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举制度是中国首创的选官制度。它以公平竞争的原则择优取士,让社会各阶层也能透过考试晋身仕途,让朝廷能够吸纳社会精英。此制度于推行的一千三百年间,为历代朝廷选拔出不少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及艺术家,可见其在中国历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香港历史博物馆由明日(十一月九日)起至明年二月六日将举行「开科取士─清代科举展」,展出超过百组来自上海市嘉定博物馆,以及从本地征集所得的相关文物,介绍科举考试制度的内容及沿革,剖析科举制度没落原因、以及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让观众认识这个考试制度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是次展览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上海市嘉定博物馆合办。展览开幕礼于今日(十一月八日)举行。主礼嘉宾包括民政事务局副局长许晓晖、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姚强、历史博物馆谘询委员会主席伍步谦博士、上海市嘉定博物馆副馆长邵辉、香港考试及评核局秘书长唐创时博士,以及香港历史博物馆署理总馆长邱小金。
许晓晖在展览开幕礼上致辞时表示,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于唐宋,及至明清已发展成熟,以公开及公平的考试形式开科取士,唯才是用,历时长达一千三百年,为国家选拔治国精英,为平民百姓提供社会流动的机会。
她又指出,这个制度结合教育及选拔官员的功能,让地方与中央政府建立起紧密连系,对中国社会及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亦启发了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实在值得探究。
隋炀帝于公元六○五年设科取士,推行科举制度,自此历代朝廷便定期举行公开考试,按学科选拔贤能,继而授予官职,以协助君主治理国家。明清时期,孩童约在六、七岁时便会入学,富户会延聘博学先生在家执教,而各地乡镇则于宗祠、寺院或民宅设置学馆或书室,为族人子弟提供启蒙教育。
科举考试流程大致上可分为地方考试和京师考试,唐代武则天于载初元年(公元六八九年)创立殿试,自始形成「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并为后代所沿袭。元、明、清各朝,则改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科举主要为一文举制度,然而自唐朝开始,亦设武举。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七○二年)置武学,设武科选拔军事人才,惟历朝对武举重视程度不一,历史上武举只进行过约五百次。明孝宗弘治十七年(公元一五○四年),武举三年一试成为定制。清代武举设于顺治年间,至光绪二十七年(公元一九○一年)始废除,前后历时共二百五十六年,除测试兵器技巧外,考生还需要提笔答卷,默写武经。
「金榜题名」向为科举考生视为光荣的一刻。所谓金榜题名是指科举考试中式者的名单会写成榜文,张贴于试场外墙身上。乡试中式者称为「举人」,已具备做官资格,会试中式者称为「贡士」,再经殿试订定名次,并分三甲:一甲三位依次称为「状元」、「榜眼」及「探花」,统称「进士及第」;二甲则统称为「进士出身」;三甲亦获赏「同进士出身」。
科举制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渗透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至富家大户,下至一般草根阶层,都希望族内子弟能够一朝高中,取得入仕的机会。这种期望科举报捷的社会心理,从民间的日用品、建筑装饰,甚至消闲娱乐活动方面,皆可得到反映。
自十九世纪中叶,清政府饱受内忧外患困扰,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科举出身的各级官僚备受严峻考验。传统教育制度不能提供军事工业所需的人才,加上清代中叶以来,滥开捐例,以致仕途壅滞,削弱了科举选士任官的功能。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惨败,签订《马关条约》,举国激愤,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连同当时于北京参与会试的千多名各省举人联署「公车上书」,鼓吹变法,包括改革科举制度。一八九八年「百日维新」期间,曾一度废除八股文,但变法以失败告终。直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一九○五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废除科举,科举制度正式告终。
为加深市民对科举制度的认识,除展览外,香港历史博物馆于展览期间将举行征文比赛,同时亦将推出一系列专题讲座及工作坊,当中包括于十一月二十六日由香港历史博物馆助理馆长黄丽娟介绍有关本地科举制度的遗迹、十一月十二日由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卜永坚博士主讲的「中国科举制度面面观」,以及十二月十七日由历史掌故及古物古迹课程资深导师苏万兴主讲的「清代教育制度与科举」。讲座由下午三时至五时于该馆演讲厅举行,以粤语进行,免费参加,名额有限,先到先得。详情可致电二七二四 九○八二查询。
香港历史博物馆位于九龙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六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上午十时至晚上七时,圣诞节前夕及农历新年除夕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逢星期二(公众假期除外)及农历年初一、初二休息。入场费为十元,全日制学生、高龄人士及残疾人士半价优惠,星期三免费入场。
有关展览详情,可浏览香港历史博物馆网页hk.history.museum/b5/ex_special_exam_sep19.php,亦可致电二七二四 九○四二查询。
完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8时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