫切心情,实在不比各位议员为轻。
随幼师的学历逐渐提升,政府正检讨幼稚园资助计划和学费减免计划,以确保所有适龄儿童,不论贫富,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检讨可望于今年内完成,届时我们会向议员汇报,并征询业界的意见。
职业培训
至于职业培训方面,政府近年投入大量资源,为离校生、在职人士、失业人士和低技术劳工,提供各类型培训和就业服务。在二○○一至○二年度,职业训练局(职训局)的经常开支拨款超过二十亿元,共提供超过十二万个学额。雇员再培训局的经常资助为四亿元,提供约十万个培训学额。另外,为针对个别行业技能提升需求的拨款为四亿元。并且成立三亿元的培训基金,以资助中小型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在未来两年,政府亦会额外拨款七千二百万元,资助教育团体及非牟利机构开办实务成人教育课程,以协助内地来港定居的成年人,以及早年失学的香港市民,提升学历和技能。这些措施,在在显示政府对培训的重视,为照顾不同人士的需要而安排适切和具针对性的培训。
多位议员都关注到现时职训局和雇员再培训局的培训成效,以及资源分配是否用得其所。在终身学习的年代,职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失业再培训的分野,已渐渐变得模糊。我们确实有需要全面检视现行的培训架构,模式和分工,务求加强协作,减少重叠,令资源运用得更有成效,培训课程更切合市场和受训人士的需要。我们预期在年底前完成这项检讨。同时,教统局亦就职业培训的资历认可机制进行研究,希望学员能够学以致用。
输入内地专才计划
教育是细水长流的工作,再培训和技能提升亦难以一蹴即就。在资讯科技带动全球经济转向知识型和趋于一体化的情况下,世界各地都争相招揽人才,以推动经济发展。人才短缺是形势使然,经济环境的急速转变,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训本地人才,另一方面要输入专才,以解决中短期人才不足的现实问题。
根据《二○○五年人力推算报告》的分析,资讯科技的人力需求在二○○五年将超过九万八千人,每年的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一点八,结论与教统局去年二月完成的《资讯科技业人力与培训需求研究》,以及职训局资讯科技训练发展委员会在二○○○年三月进行的《人力调查报告》的预测相同。
至于金融服务业的人力需求,则估计在二○○五年会达到二十二万人,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三点七。其中银行、保险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人力短缺,估计至二○○五年将高达一万六千八百人。同时,财经界人力资源谘询委员会较早前向政府提交第一份报告书,亦指出有需要输入优秀人才,以纾缓人才短缺的情况。
加设输入人数的上限
社会上普遍认同确实有需要输入内地专才,但对计划的执行细节则有不同的观点。有议员提出输入内地专才应设上限。事实上,我们一向都有从外地输入专才,并且不设人数上限。现在只不过把输入专才的范围扩展至中国内地。即使内地人力市场庞大,与香港亦有地缘,但我们无须忧虑会引致大量专才涌入。因为输入专才的其中一个先决条件,是他们必须具备对香港有价值而本地又缺乏的技能、知识或经验,而薪酬待遇亦必须与本地市场水平相若。况且,建议的输入专才计划只限于两个特定的界别,而这些专才都是全球争相招揽的对象,相信内地专才来港工作的人数将低于预测人力短缺的总数,因此,订立输入专才的人数上限意义不大。如果上限订得太低,只会作茧自缚,既减低内地专才来港的意欲,亦为香港添上保护主义的色彩。
我们理解议员对本地专才就业情况的关注。根据就业资料显示,资讯科技及金融服务范畴的本港大学毕业生在二○○○年分别有百分之九十九和百分之九十八点三继续升学或就业。因此,输入内地专才应该不会对他们的就业造成任何威胁。为了减低社会上对无限额输入内地专才的忧虑,我们会定期向立法会汇报有关批准来港工作专才的资料,包括人数、薪酬及技能分类等。我们亦会研究制定一套适时的检讨机制,并密切留意本地专才的就业情况,确保本地专才获得优先就业。
防止计划被滥用
有议员关注输入内地专才计划被滥用,政府会审慎考虑议员的意见,在设计执行细节时,既要防止计划被滥用,亦要避免制造过多行政障碍,影响计划的成效。我相信入境事务处凭多年来处理输入外地专才和内地优才的丰富经验,当可在两者间取得合理平衡。
大学拨款
有议员批评政府一方面输入专才,另一方面削减大学经费是自相矛盾,亦有议员担心大学教育的质素会因此而下降。我希望议员及大专教育界能够从历史角度持平地看待大学拨款的问题。由一九九○年至二○○○年的十年间,政府对大学的经常性拨款增加了百分之三百二十四。随大专教育进入整固期,及社会对公营机构资源增值的诉求,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早于一九九六年,与院校达成协议,在一九九八/九九至二○○四/○五年度的六年间,共削减百分之五的拨款,而大学亦有长达六年的时间来进行流程重整和资源调配,以达致资源增值的目标。
