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华盛顿时间十一月九日)出席Brookings Institution与香港驻华盛顿经济贸易办事处合办的午餐会的致辞全文(中文译本):
各位嘉宾:
谢谢Martin (Indyk)的介绍,也感谢布鲁金斯研究院和香港驻华盛顿经贸处协力安排今日的午宴。
十年前,说得更准确一点,是十年零两个月之前,我坐在 Hay Adams 酒店房间内,在电视荧幕上看到九一一恐怖袭击的经过,往窗外望向维珍尼亚州的方向时,看到五角大厦在冒烟。那一刻可谓触目惊心,因为我们不久前才乘搭清晨航机由纽约飞抵华盛顿。
当日的经历,以及其后美国和全球各地民众的哀伤、和种种难以置信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当中,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难忘。那就是我们原先计划在华盛顿会晤的人,竟然大都准备如期会面。我们当时心里想,遇上这样的惨剧,主人家应该会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或许无暇接待香港的访问团吧。
事实却并非如此。尽管当日大家都非常震惊,但主人家告诉我们,患难见真情,香港正是美国的好朋友、好伙伴。
今日,我想延续这个主题,谈谈港美两地坚实的伙伴之情,特别是香港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先此说明一点,香港与美国的关系十分稳固。目前有超过六万名美国公民旅居香港,同时有数以万计香港人到美国进修,他们返港带来的不仅是学士或硕士学位,还有崭新或不同的生活展望。
在香港落户的国际、内地和台湾公司中,美国公司约占两成,远多于其他国家或经济体。
目前,落户香港的美国公司约有1,330间,其中840间是地区总部,较二○○一年的约810间,十年间跃升65%,增长势头已经确定。
美国至今仍是香港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也是香港经济的主要投资者。我们继续透过设于华盛顿、纽约、三藩市等驻美办事处,积极与美国紧密联系。我们维持自一九八三年订立的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香港与美国的关系历史悠久,网络根基既深且广,相信未来仍会持续发展。
个中原因显而易见。香港是中国最自由最开放的城市和经济体,在中国未来发展将担当独特角色,促进中国继续改革开放,与世界建立更紧密关系。随中国蓬勃发展,香港也会更上层楼,在香港营业的公司和市民大众也会因而受惠。
香港的独特优势和中国持续增长的经济,带来很多商机。香港与美国合作多年,素知道美国公司善于捕捉商机。过去十年,美国公司来港开业越来越多,商业触觉之敏锐可见一斑。
讨论香港在国家发展所担当的角色之前,让我先扼要介绍中国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那是中国为二○一一至一五年订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要探讨这份规划纲要的具体细节,我们可以花上一整天。但今日探讨的重点,是其整体方针和策略。
很明显,中国会继续改革开放,以更大力度,拓展国内经济和国内消费市场。中国也会更力以创新科技提升各产业及促进现代化,更注重发展清洁能源和环保,更力增加农业产能和保障食物供应稳定,并更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公司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规划纲要首次将涉及港澳部分的内容单独成章。这是香港历史上一个重要时刻,彰显香港的独特优势,以及促进内地发展的独有角色。
具体来说,这份规划纲要不仅支持香港继续发展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更致力提升香港在这些产业的地位,以及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这对美国公司亦属好消息,因为美国在香港的投资,由银行、保险、证券及期货交易,以至制造业、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均相当强劲。
数月前,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时,重申进一步发挥香港长期以来形成的优势,发挥香港在内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既切合香港需要,也是国家所需的。
这番话可谓对香港未来投下信任票,表示国家相信香港制度的质素,以及相信香港各行各业为服务和产品,建立了国际最佳守则的知识库。而这个知识库,也包括落户香港的美国商业机构和在美国接受教育的香港人。
