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下为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今日(七月十九日)下午出席狮子会303区聚餐会的致辞「房屋政策新思维」全文:
谭主席,各位嘉宾、各位狮子会会友:
自七月一日特区政府推行主要官员问责制,我荣幸地被委任为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岗位。我衷心希望可以继续为市民大众服务,回馈社会。
香港地少人多,「安居」的问题与社会上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不同的人对房屋政策亦有不同的期望。政府要在各方面的利益取得平衡,同时又要特别照顾那些最有需要的市民,实在是不容易。此外,房屋事务与整体经济关系密切,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中有百分之二十三是来自地产建筑和相关行业,而按揭贷款亦是本港银行的主要业务,按揭贷款总额达六千四百亿元。地产公司占香港联合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总值百分之十四。地产与经济的紧密关系,不言而喻。
一九五三年石硖尾木屋区大火,揭开了公营房屋的第一页。公屋发展的五十年历程,与香港社会经济和民生的演变,彼此是互相配合呼应。
回归后的房屋成就
自回归以来,具体的房屋政策成绩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轮候册方面,一九九七年前有十五万家庭轮候公屋,轮候时间平均要六至七年。现在轮候人数已缩减至八万多户,而平均轮候时间已减至三年。单身长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亦已缩短至一年三个月,提早达到缩减轮候时间方面的全部目标。
第二在公共屋重建方面,经过了多年的努力,房屋委员会已于去年完成清拆了所有无独立设备的单位,并在过去五年将约七万个受计划影响住户迁至新型的单位。
第三在居住面积方面,房屋委员会不断改善公屋设计及提升编配标准。居民的居住平均面积,已由一九九七年的九点六平方米增加至现时的十一平方米。
第四在清拆行动方面,过去五年,房委会清拆及迁置了所有九千六百个临时房屋区住户及九百个平房区住户。寮屋方面,房屋委员会在过去五年迁置了约七千个合资格住户。透过屋重建及清拆行动,全港居住环境欠佳的住户,已由一九九七年的十七万大幅下降至现时的十万。
第五在自置居所方面,自一九九七年,房屋委员会已透过居者有其屋及其他计划,协助共十九万八千八百个家庭置业。当中,自置居所贷款计划占二万九千四百户,居者有其屋计划占九万四千一百户,租者置其屋计划占七万五千三百户。
联合国高度表扬
香港的公房屋计划在国际上享誉甚隆,去年更获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高度表扬。据我了解,联合国不轻易作高度表扬的报告,所以去年的称许是难能可贵,足以令香港人自豪。
当然,政府不能自满,因为外在环境不断变迁,市民期望及意欲也不断改变,我们的房屋政策必须与时并进。
在政策拟定时,政府需要新思维,好让服务不断改善,以满足市民的诉求。尤其是面对逆境,政府更需要新思维,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只要灵活变通,便可以克服困难,取得「双赢」的局面。
简单来说,香港现时的房屋政策包括三方面。第一是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租住公屋,第二是鼓励市民置业,第三是尽量让房地产市场更自由运作。透过这三方面的配合,政府希望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希望楼市健康发展。
租住公屋
香港的租住公屋计划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政府为六十三万个家庭,占住户总数三分之一,提供了租金廉宜的公屋。由于政府在房屋方面的承担和投放资源,大量的公屋单位于近年落成,而新建的公屋美观实用,设备齐全,可改善居民生活。
不过,公屋计划成功之余,亦衍生了其他问题,第一是财政负担非常沉重,除了建筑的开支及由政府提供免费土地外,房委会的租金收入难以应付营运公屋的日常开支。二○○一/○二年的租住房屋经常赤字高达二十七亿元,平均每个公屋住户每年获房委会补贴约四千元之多。
