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
 
 

 寄给朋友政府主网页

经济局局长演辞(只发中文)

*************

  以下为经济局局长李淑仪今日(一月七日)在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工商业研讨会」上的致辞全文(只发中文):

香港物流业发展前景

陈会长、各位总商会会员、各位嘉宾:

  香港中华总商会今日举行一年一度的香港工商业研讨会,我有机会就香港的物流业与各位交换意见,实在感到非常荣幸,我将会与大家谈论香港物流业的优势,政府过去一年在推动物流业方面的政策,并展望物流业未来的发展。

前言

  香港其实早已建立物流业的基础,而且物流业一直发展良好,只是各相关行业,如运输、贸易等之间在衔接上有待加强连系,而政府与各行业之间亦须加强合作。唯有这样,才可提高物流效率,为物流业增值,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及地区首选的物流枢纽地位。

  在地利上,香港得天独厚,背靠中国大陆货源腹地;从天时上说,随着中国在上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预期国际贸易将会迅速增长,香港定能从中获益。凡此种种,均有利香港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对香港的物流业来说,今年会是「充满动感」的一年,因为政府与私营机构会在今年和衷合作,迅速行动,制定工作计划蓝图,加快整合物流业内各相关的环节。

香港物流业发展的优势

  全球经济一体化,各经济体系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面对的挑战亦日益增加,如何以更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把商品及服务运送给顾客,是大小企业的重要课题。物流是企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息息相关。正因如此,「物流」概念将越来越受重视。

  香港作为全球十大国际贸易体系之一,早已有良好的物流基础,所以对「物流」这行业绝不陌生。自九十年代,香港的国际空运货物流量和港口货柜流量,已居全球之冠。至于陆路过境货车的流量,每日平均高达20000架次,频密的程度,相信世界上没有多少个地方及得上。这足可说明,香港的物流业早在「物流」一词流行之前,已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现代物流业涉及多个专业范畴,包括航空及海上运输、货车集运、速递、存货及仓储管理、配送等环节。据政府统计处的资料显示,本港提供海运及空运代理服务的公司达2700家;船运代理270多家;货柜装卸服务公司约3000家;仓储服务公司近380家。

  香港现时所提供的物流基建,实在可媲美世界其他物流枢纽。我们拥有高效率的货柜码头、规模大的港口物流仓库中心、位置适中的内河码头、设备先进的国际机场及机场货运中心等设施。按个别范畴而论,香港物流业与世界其他大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实力。我们提供的空运及海运航班班次频密,在空运方面,我们与130个城市连系来,在海运方面,则每星期有400个船运班次,把货柜运往500多个目的地。此外,我们又提供可靠及全面的金融和保险等服务,以及自由港的方便。以上种种有利条件,令香港有稳固的基础,去发展「增值」物流业。我们面对的商机,就是要使整个物流流程更「快而准」、更「多而广」。

  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眼于把「供应链管理」、「电子商贸」、「及时供货」和「零库存」等概念联系在一。这些概念的核心,是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电子资讯管理,为产品创造空间及时间价值,减少积压资金,降低配送和仓储成本。因此,物流服务供应商的视野,不能只局限于本身的模式、范围或对象。物流业各个环节必须紧密衔接,让每一个流程的讯息互动互通。

香港物流业的路向

  为了协助业界应付种种挑战与迎接当前的机遇,政府于去年年初委任了顾问公司,研究如何拓展香港的物流业,同年九月,顾问公司完成了「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和地区首选运输及物流枢纽」的策略研究。这项研究为日后如何落实拓展本港的物流业,制定了整体策略。

  策略研究确认了香港在基建设施和营商环境方面的优势。然而,在面对物流业的新趋势和全球一体化的大气候下,本港物流业某些地方仍可改进,俾能进一步巩固香港的物流枢纽地位。

  总括而言,香港与货物腹地之间的「内陆集散网络」基础仍需改善,而内河货运及陆路运输的整体效率和成本效益亦有待提升。本港物流服务供应商之间存在「数码隔膜」,以致供应链未能全面结合,妨碍香港发展融合各个物流环节的服务方案,亦窒碍中小型企业参与电子商贸和供应链运作。

