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保安局局长李少光今日(一月二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黄定光议员的提问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骗案的手法层出不穷,最近更有骗徒利用流行社交网站制造虚假网页进行骗案;根据警方商业罪案调查科的资料,二○一○年首十个月警方录得在互联网上进行的商业骗案达505宗,较前一年同期急升58.3%。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上述互联网上商业骗案有否包括虚假银行网站的骗案;若有,过去三年,共有多少宗被揭发的互联网上虚假银行网站的个案,该等骗案主要的行骗手法为何;当局有何措施协助侦破藉日新月异的资讯科技进行的互联网骗案,以及协助市民加强辨识网站的真伪;
(二) 当局有否研究上述互联网上商业骗案增加接近六成的原因;若有,详情为何;有何有效措施打击此类罪案;及
(三) 有否就上述骗案急升的情况制订任何计划,藉以教育市民预防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行骗或欺诈行为;若有,详情为何?
答覆:
主席:
(一) 二○○八年至二○一○年,警方接获的发现虚假银行网站的个案数字分别为6宗、10宗和22宗。骗徒犯案手法一般是利用虚假银行的网站,骗取市民网上理财户口的登入帐号和密码。警方已就涉及虚假银行网站的骗案特别分项并备存数字,因此不会被纳入在一般网上商业骗案的统计数字。
为了加强网上银行保安,香港银行因应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要求,在二○○五年六月底前已经推出「双重认证」方法,就高风险的网上银行交易确认客户身份。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网上银行保安,金管局于二○○九年七月发出指引,要求银行加强相关的保安措施,包括银行在完成高风险网上交易后,须即时将交易详情经有效的途径(例如手机短讯)通知客户。在客户教育方面,亦要求银行向客户以浅易的方式提供网上银行保安提示。
除此之外,警方、金管局、银行公会、个别银行及资讯科技界亦保持紧密合作,包括定期举行电子银行保安小组会议,加强信息交流及建立通报机制,共同预防及打击网上银行罪行。上述机构亦有合办公众教育活动,包括刊发教育资料单张及海报、及透过警讯节目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网上银行保安的意识。
市民在使用网上银行服务时,应保持警觉,切勿经电邮内的超连结、可疑的弹出式视窗或其他可疑渠道登入网上银行帐户,而应在浏览器的网址栏输入银行的网址,或将真正的网址记录在浏览器的书签内,藉此接驳至银行网站。市民如有任何怀疑,应立即与有关银行联络,确认网站的真伪。一旦发现虚假的银行网站,应向警方或金管局作出举报。如有需要,有关部门或机构亦会向媒体发布消息,提醒市民留意。
(二)及(三)警方相信近年网上商业骗案大幅上升,与网上拍卖及购物活动日趋普及不无关系。在二○一○年首十个月警方接获有关网上商业骗案的投诉中,涉及网上拍卖或购物的个案有405宗,占整体数字的80%。最常见的犯案手法是,骗徒在取得买家网上付款后,没有交付货物。最近亦发现有骗徒假扮内地银行职员,讹称买家已付款而藉此骗取卖家交付货品的案例。
为更有效预防及打击有关罪行,警方已成立了一个专责小组调查涉及网上拍卖的骗案,在加强相关的情报分析工作外,采取多次执法行动打击该项罪行。此外,警方已主动接触各大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并在相关网站内加入宣传信息,提高参与网上拍卖或购物人士的警觉性。警方亦就骗徒常用的犯案手法制作短片在「警讯」节目内播出。
为加强网上商业骗案及其他科技罪行的宣传及教育工作,警方已于二○○九年成立「防止科技罪案小组」。该小组一直与「香港电脑保安事故协调中心」及「政府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保持紧密合作,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高它们对资讯科技保安的认知。小组亦与这两家机构合作举办大型防止科技罪案宣传运动,包括于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举办的「全城电脑清洁日」,藉此教育市民网上骗案的犯罪手法及网上购物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此外,少年警讯及警方的学校联络主任亦定期在学校举办防止科技罪案讲座,向青少年推广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他们误堕法网或成为科技罪案的受害者。
警方会继续因应科技罪案的趋势,制定相应的教育和宣传计划,并且不时检讨相关措施的成效,针对犯案手法的转变而作出调整。
完
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