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施政报告》全文(六)
***********

支援弱势社

康复服务

残疾人士

96. 残疾人士对康复服务需求殷切,政府会增加学前、日间和住宿康复服务的名额。此外,我们正筹备残疾人士院舍发牌工作,以规管院舍运作及提升服务水平。为配合发牌计划的实施,政府亦推出了「私营残疾人士院舍买位先导计划」,以鼓励私营院舍提升服务水平,增加资助宿位的供应,并协助市场发展不同类型的院舍。

97. 政府十分关注严重残疾人士的特别照顾需要,因此在本年推行先导计划,为他们提供家居照顾服务。此外,社署于二零零八年为四肢瘫痪病人试办过渡性住宿及日间训练服务。鉴于成效良好,我们会将服务常规化。

98. 为落实建设无障碍社会,方便残疾人士进出建筑物和使用公共服务,政府已开展大型的改善工程,为约三千七百个政府地方和设施,以及三百个房委会物业提升无障碍设施。其中约三千三百个地方及设施的工程将于明年六月底前完成。

精神健康服务

99. 社署去年在全港各区设立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提供一站式的支援服务,成效理想。我们会加强这些中心的服务,以配合医院管理局的「个案管理计划」。目前还有九个综合社区中心未有永久会址,我们正积极物色合适地点。我衷心呼吁地区人士鼎力支持在社区中设立这些中心。

新来港人士与少数族裔

100. 我们会加强支援少数族裔及内地新来港定居人士,协助他们融入社会,以及与主流社区加深认识及互相尊重。在就业支援方面,少数族裔及新来港人士可报读再培训局特设的课程,亦可透过劳工处的就业中心专责柜位获得就业服务。劳工处亦会加强在不同地区举办招聘会,协助他们就业。我们会为少数族裔设立多一间支援中心和两间分中心,扩大「融入社区计划」,又会提供更多以少数族裔语言广播的电台节目。

家庭、妇女及儿童

101. 为支援暂时未能得到家人适当照顾的儿童及青少年,我们一直透过非政府机构提供不同类型的住宿照顾服务,费用全免。我们将分阶段增加儿童住宿照顾服务的名额,包括寄养服务、儿童之家及儿童院等,我们亦会调高给予寄养家长的津贴,包括服务奖励金及寄养儿童生活津贴。

102. 政府近年来一直拨款予妇女事务委员会推行「自在人生自学计划」,支援妇女的学习需要,由于成效显著,我们将把计划转为常规项目。

103. 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预防、支援和补救性家庭福利服务。政府会增拨资源,在服务需求较高的地区,增设四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令中心数目增至六十五间,为有需要的家庭,包括单亲家长、新来港定居人士、少数族裔人士及跨境家庭等目标组提供服务。

支援青少年

青少年外展服务

104. 为处理日趋严重的童党问题,我们打算在将军澳、马鞍山及东涌增加青少年外展队的数目,主动接触边缘青少年,提供辅导及协助他们接受其他的主流服务。

单身青年宿舍

105. 本地多家非政府机构关注到在职青年希望有自己的居住空间,所以在提供青年服务之余,也希望利用已获政府批出的「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部分用以兴建青年宿舍,政府会积极协助。

青年临时工作职位

106. 当局于二零零八年透过非政府机构,为十五至二十九岁青年提供三千个临时工作职位,作为在经济逆转的情况下支援青年人就业的特别措施。该计划原定于明年三月完结,为使青年人有更多时间装备自己及让有关服务单位作出适应,我们决定将职位按需要延续一年。

公共医疗

医疗政策

107. 根据医疗改革谘询结果,市民支持以政府规范、自愿参与为原则的医疗保障计划,推动私营医疗改革。我们正为落实计划作准备。第一,制订计划的运作细节,包括有关规管和组织架构的建议,以及提出财务诱因,适当运用为医疗改革预留的五百亿元储备;第二,检讨医护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确保人力供应足以应付未来需求,并提升专业质素;第三,增加医疗市场透明度和发展配套设施。我们预计在二零一三年上半年完成上述三项工作,继而进行所需的立法程序,确保尽快落实医疗保障计划。

增拨资源

108. 政府过去数年因应市民的医疗需要,不断投放额外资源以改善医疗服务。政府每年给予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的经常性拨款,从二零零七的二百九十亿元,大幅增加近四分之一至今年的三百六十亿元,并额外拨出二十六亿元添置及更新设备。