  谈到弱点,不少人会认为本港的营运成本偏高。我认为成本高昂虽然不利,却不一定妨碍物流中心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做到物有所值。举例来说,西雅图港和鹿特丹港的经营成本俱高,但两者都能运用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与其他地方紧密连系的优势,成功发展成区内卓越的物流中心。

  因此我们制定的策略,必须充分利用香港特区现有的能力和优势,当中包括香港的海港、机场和数码基建所提供的各种卓越服务,香港的地利,以及具规模的贸易及物流服务环境。香港还须把这种种优势加以整合,以期发挥协同效应。

  物流流程是否顺畅,关键在于管理,而管理是否得宜,则端视物流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见及此,我们会致力发展一套有系统的物流人力资源培训计划及体制,希望藉此全面提升物流业各环节的人力素质,以配合物流业的发展。

政府发展物流业的工作计划

  正如我在前面提及,政府已就「巩固香港作为国际和地区首选运输及物流枢纽」研究报告所提出的意见,制定了整体策略的蓝图,并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了政策大纲。

  行政长官在去年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指出:「凭着香港拥有的一流运输设施和交通网络,加上珠江三角洲的强大生产能力,两地结伴合作,可以发展成为连结内地与世界市场的物流业枢纽。我们会推动发展多式联运系统,并且研究强化支援机制,加快货物和资讯的流通,综合提供多个环节的服务,增加香港作为供应链基地的优势。」香港政府现正循这政策路向拓展本港的物流业。

  为了支持这项工作,政府已成立两个新架构,一个是由财政司司长担任主席的「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另一个则是「物流发展局」。督导委员会已于去年十一月成立,督导委员会负责提供政策导向,力求加快本港物流业的发展。成员包括经济局局长、工商局局长和资讯科技及广播局局长。在有需要时,会邀请公营及私营机构人士参与讨论。督导委员会已分别于十一月及十二月举行了两次会议。

  「香港物流发展局」亦已于去年十二月成立,该局由经济局局长出任主席,其余39名成员中,来自私营及公营机构。该局于去年十二月举行了首次会议,标志着香港物流发展踏进了新阶段。香港物流发展局与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之间存在互相支援的关系。物流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督导委员会实施该委员会的指示,亦为公营及私营机构提供场合,商讨及协调为推动物流发展而须优先处理的工作,制定工作项目,并负责推行公营及私营机构物流发展的合作计划。

  总而言之,香港政府会致力加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连系,务求环环紧扣,如加强不同交通工具之间,以及香港与货源地之间的连系。我们又会促进供应链内各服务供应商相互合作,从而巩固香港物流业发展的四大支柱,即「物流基建」、「物流资讯」、「物流人力资源」和「物流市场推广」。这「两项加强」和「四大物流层面」,就是建设香港物流业的基石。

香港物流业的前景

  这些宏观策略若能落实,再加上业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将可为香港未来的物流业建立更完善的系统,有助香港巩固作为中国的门户,以及国际和地区运输及物流枢纽的地位。我们深信,各项措施一经推行,会对香港的物流业发展产生协同效果。

  要继续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物流枢纽,除了加强香港固有的优势以外,业界亦可以抓紧中国开放货运代理及物流业务的机会,拓展国内的业务。

  根据中国的「入世方案」,内地承诺在入世后一年,允许外商在货运代理合资企业持有控股权,而入世后四年内,则允许外商设立全资附属公司,外资公司也不再限于从事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在其他物流环节如仓储,速递及陆上运输等,在中国入世后一至两年内,将允许外资在合资企业占控股权,而入世后三至六年内,更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

  根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出,中国物流市场目前的总值达1,000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国内贸易及内部需求会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办事处相信,现时国内的物流服务,占中国工业生产周期约九成时间和四成的生产成本。这显示目前内地物流服务的需求庞大,但综合服务水平仍有待改善。内地企业的优势,在于关系网络庞大和客户基础稳固,如能加上香港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资金,发挥优势互补,定能提升香港及内地的物流服务水平。

  因此,我相信本港的物流业在香港与内地,也会有充裕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两地的物流业,特别是华南区与香港,势将会有更密切的合作。

  新年刚开始,我希望香港工商业畅旺,在座各位生意兴盛;并祝是次研讨会成绩美满,硕果丰收。

  多谢各位。

二○○二年一月七日(星期一)


寄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