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政务司司长林瑞麟今日(一月七日)上午出席「拓阔青年视野」青年论坛暨「傲翔新世代」全方位青年领袖训练计划启动礼的致辞全文:
Reverend Purvis〔总干事〕、简(舜卿)副会长、郁(德芬)博士〔执行副总裁〕、各位嘉宾、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知道今天出席的二百多位同学中有些会参加到访缅甸、柬埔寨等地,认识当地环境和参与社会服务的活动。同学们在香港这个经济发展层次比较高的地方,到一个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地方去看看,有两方面的好处,第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能够体验香港的经济发展比较超前的情况,将之对比一下一些未全面发展但有潜力的地方,帮助我们建立对香港的信心,另方面对看看如何服务社群,甚至是包括香港以外的社群,都是非常好的。
我想藉今天的研讨会和大家分享三方面的信息。
第一,大家在求学时期确实要好好装备自己。
我还记得在七十年代读完中学争取升上大学的时候,当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中七毕业后每年可入读港大、中大两所认可大学的只有约二千多人,而适龄的年青人当中,只有约百分之二可入读大学,而当年读完中六中七,在六至七个同学中只有一个可入读大学。
时至今天,香港的升学机会多了,学位课程加上专上教育文凭的课程,大约三分之二的年青人可以接受专上教育,固然从这方面看情况比七十年代时的学生较为好些,但我们不能这样简单地看,因为机遇多了但同期的挑战亦会增加。首先是我们本地毕业的大学生、大专生,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多了,另外一方面,现在香港社会的家庭环境比七十年代时的家庭环境较好,很多父母有资源送子女到外国升学,到你们读完书后,也会有很多中学时的同学从外国毕业回来,在同一时期加入就业市场。除了这些你们中学时期的同学之外,亦会有一些年青一代从外国、从内地来香港办事、求学之后在香港求职的,这样,竞争会是很激烈的。
香港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经济体,我们往往不断从外地和内地吸纳人才,亦因应欧美各国经济情况持续不好,一些欧盟经济地区的失业率达到百分之二十,而年青人中的失业率更加高,所以那些地区比较有志气的人看到中国有机会,香港是发展比较发达的地方,他们会来这里求学和求职。所以大家在努力装备自己之余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世代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要好好准备。
我刚才问大家有否参加学生会,有否代表学校出外去做一些活动,我为何这样问呢,因为我觉得在求学期间多些参与这些课外活动是很重要的。当年我担任学生会会长,每星期都要处理许多会议,和同学商量来年办些甚么活动,如研讨会、学生节等等,亦要和其他学校合作,和校长商量,向校方申请一些资源、或向旧生筹募捐献,筹集了资金后便要决定办甚么活动。
当年在校内、校外和相关的朋友、同学和师长商量办甚么活动,召开委员会,协调不同意见,要达成共识,那时的一套经验是受用到今天的。今天在政府办事,不论是在政府内外,往往是要经这样一个过程,明白社会的需要,研究有些甚么方案,看看公共资源是否足够,协调社会上不同群组的意见,然后推行一些措施。因此你们在求学期间,今日在青年会的研讨会是很值得参与的,不论是在中学或大学期间,我十分鼓励大家去推动这种活动。
所以,第一个信息,好好装备自己,在学校、社会扩阔自己的视野。
第二个信息和大家分享的是,「人无志不立,志无高不升」,我们要为自己、为香港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
我先和大家看看在2011、2012这个周期,环球经济情况并不好。例如欧盟,过去几年的欧债危机、欧罗的汇率到底是否可维持,欧盟体系内以欧罗作为货币的经济体系是否能把持,继续推动这个货币制度是有问题的,因为有许多国家如希腊、西班牙等,他们都是好几十年赤字累累,入不敷支。
大家也可看看美国,早一、两个月,美国国会民主党、共和党有一个超级委员会(Super Committee),本来任务是要为美国订一个减财赤的方案,但他们未能达成共识,所以在欧美各国,OECD economies, G20,他们的问题很多,答案很少。
反观香港的情况还算不错,我们相信在2012年继续会有增长,可能比2011年的增长稍为放缓一些,我们希望今年的通胀会比去年稍为低一些。
但是我们仍然要努力,仍然要维持就业的机会,原因是今年是三三四学制的开始,入大学的有些是三年制的,有些是四年制的,而毕业的有些是读完中七,有些是读完中六的,换言之求职的人会较多,教育局的同事告诉我这是double cohort。我们自己会做好准备,尽量推更多就业机会。
