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今日(十一月二日)立法会会议上甘乃威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的答覆:
问题:
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于本年十月公布的资料,实用面积少于40平方米的私人住宅租金不断上升:本年八月较去年同期上升百分之15,较两年前上升近百分之40;而本年八月份港岛区这类单位的平均`租约为33元,有位于天后的一间面积170平方`的套房,月租达6,200元。此外,有民间团体的调查显示,分间楼宇单位(俗称「房」)的最高`租超逾50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当局会如何帮助正租住私人楼宇的家庭,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会否考虑因应租住私人楼宇的租金开支提供「居所租金扣税额」,并设定每年的扣除上限为10万元;
(二)会否考虑为公屋轮候册上已轮候一段时间又没有获得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的合资格申请人提供租金援助,直至他们获编配入住公共租住房屋(下称「公屋」);及
(三)估计现时租住笼屋、房及板间房的人数为何;有否评估,屋宇署对「房」的执法行动,会否令私人楼宇出租单位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推高私楼市场的租金;当局有何措施纾缓该等人士的租金负担(包括加快安排他们入住公屋)?
答覆:
主席:
现时,香港约二百三十五万个住户中,七十三万户居于公屋,三十八万户居于资助置业的居所。换言之,全港共有接近一半的住户正接受政府提供的房屋资助。另外,在一百二十四万个居住在私人楼宇的住户中,有八十七万户是住在自置物业。整体而言,有接近八成半的住户现正居于公屋、资助置业房屋,或自置物业。
至于住在私人楼宇的租户,他们的租金水平受不同的因素所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物业市场气氛、不同地区发展、市场需要、楼宇年龄以及质素等。鉴于当前楼市环境并不寻常,政府已推出长、中、短期措施,即增加土地供应、遏抑物业投机、确保物业市场透明度和防止按揭信贷过度扩张,以确保物业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此外,在房屋土地供应方面,政府订定了未来十年内的土地供应目标,为平均每年提供可兴建约二万个私人住宅单位的土地。我们相信这一篮子的措施对稳定楼市有一定帮助。
就问题的三个部分,我在综合了劳工及福利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及发展局所提供的资料后,现答覆如下:
(一)及(二)领取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的住户可获发租金津贴以支付住屋开支。适用于个别综援户的租金津贴最高金额是按该户符合领取综援的成员人数而定。租金津贴最高金额每年按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中私人房屋租金指数的变动调整。
现时的机制是透过综援计划以入息补助方法,为那些在经济上无法自给的人士提供安全网,使他们的入息达到一定水平,以应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至于其他并非领取综援的人士,若他们有迫切的住屋需要及合乎申请公屋的资格,可考虑经由社会福利署推荐申请「体恤安置」,或可透过「特快公屋编配计划」以提前获配公屋单位。
就设立「居所租金扣税额」的建议,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表示,政府有留意到社会就此建议有不同的意见。财政司司长在制定二○一二/一三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时,会因应政府的财政状况、香港的经济环境,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要,全面和小心地考虑从不同渠道搜集对不同税务负担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在减低纳税人的税务负担和维持公共财政稳健之间取得平衡。
一直以来,政府透过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为不能负担租住私人楼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屋。有需要的人士可透过房委会的公屋轮候册,申请入住公屋。
房委会的目标,是把一般申请人(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者除外)的平均轮候时间维持在3年左右。根据最新的公营房屋建设计划,由二○一一/一二至二○一五/一六年的五年期内,房委会共会兴建约75 000个公屋单位,即平均每年15 000个单位。我们预计这建屋量,连同从现有公屋单位中回收的单位,目前可继续维持轮候册一般申请人的平均轮候时间于大约三年的政策目标。
然而,每年15 000个新建单位并不是硬指标,我们的目标是维持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于大约三年。为此,房委会会每年延展及检讨以五年为期的公营房屋建设计划。如有需要,房委会会调整建屋量及增加供应,以维持约三年平均轮候时间的目标。
(三)根据民政事务总署提供的资料,截至二○一一年九月三十日,共有360张床位于13间私人持牌位寓所。政府没有租住床位寓所、板间房或「房」人数的具体数字。就屋宇署对「房」所采取的执法行动,目的是为确保这些「房」不会构成楼宇安全问题。政府明白「房」为一些基层市民提供居住地方,所以不会用一刀切的方式去全面取缔「房」。政府各有关部门亦会透过向有需要人士提供适切援助,确保不会有住户因政府的行动而导致无家可归。当中包括社会福利署会就个别住户的实际情况,以考虑推荐这些个案透过「体恤安置」入住房屋署的公屋。
完
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