事实上,早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并踏上现代化进程后,一直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户。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中港关系长足发展,香港公司也开始把生产设施迁往广东省。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中国,实施「一国两制」,两地关系更日益深广。让我举例说明。
首先,两地已订立更全面的规章架构,促进两地政府之间、商业机构之间,以及民众之间的联系。
我们除了在北京设立总办事处外,还在广州、上海和成都开设经贸办事处,短期内更会于重庆和福建开设联络单位,拓展华东和华西的商机。
香港和内地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安排》)。根据《安排》,香港生产的产品输往内地可免关税,香港公司在四十多个服务产业享有优势,获优先准许进入内地市场。这《安排》适用于内地所有地方,而且不分国籍。换言之,美国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机构一同受惠。我们正在草拟《安排》的补充协议八,务求于二○一五年《十二五规划纲要》结束前,基本上实现全面开放香港与中国的服务贸易。
我们又成立了泛珠三角合作论坛,以拓展华南九省和两个特别行政区的优厚经济潜力。华南地区人口约有4.7亿人,比美国人口还要多1.6亿人。
去年,我们签订《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进一步开放与广东省的跨境贸易、金融和投资产业,同时促进两地意念、创意和科技交流。
这框架协议确立了由香港和广东省担当桥头伙伴,加快推动深化开放措施,并先行先试,以期将开放措施推广至全国。由香港和珠三角率先推行改革开放措施,可让国家领导人更准确评估适合内地的措施。大家不要忘记,单是广东一省的人口,便已超过一亿人。
香港和内地都是对方的最大投资者,投放在对方经济的实际利用直接投资总额达8,000亿美元。这是对双方经济前景的巨大投资。
香港公司在内地的投资,涵盖基础设施、房屋,商用地产和商业服务,有助提升内地城市景观、服务业质素和产业多元化发展。这些投资,一直是推动内地发展的积极动力,即使此中的庞大效益有时会为人所忽略,但这类跨境投资,势必持续不断。
此外,香港与内地的官方联系已大为加强。过去十四年,从内地前往香港和由香港前往内地的官方访问团达40,000个。去年,两地互访的交流团每星期平均超过五十五个,接待的内地旅客达2,200万人次。香港以繁华多姿的生活见称,也因此吸引更多人来港经商或观光。
两地民众在知识、经验和意念上的交流也显著增加。我们越了解对方,便越明白两地的未来如何密不可分,以及对两地的发展如行息息相关。
展望未来,香港会加强世界金融及银行中心、物流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及旅游中心的地位。我们肩负人民币国际化的重任,以协助国家继续改革,进一步开放银行和金融服务产业。往后来说,这些发展可望提供额外金融资源,协助解决在美国及近日在欧洲浮现的部分失衡问题。
除了固有的优势外,我们一直致力扩阔香港的经济基础,因应香港开放、活跃、小型经济体的情况,制订有利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
我们定出了六项香港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日后会积极拓展和推广。这六项产业分别为教育产业、医疗产业、检测和认证产业、创新科技产业、环保产业,以及文化及创意产业,均有广阔的发展和投资空间,当中不少是美国的强项。我们欢迎美国投资这些产业。
随香港与内地所建立的规章架构,这六项产业是各方注目的焦点,了解香港如何为这些产业的香港服务提供者创造机会,例如联同广东省推行先导计划,评估计划成效后再推广至全国。
各位朋友,我刚才只是简略描述香港在国家发展所担当的角色。我相信,这是香港另一黄金年代的开始,也是我们服务国家,创造一个黄金时代的开始。
香港的成功,在于与世界紧密互动交流,未来我们会再接再厉。香港的四大支柱,即司法独立维护法治、资讯和资金自由流通、公平营商环境,以及廉洁高效的政府,是确保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得享独立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基础,而这些均受《基本法》保障。
正如我一直解释,「一国两制」所带来的内在效益,是让内地善用香港的优势推动发展,同时带动香港发展,而这些效益,未来还会陆续显现。
美国公司一直是香港成功故事的一部分。就如我先前所说,过去十年,美国公司在香港创造的成功故事,与日俱增。从这点看来,香港与美国的关系定必日趋紧密,再闯高峰。
谢谢各位。
完
2011年11月10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2时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