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下为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规划及地政)曾俊华今日(十月十二日)出席二○○二年香港建筑测量师周年研讨会上就「如何为旧建筑注入新活力」的致辞全文:
陈主席、各位来宾:
早晨。我很高兴能够出席今天的研讨会。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如何为旧建筑注入新活力」,这题目与本港目前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我们的旧区实在有必要注入新元素,否则居住环境只会不断老化,逐渐被人荒废。
今天,我希望与各位分享以复修方式进行市区重建的个人看法,以及谈谈公私营机构的伙伴关系对于更新市区面貌的重要性。这个课题与政府、市区重建局(市建局)、业主,以至建筑界的专业人士,都有密切关系,因为要令香港市区充满生气和活力,我们都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背景 ──
目前,市区共有超过九千幢楼龄超过三十年的私人楼宇,这个数目更会在十年内增加一半,即大约增至一万四千幢。虽然旧楼不一定残破失修,但过去数年,确实有甚多楼宇因日久失修而提早老化。再加上这些楼宇的违例建筑物十分普遍,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我们以往主要是靠拆卸重建去解决市区老化的问题,即是把旧楼拆卸,然后在原址兴建新楼。虽然这个运作模式沿用已久,但以个别项目形式进行重建,实在过于零碎,不能改善整区环境。此外,由于重建需时,赶不上市区老化的速度,因此,以拆卸重建的方式推行市区重建计划并非持续可行。事实上,许多旧楼都无须拆卸重建,只要加以翻新,便可以恢复原貌,加上妥善保养,仍可使用多年。至于社区和居民方面,特别是对于希望继续在熟悉环境居住的长者来说,复修所带来的滋扰远较拆卸重建为少。要解决市区老化的问题,复修是比较迅速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
市区重建局 ─────
市建局是我们委托进行旧区重建的机构。随市建局于二○○一年五月成立,政府的市区重建方式在整体上已经改变。我们改变以往土地发展公司的运作模式,不再要求每个市区重建项目财政独立,而是希望长远来说,整个市区重建计划能够财政自给。这项措施可让市建局进行一些亏蚀但对公众有价值的项目。为使市区重建计划能够持续进行,政府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提供所需支援,包括以象征式地价批地予市建局,以进行重建项目,以及安排为数一百亿元的承担额,用以在未来五年向市建局注资。
我们已为市建局订出新的任务,除保存具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的楼宇和拆卸重建失修楼宇等工作外,亦须负责推广复修旧楼的工作。此举目的在于以全面综合的方式,改善旧区环境,既保存旧区的特色,又使日久失修的地区恢复朝气。
复修工作小组 ──────
为落实这些新任务,市建局自成立以来,已不断研究进行复修工作的可行性。事实上,市建局已在其首份业务纲领内预留款项,以备在未来五年进行复修和更新旧区工作之用。
市建局于今年五月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由龙炳颐教授领导,负责与相关的政府部门一同制定复修计划,好使市建局能够配合政府的工作,彼此相辅相成,加速更新市区环境的步伐。工作小组现已完成研究工作,市建局董事会在审议过工作小组所提出的建议后,会把建议纳入第二份业务纲领草案内,并在今年年底前提交财政司司长审批。
市建局现正探讨复修工作的原则和方案,我希望藉此机会提出三个构想,以供考虑和讨论:
(a) 首先,市建局可在目标区引入类似屋宇署屋宇维修统筹计划的安排,鼓励业主认识和承担妥善维修楼宇的责任。除了统筹工作外,市建局亦可向业主提供后勤及技术支援,以便进行所需的维修工程,并可协助有需要的业主申请改善楼宇安全综合贷款计划,从而取得经济上的援助。在两个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预期可在短期内看见显著的成绩。
(b) 其次,市建局可考虑进行街道复修,使市建局重建项目邻近地区恢复朝气,增强社会经济及环境方面的吸引力,从而令整个地区面貌焕然一新。事实上,拆卸重建及复修工作会带来连锁反应,有助改善邻近地区环境,增添活力,铜锣湾时代广场就是一个好例子。市建局如能制定完善的重建方案,配合规划周详和环保的措施,包括交通管制、行人专用区、街道装置、照明和园境等,使整个地区充满活力和动感,则更能全面发挥拆卸重建和复修功效。另一方面,街道复修亦有助推动其他私人楼宇业主进行复修工作。
(c) 最后,市建局可考虑先行集中在一两个目标区内进行复修和更新工作,以显示全面复修和更新的效益。这些实例可起示范作用,让市民明白复修工作的好处,吸引物业业主自发地投入资源,加紧维修楼宇。
我相信各位在未来日子里,会听到更多市建局在这方面的工作。
同时,我想强调一点,在制定业务纲领内的复修计划时,市建局应谨记“三管齐下”的市区重建方式,也就是说,市建局应研究如何以全面综合的方式,使楼宇的复修、拆卸重建和保存工作配合得宜。市区重建工作应眼于整个地区,而非个别楼宇或楼宇群组,并同时采用复修、拆卸重建和保存等三种模式,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有鉴于此,市民会希望知道在决定个别楼宇需要进行哪个市区重建模式时,市建局所采用的明确准则。唯有透过全面的方式,才能充分善用资源,有效和持续地更新市区环境。
私人参与 ────
刚才已谈过公营机构在更新城市方面的一些工作。可是,显而易见,对于市区老化这个关乎全港的问题,单靠公营机构,是难以解决的。因为香港的楼宇,有数以万计属私人楼宇,涉及的维修费用非常庞大,即使在财政最充裕的时候,公营机构亦无法承担这些楼宇的维修费用。
此外,政府的一贯原则是∶确保楼宇状况良好,最终应由有关业主负责,而妥善维修楼宇亦属业主的责任。这项原则应继续维持不变,我们所应做的,是教导、鼓励和协助业主进行楼宇维修。政府会担当双重角色,一方面进行规管,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和协助。在更新城市面貌的工作上,我们需要私营机构积极参与,我们亦会尽量利用市场力量,以取得更佳成果。
在规管违例建筑工程方面,我们聘用了不少私人执业的建筑界专业人士,负责调查及执行有关工作,以增成效。就二○○一年而言,我们清拆违例建筑物的数字较往年增加多倍。我们会继续与建筑界专业人士紧密合作,令市区环境更加安全。
除了屋宇署实际的各项成效显著的计划外,我们现正计划实施楼宇分级制度,藉以鼓励业主承担维修保养的责任。将来在分级制度下,凡达到满意水平的楼宇,均会获较高的评级,而这些楼宇的市值亦自然会较佳。在这方面,屋宇署已委托顾问,研究能否透过楼宇分级制度,就楼宇保养状况提供简便客观的指标。如分级制度证实可行,我们便可藉此鼓励业主进行维修保养,使物业能够保值。当有关建议拟定后,我们便会展开公众谘询工作,届时希望测量师学会给予宝贵的意见。
未来路向 ────
公营机构与私营机构之间仍有很多地方可以合作,我们会继续寻找合作机会,使彼此的工作能够相辅相成。更新旧区,让旧区符合现代城市的生活要求,正是我们要面对的艰巨挑战。政府与市建局必须与楼宇业主、发展商及包括在座各位的专业人士通力合作,方能成功地更新旧区。
香港测量师学会一向十分关注市区重建和楼宇维修方面的发展。我们感谢贵会过去提出很多实质和具建设性的意见,希望贵会能够继续给予支持,协助本港旧区再现朝气,并实现大家的共同理念,使香港成为亚洲国际都会。
多谢各位。
完
二○○二年十月十二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