提升服务

109. 医管局会在五个医院联网增加初生婴儿深切治疗病一成,亦会增加为末期肾病患者提供的血液透析服务,以及加强磁力共振扫描和电脑断层扫描服务,改善危疾诊断。医管局亦会把严重精神病患者个案管理计划推展至另外四个地区,并透过药物名册提供更多具成效的药物。

110. 在设施方面,除了现正积极筹建的天水围医院外,北大屿山医院将于明年年底落成,将军澳医院扩建工程于二零一三年完成。至于在启德的儿童专科医疗中心,建筑工程将于二零一六年完成,联合医院亦正筹备扩建。

基层医疗

111. 政府已联同各医护专业制订了长远的基层医疗发展策略,并按部就班推行。自二零零八年起,我们已经拨出超过五十三亿元加强各项基层医疗服务,并推展多项试验计划。来年我们会落实各项措施,包括延续长者医疗券试验计划并将金额加倍,和启用位于天水围的社区健康中心。我们亦将会联同志愿机构推行试验计划,为长者提供健康评估服务,鼓励预防性护理。

人手培训

112. 未来医护人手需求会大增。我们由明年起的三年度,拨款二亿元增加第一年医科学士学额一百个、护士学额四十个,及专职医疗人员学额一百四十六个。自资专上院校亦会增加护士培训学额。

拓展教育

113. 教育可以提升人口的质素和竞争力,而且有助促进社会流动。本届政府增拨大量资源,在质和量多方面改善教育。我们落实了十二年免费教育并扩展资助至学前教育、逐步实施小班教学、推行高中和高等教育新学制、扩充专上教育、鼓励高等院校提升教研水平等。我们并致力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升学途径。

多元升学途径

国际厨艺学院

114. 职业训练局辖下的中华厨艺学院,为有志投身餐饮行业的人士,提供教育培训。学院在短短十年间已建立国际品牌。我建议在职业训练局下设立国际厨艺学院,培育精通国际厨艺的优秀人才,并吸引世界各地相关的专才汇聚香港。该学院将有助促进旅游、餐饮、零售、葡萄酒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预期学院于二零一四年成立。

青年学院

115. 职业训练局亦提供多元化和不同程度的职业导向课程,配合青少年的不同学习需要。该局现时设有七所青年学院,为中三以上的青少年,提供以就业为核心的课程,让学生可按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读专业科目。他们修毕课程后不但可选择投身职场,也可以继续升学。我们建议增设一所青年学院,为非华语学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专项支援,亦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升学途径。预计该学院将提供四百二十个新学额。

建造业人手培训

116. 在未来几年,公营部门的基建支出将维持在高水平,而私营部门的建造量亦因土地供应增加而上升,为建造业人手带来机会和挑战。我们去年拨款一亿元,支持建造业议会透过培训和工艺测试,提升工人的技术水平,并透过公众教育,吸引更多人投身建造业。这些工作初见成效,如有需要,我们会提供额外资源支持培训。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117. 教育局计划进一步扩展「校本教育心理服务」,支援中小学照顾有读写困难和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服务的覆盖率将由现时的百分之五十五,逐步扩展至全港公营中小学,预计在二零一六至一七学年全面落实。

高等教育研究经费

118. 环球竞争日益激烈,加强研究和开发是提升香港竞争力的关键。政府在二零零九年设立一百八十亿元的研究基金,为高等院校的学术研究作长远承担。在基金支持下,我们推出了「主题研究计划」,资助与香港长远利益攸关的研究。

119. 近年,香港在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已达国际水平,香港的大学跻身国际及亚洲区知名学府之列。我建议向研究基金注资五十亿元,当中三十亿元由自资高等教育院校参与竞逐研究拨款,推动香港的学术和研究发展。其余二十亿元为教资会资助院校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其投资收入会取代每年拨给研究资助局的一亿元经常拨款。

发展电子教科书

120. 使用电子学习资源,已成为教育的大趋势,除了可为学生提供互动性的学习模式外,亦可提高编制教科书的弹性,减低制作成本及减少浪费,及有助提供价钱合理的教科书,在现时只有印刷版教科书的市场上提供另一合适的选择。

121. 政府会致力发展电子学习资源。教育局于年中成立的「学与教资源检讨工作小组」,会探讨各项措施,以善用电子学习的优势,优化教科书的供应。

学生资助检讨

122. 社会关注专上学生贷款的利息及还款安排。政府已展开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的检讨,范围包括计划涵盖的课程、贷款额、利率、还款安排及改善拖欠还款情况的措施。我们会就具体的建议于年底谘询公众。

(待续)



2011年10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15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