与其他地方相比,香港公屋住户所缴付的租金占其入息的比例是很低的。再者,个别公屋住户如有需要减轻租金负担,其实有其他可行办法,例如房屋署备有不少租金较廉宜的单位,可供他们选择。而面临短期经济困难的住户,亦可向房委会申请租金援助,减租一半。至于贫困家庭,亦可申请综合社会援助,若获得批准,其租金全数由社会福利署支付。这三层安全网,确保公屋的租金水平是所有租户可以负担的。
公屋租金现时面临的最大矛盾是:一方面,一些公屋居民,要求再减租;另一方面,房屋署的公营房屋管理连年出现赤字。
在这大前提下,我们需要反思一下,现时公屋租金一刀切式的资助模式,即大部分公共屋单位的租金,仅以六大分区,建成年期和建成面积而订租。显然,划一租金的做法,有人觉得殊不公允,更造成编配房屋方面的困难。其实,在六十四万多出租房屋单位中,房委会可以用不同水平的租金,令公屋居民量力而选择他们合适的单位。对于是否应继续以划一标准厘定公屋租金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小心研究,听取各界意见。
为有需要家庭提供合适的居所方面,我们其实亦可考虑以租金津贴的方式,让受资助者可选择租住私人楼宇单位。租金津贴比由政府直接兴建房屋来说,确是一个较具弹性的安排,受惠者在私人物业市场里,根据自己对居住地区,面积和设施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与家人的居所。而租金津贴对政府财政安排的运用也较为灵活。目前,我们正以开明的态度,研究是否可提供租金津贴,以满足轮候公屋非长者的住屋需求。在这方面我们希望社会多发表意见,供我们参考。
市民置业
置业是不少市民的愿望,同时亦是培养市民归属感的要素。政务司司长在六月五日宣布,在未来一年,将会分两批出售共四千九百个居屋单位。在二○○六/○七年后会减至二千个单位。综合社会各界对新措施的意见,一般都认为在现时楼市低迷的情况下,居屋减售用贷款代替,可使楼市稳定,符合政府一贯的目标。虽然客观上,房委会收入会骤减,但从整体社会利益出发,贷款代实物政策,可维持楼市稳定,能增强市场信心,同时可以提高成本效益等,又可以避免居屋等单位与私人单位重叠,同时亦可让私人机构尽量发挥其功能。至于房委会方面,虽然租住单位上需要房委会补贴,目前其财政仍然稳健。而且房委会正在研究其他开源方法,例如出售商业楼宇,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应有充足的财力提供贷款额。
房地产市场
在私营房屋方面,政府的政策是尽量让市场自由运作。政府不能亦不会控制房地产价格。政府的主要政策是提供稳定和足够数量的土地作私营房屋发展,并且透过简化和加快建屋用地审批程序,使土地供应更加能够切合市场的变化和需要。政府亦同时利用拍卖、投标及「勾地」的方式出售土地,使发展商有更多选择,更大弹性,及更能符合商业原则自行决定买地的时间。
在二○○二年首六个月,住宅物业交投量已略有回升,而楼价则大致平稳。目前,每月平均大约有六千七百五十宗物业交易,比二○○一年增加百分之十六。由于楼价及利率下降,加上发展商提供各种优惠,置业人士在住屋开支的负担,应该可较以前略为减少。
公营房屋架构
由政务司司长领导完成的公营房屋架构检讨报告书,建议精简房屋架构,解决政出多门和职能重叠等问题,从而令房屋政策发挥稳定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报告书清楚表明谘询员工的重要性,因为任何政策或改革要顺利推行的话,一定要得到员工支持和共识,才能事半功倍。
公营房屋架构改革之后,我作为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权责更为清晰,并且会在更大的程度上接受立法会、市民及传媒的监察,回应社会的需要及市民的诉求。
结语
政府的房屋政策一定要切合时宜,大方向一定是市场主导,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消费者和供应商能按楼市情况自行决定策略,而政府只是担当促进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并且透过提供公营房屋资助机会,帮助有真正需要的家庭。
房屋问题对各界人士影响深远,我希望社会各阶层人士能参与,注入新思维,取得共识,谋求解决之道。我一定会重视民意,并慎重考虑市民在这方面的意见,同时,我会与立法会紧密合作,希望房屋政策在集思广益之下,能够符合社会的新需要,使香港市民能安居乐业。
多谢各位。
完
二○○二年七月十九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