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报](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tc_graphics/header.gif)
**********************
荣获香港建筑师学会2010年年奖境内优异奖的小西湾综合大楼今日(八月二十八日)正式开幕。大楼集多项优质文娱康体设施于一身,包括体育馆、游泳池、图书馆及社区会堂,进一步提升东区的康乐、文化及社区服务,有助提高居民的生活质素。
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今日为小西湾综合大楼主持开幕典礼时表示,综合大楼的落成,见证了特区政府对推动康体及文化发展的承担。他说,一直以来,特区政府致力在地区层面推动体育、康乐、文化及社区活动。为满足市民大众的诉求及提升社会的体育水平,特区政府制定了一套策略方针,推动体育设施的建设,包括优先在设施短缺的地区增建设施;在公园和休憩用地兴建更多篮球场、缓跑径和太极区;提供更多第三代人造草地足球场,以及提供更多室内泳池等。
文化设施方面,政府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提升公共图书馆设施。同时,在规划文娱中心及大会堂等文化设施时,为了善用资源,亦会考虑现有设施的使用率、地区的整体规划、文化界的意见、社区的需求以及长远的财政承担等,务求设施符合社区需求。
在这策略方针下,多项文娱康体设施项目相继完成,服务各区坊众。而在二○一一至二○一二年度,除了小西湾综合大楼外,多个新项目亦已完成或即将竣工,包括东涌游泳池场馆。同时,另外十五项体育设施亦正在兴建,总投资额超过九十二亿元。至于文化设施方面,多项新图书馆及重置图书馆工程正在筹划或兴建。此外,除了两项演艺设施,即油麻地戏院和高山剧场新翼,预计分别于今年年底和二○一三年年中完成外,当局亦正筹划兴建两间跨区社区文化中心。
主持典礼的其他嘉宾还有民政事务总署署长陈甘美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冯程淑仪、东区区议会主席丁毓珠、建筑署署长刘赖筱韫、东区民政事务专员许英扬,以及东区区议会地区设施管理委员会主席赵承基。
小西湾综合大楼占地四千四百平方米,兴建费用约为四亿元。大楼饶富特色,其设计采用开放式及多形态的建筑结构概念,整座大楼由两座建筑物组成,以天桥及自动电梯连接,可让公众穿梭于两座建筑物的活动空间中,增加互动接触;大楼的中庭以天窗照明,并利用自然通风及绿化天台的设计,大大减低能源消耗。因此,大楼的设计荣获香港建筑师学会2010年年奖境内优异奖。
小西湾体育馆设于综合大楼二楼至四楼,其多用途主场可用作八个羽毛球场或两个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则可设置十二张球桌;馆内其他设施包括两个多用途活动室及一个儿童游乐室。体育馆开放时间为每日早上七时至晚上十一时,每月第一和第三个星期一上午七时至下午一时暂停开放以进行保养工作。
综合大楼一楼为小西湾游泳池,内有两个室内训练池,分别为二十五米长、十米阔及二十五米长、二十五米阔,二楼则设有观看台。游泳池在泳季(四月至十月)开放时间分为三节:上午六时三十分至正午十二时;下午一时至五时;以及下午六时至晚上十时。泳池于冬季(即十一月至翌年三月)会提供暖水池设施。游泳池逢星期四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暂停开放,以进行每周大清洗。
位于综合大楼地下的小西湾公共图书馆提供多元化的设施及服务,包括成人及儿童图书馆、报刊阅览部、图书馆目录终端机、互联网/电子资源工作站、互联网资讯站、自助借书机,以及特快归还服务等。该馆馆藏超过54 000项,包括成人及儿童中、英文书籍和视听资料等。图书馆亦定时举办推广活动如书籍展览、儿童故事时间、儿童及青少年阅读计划等,供市民参加。图书馆星期一至三及星期五的开放时间为上午十时至晚上七时,星期六及日为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公众假期则由上午十时至下午一时开放,该馆逢星期四休息。
除上述各项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设施外,综合大楼地下亦设有由东区民政事务处管理的小西湾社区会堂。会堂面积约为1 070平方米,设有礼堂及舞台、舞台会议室、会议室及男女化妆间,供团体申请举办各类社区活动,包括舞蹈同乐、音乐欣赏、太极班等。会堂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九时至晚上十时。
小西湾综合大楼位于柴湾小西湾道十五号,交通便捷,市民可乘多条巴士线如8P、8X、82、82M、82X、85、106、118、314、606、682、788、789、A12及专线小巴线47M前往。
市民欲查询大楼内各项设施的详细资料,可致电与场地职员联络:体育馆(3427 3121);游泳池(3427 3341);图书馆(3427 3072);社区会堂(2896 6968)。
完
2011年8月28日(星期日)
香港时间16时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