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下是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今日(七月四日)出席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十五周年校庆暨第十四届毕业典礼的致辞全文 : 田校监、戴校长、各位嘉宾、各位家长、老师和毕业同学: 我曾经读过一篇访问文章,因为被访者有些话说得很诚恳,所以至今仍留在脑海之中。那篇文章的题目是《新市镇的新校长》。文章所指的「新市镇」,正是屯门。今天的屯门己经不算是「新市镇」;而文章中的「新学校」仁爱堂田家炳中学,今天正在这里举行十五周年校庆暨第十四届毕业典礼。接受访问的「新校长」戴希立当时刚刚上任,他是这样说的:「坦白说,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未必会选屯门,但上任一段时间后,我渐渐对屯门产生了使命感。屯门是一处正待开垦,需要各方人才的地方。」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的田家炳中学,校园里的葱绿草木,处处可见。今天能参加田家炳中学的十五周年校庆暨第十四届毕业典礼,我感到莫大的光荣和喜悦。我谨代表教育统筹局,向在座各位毕业同学和家长,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向田校监、戴校长,特别是各位站在教育最前线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谢意。 在座的毕业同学,你们见证了戴校长和各位老师多年来的努力。今天你们完成了一个学习阶段,揭开人生新的一页,你们可有想过将来如何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如何感谢校长老师多年来的栽培,如何回馈社会? 戴校长当年加入你们学校时,抱的是一种「使命感」,就是你们校训的「己立立人」。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回答他的学生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古代哲人所说的「立人」,与仁爱堂的「仁」有相近的意思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百年树人」的「树人」。「树人」、「立人」,代表教育的崇高使命。真正的教育是让接受教育者获得自己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个体,从而得以自立。如果没有这样的使命感,教育只会沦为教学的一门技术而已,谈不上真正的教育。 教育统筹委员会二零零零年公布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指出:在当前巨大社会变革当中,沟通、自学、应变、合作、创新等能力,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条件;而品格、胸襟、情操、视野和素养,又是个人进步、成功的重要因素。「终身学习,全人发展」,是时代对每一个人的期望。 踏入新世纪,新知识新挑战不断涌现。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能教会学生全部的知识,中学教育也不过是「终身学习」中的一个小阶梯。不论你们接下来的是继续升读预科、大学,还是投身社会,你们仍须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自我反思、探索,才能懂得应变和创新。我和在座各位家长和老师一样,对你们充满信心。 戴校长、各位老师和全校同学多年来在这方面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的。去年,优质教育基金颁发杰出学校奖,贵校是全港唯一在「校风及学生培育」方面取得优异表现的杰出学校。我相信,评判团所看到的,正是仁爱堂田家炳中学的办学理想和使命感,全体教职员抱有的共同理想和士气高昂的团队精神,以及同学「透过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及多元化活动来学习」的成果。我还记得,评判团尤其欣赏贵校强调的「学生为中心」及全校参与的「校本辅导」政策。 今天,对在座这么多青春而充满朝气的毕业同学,我亲眼见证到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政策所得到的成果,亦加强了我对教育改革的信心。不管未来的挑战如何艰巨,我仍然充满希望。 刚才我引述过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接所说的是「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的意思当然是说,根据眼前的选择,一步步去做,就是实践全人发展的方法了。恕我在此引申一下。仁爱堂田家炳中学十五年来,春风化雨,培育多元精英,已取得骄人的成绩。我希望这样的办学经验,能够成为「能近取譬」的模范学校。所以,今天晚上我既要祝贺贵校十五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同时要感谢贵校答允来年担当全区、全港的资源学校,与其他学校分享田家炳中学所走过的道路。 人们总爱把毕业说成是依依不舍的惜别。各位毕业同学即使日后各奔前程,我期望你们能珍惜过去多年来在田家炳中学共渡的愉快学习生活,并为未来的不懈努力而共勉。
完 二○○二年七月四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