虽然如此,大学学额并没有减少。第一年学士学位的数目仍然维持在每年一万四千五百名,而研究生的学额在下三年期更会增加百分之二十。有鉴于学生的组合改变,政府亦已原则上同意尽快检讨学生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考虑在未来三年追加拨款。
增加大学学位
有议员建议在未来五年增加大学学位以应付专才短缺的问题,也有议员要求即时增加第一年学士学位的总体名额,以达到百分十八适龄人士入读大学的比率。我必须强调,百分之十八的入读率,只是一个规划目标。是否扩充大学学额要视乎合资格学生的人数、大学的教学条件和人力供求的情况。现时每年提供的一万四千五百个学额,已可满足百分之九十五符合基本大学入学资格的香港学生。为了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及维持收生的质素,一万四千五百是一个合理的水平。事实上,除了教资会资助的院校外,其他院校如香港演艺学院及公开大学,每年提供逾千个学额,可以吸纳有能力又愿意继续进修的青年。
尽管如此,我们会密切留意社会情况和学生水平的转变。在适当时候考虑增加第一年学士学位的名额。有议员建议增加资讯科技和金融服务业的学士学额,目前资讯科技的学士学额已占受资助的第一年学士学位总数的百分之十三,而商业/管理/金融则约占百分之二十五,合共百分之三十八,这已是相当大的比率。为确保大学的学术工作取得平衡发展,在整体学士学额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实在难以再增加这两个界别的学士学额。但公开大学和其他大学的校外进修部每年提供三千多个大学程度的资讯科技培训学额,此外,职训局亦有为非本科的大学毕业生举办资讯科技入门课程,可以补充这方面的人才的需求。
为了加强培训资讯科技人才,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已成立专责小组,成员包括业界及培训机构代表,负责研究并建议实施一连串培训措施,包括:
* 引进国际著名的资讯科技培训机构,为本地学生提供国际认可的培训课程; * 邀请具规模的跨国资讯科技公司如微软、太阳电脑等,为本港中学生提供短期的专业训练;及 * 研究资助本地资讯科技人才往海外资讯科技培训机构或公司受训及实习。
政府在培训本地资讯科技人才方面将不遗余力,但建立新制度,开拓新领域,是需要时间筹备和酝酿,希望议员理解。
小结
要解决专才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好长远的人力策划,并配合教育及培训工作。这是庞大而长远的工程。培育人才对香港的发展至为重要,我们将会悉力以赴,但归根结底,我们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的社会文化,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避免「临渴掘井」的情况再度出现。
政府外判服务工资和工作保障
代表劳工界的议员关注到某些政府外判服务的合约未能保障承办商的雇员得到合理的工资和工作条件。在这问题上,政府的立场是尽量避免干预劳工市埸的运作,亦无意立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但亦绝不会容忍雇主罔顾法纪,克扣工资或缩减假期等。在不抵触自由市埸和公平竞争的大前提下,库务局及教统局正积极研究改善政府外判服务合约的安排。
我们的构思是要求所有部门在考虑把低技术劳工的服务外判时,规定投标在标书内有关工作建议的部分,清楚列出他们准备聘请员工的数目,工资水平,工作时数等。政府部门在评审标书时,除了考虑投标价格外,还会衡量承办商提供给雇员的工作条件是否合理和是否足以确保优质的服务水平。我们会要求有关部门订定客观的计分制度,适当地平衡标书质素和投标价的比重。
我们亦会规定所有投标者在中标后,必须履行标书中的承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作出更改,否则便属违约。为方便监察,我们会要求承办商,除了短期替假员工外,必须与所有雇员签订书面合约,列明雇员的工资及其他重要的雇佣条件,例如休息日安排等,令雇员清楚知道本身的权益。
新的安排仍会以市场作主导,而非由政府硬性规定最低工资或最高工时等。但由于计分制会把员工的安排和工作条件列入评审标书的考虑之内,而投标又必须履行标书的建议,我们相信新安排能为政府提供一个既灵活又有效的机制,以防止无良雇主剥削雇员。
我们正就新安排谘询有关部门,希望一至两个月内可公布详情。与此同时,劳工处和有关部门将会继续巡查和执法,确保雇员获得法例赋予的合理权益。
总结
我希望今天的发言,能够令议员释疑。在提升教育及人才素质上,我们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既然在大原则和方向上能有共识,在执行细节上也可以通过沟通协商减少分歧,消除矛盾。政府在逼切需要的项目上,应该多投放资源,但必须确保资源运用得宜。
完
二○○一年四月四日(星期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