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下为政务司司长曾荫权今日(五月二十六日)在成都向四川省财经系统官员讲话的发言全文:
李副省长、各位财经专家、各位朋友:
我很高兴与四川省各级领导见面,并且应你们的邀请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香港在公共财政管理方面的经验。我调任政务司司长后,已经不再管财政,所以只是想谈谈过往工作上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
香港是一个直辖于中央,享有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经济活动蓬勃,而制度上又高度开放,所以在财经工作方面有一些与内地不同的特点。例如,内地的地方预算一般是依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都不列赤字;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则订明:财政预算「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这一写法就容许我们有一些弹性。就香港来说,经验证明这种弹性是必要的。正是因为香港经济体制高度开放,年前在亚洲金融风暴中遭受的冲击,要比内地严重得多:内地经济在这段期间是一直保持较快速的增长,但香港经济却一度出现负增长。虽然近期的数据显示香港经济有正增长,但一部分市民的生活还未有实质改善,有待经济增长再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够受惠。所以,继去年的赤字预算之后,我们今年仍然编制了有一亿多港元的赤字预算。概括来说,我们的基本考虑是:「持盈保泰、丰民厚生、节用裕民、致力平衡」,具体而言,是投入足够资源照顾社会,同时又不致影响经济增长。我们每年的开支和收入各约两千五百多亿港元,历年累积的财政结余更高达四千余亿港元。与这些庞大的数字比较之下,一亿多港元的预算赤字,可以说是属于轻微的,是我们的财政状况所容许的,也符合我们审慎理财的方针。
我们在香港常说要审慎理财,这一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量入为出,致力避免赤字,不让政府开支增长超越经济增长,以及维持简单明确的低税制。这些对香港来说是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有助营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坚守这项原则,我们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i) 维持充裕的财政储备,作为稳定香港货币和金融系统的后盾,以及应付不时之需; (ii) 确保公营部门不会多占社会资源,在市场主导下,让私营机构充分发挥创富功能; (iii) 确保政府有能力随经济增长的趋势,不断投资于基建和改善公共服务; (iv) 赢取海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使他们放心在香港作长期投资。
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香港只有一级财政,特区政府的所有税、费收入,以及各项支出,都由特区政府的库房统一收付。这与内地一般分有几级财政,又是另一个差别。香港的财政工作严格依法办事,广大市民都知道政府收取任何费用都必须依法征收,公开宣布,接受立法机关审批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政府对每项开支、采购,也都有严格的规定,接受独立审计署的监督,而官员个人所能支配的财权十分有限。这是从制度上维持政府廉洁的保证。我们深信:坚守法治精神、重视公平竞争、保障个人权利及保持政府精简廉洁,是香港赖以成功的支柱。
香港现行的公司利得税和个人标准税率,分别为16%和15%,是世界上税率最低的城市之一。更重要的是,香港的税制简单,透明度很高。尽管香港特区政府并不意提供税务优惠,但是因为没有任何隐性的收费,投资者可以很清楚地计算成本,不需担心乱收费用。同时,香港的税收制度是划一的,不管是本地资本还是外来资本的企业,都采用同一税率,按同样的办法征收。香港早已经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对来自各地的投资者都必须平等对待。我知道项怀诚部长今年三月已经提出,要根据国家即将加入「世贸」和内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在全国各地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贯彻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这也将有利于香港商界在公平条件下,到内地参与竞争。
在国家第十个五个计划期间,将继续提高政府收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我理解这是为了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集中资源去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由于香港经济的特点不同,这方面的侧重点也跟内地有差别: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考虑,是把公营部门的开支维持在香港经济趋势增长率的范围内,确保不多占私营经济的资源。香港是高度开放的城市,经济活动由市场主导,政府必须尽量配合市场机制,而不是主导经济活动,所以公营部门要努力保持小规模和高效率。过去两年,香港特区政府先后推行公务员体制改革,实施资源增值计划,以及改变提供服务的方式,目的就是要使公营部门与时并进,以灵活及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优质服务。
香港的经济在过去半世纪内几番转型,多次面临困局,结果总又柳暗花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紧守本位,专注于缔造有利于个人和企业创造财富的环境,这亦是我们成功吸引外资的要素。2000年香港吸引的外来直接投资总计六百四十亿美元,在亚洲区居第一位。
营造了优良的宏观经济环境,还必须有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以及许多企业的努力。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我们十分注重鼓励香港的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或者叫做「公司管治」。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公司管治」必须符合国际先进标基准公司的管理层要有问责性、资料披露制度要有透明度。国际上的资金会选择流向公司管治最妥善的地方。这些地方在全球经济蓬勃发展时,会成为公司争相选择的基地,而在地区经济波动时,又会成为资金的安全避难所。因此我们不断努力,力求转变社会上的投资文化,提升公司管治的水平。我们设立了专责委员会,全面检讨香港的企业管治水平,研究有关董事权责、股东权益及公司资料披露等事宜,以及了解机构投资者对香港企业管治水平的看法,公司股权结构与业务表现的关系,以及其他地区在提升企业管治水平方面的最新发展。根据去年五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亚洲工作的外籍人士,普遍认为香港的公司管治水平在亚洲名列前茅。今年一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亦称赞香港为「亚洲区内公司管治制度和透明度方面的典范」。
香港上市的公司为数众多,包括不少来自内地的企业。香港特区政府积极为在香港投资的人士提供最佳的保障,务求企业管治达到国际认可的最高标准,我们相信香港要在亚洲时区维持其财经领导地位,这是一项核心工作。未来一年,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巩固这方面的工作,包括:
* 修改《公司条例》,让股东有更多机会参与及监察公司事务,并增加公司董事的问责性; * 全面检讨《公司收购、合并及股份购回守则》,使守则内容更紧贴国际发展趋势; * 全面检讨上规则及执行程序,加强规则中有关企业管治的条款及执行的效率; * 参考海外有关场信息披露的监管模式,加强香港在这方面的制度和法例。
在座各位都是财经工作的专家,我以上所谈的浅见,实在有些班门弄斧。尽管香港的财经工作有若干与内地不同的特点,但是维持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坚持依法治税,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降低隐性成本,以及鼓励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等大方向,相信是现代财政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共通之处,我相信对大家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谢谢各位。
完
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