回看欧美各国的情况,他们的经济会下滑,我们亦需要准备世界经济会第二次下滑(double dip),这是自2008年九月份雷曼事件引发的国际金融海啸,至到今天也是余波未了。
香港数十年来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体,是做得不错的,可以持续有增长,而内地的发展亦是很好。大家可能听过我们在去年三月争取到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有一个篇章特别是讲到北京中央政府会采取甚么政策,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在内地的进一步的发展。
而在香港这方面,有两方面是很重要的。第一是中央政府会采取政策措施,继续支持香港发展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第二会继续推动香港和内地的服务行业在未来五年基本上达致自由化。
这两方面是甚么意思呢?主调就是要提升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大家在家中和父母商量,听兄姐商量,都可能知道存款用人民币,这个情况已有好几年。但除了存款用人民币外,现在公司也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些也已盛行了一段时间。另外双边的贸易,在内地要结算也可以透过香港用人民币结算。香港已慢慢成为一个用人民币做生意、做投资的中心。
刚刚在去年八月李克强副总理在香港访问时宣布了三十多项措施,其中一部分已在去年十月开始已经有一些规定,在内地有些投资的项目可以透过香港以人民币做这些投资。
我和大家谈这些背景,是让大家看到在世界各地经济低迷下滑风险下,香港有新的机遇,可以发展成为一个离岸人民币中心,其实会提供很多就业机会给年青一代。大家读大学可能会读工商管理,可能读同服务行业有关的科目,你们日后可能会做金融界,可能做工商管理、专业人士或其他服务行业,所有我刚才说的机会都很重要。
2003年香港和内地有一个自由贸易的安排,我们称之为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带来自由行。自由行由2003年开始,香港每年接待的旅客大约是二千万,到今天,在刚过去的2011年,有四千二百万的游客来香港,几年之内倍增,当中有六成的旅客,即约三分之二是来自内地。
我和大家谈到这些背景对大家有甚么启示呢?我们看到在2012年,可能面对一个double dip第二次经济下调的情况,但不紧要,香港经济继续有增长,希望再过几年,大家读完书时经济环境会相对好转,找工作会相对容易。
这是第二个信息,继续装备自己,机遇依然会存在的。
第三个信息是我们不论是做学生,做政府,做社会服务机构,都需要用心用力共同建立一个关爱社会。
香港这个社会,若从宏观角度看是相对比较富裕,在亚洲区内我们的GDP人均收入超过三万二千美元,在亚洲地区内相对是高的。
但我亦看到,香港有贫富差距的问题。在回归后这十几年,不同的时段,社会上收入最低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家庭,往往他们的家庭收入是静止不升,可能反跌。因此过去这几年,我们为最低工资立法,帮助收入最低的人士可以提升一下,使某些行业,如保安员、清洁工人等有所保障。
除了立法外,我们也有其他措施,就是成立关爱基金。关爱基金目标是甚么呢?我们在立法会申请了五十亿元的拨款,在商界和其他地方筹募了十八亿元,我们用这个基金补漏拾遗。
甚么是补漏拾遗?香港数十年来发展了几个安全网,如公共房屋,香港大约有一半的家庭和人口是住在公屋和居屋等等的资助房屋。另外是综援的安全网,有许多家庭不论是失业、老弱或是孤儿寡妇都可以用综援维持生活。我们的公共医疗亦相对不算昂贵,可以照顾我们九成的病人,入住医院。在这几个安全网之下,我们恐怕有些人会掉在安全网的空隙中,所以会用关爱基金来补漏拾遗。
我们在过去一年多,已采纳的十多项的措施正逐步推出,会惠及三十万名香港市民,包括在学校安排学生在暑期出外游历,在学校安排家境较差的同学有免费午膳、资助长期癌症病人购买特效药等。
我向大家谈这些例子是想说明大家要共同建立一个互相关怀的香港社会,这是十分需要的。我认为香港不论是政府方面或是私人机构方面都有很多资源,我们应该动用这些资源去帮助社会中环境不是那样好的人,香港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和机会去收窄这个隔代贫穷的问题。
我常常说,香港继续有增长,只要每年经济有增长,不论是政府的收入或每年的盈余,可以由growth dividend,用从增长而来的盈余去照顾更多有需要的人。如果我们这样做,每年例如有几百亿元的盈余,便可以在下一个阶段筹划如何照顾香港的弱势社群。
我们其实也是量入为出的,也符合基本法要求我们维持低税制的体制,维持公共开支和收入要保持平衡。我们如果这样做便不会跌入刚才和大家提到的欧美各国几十年或更长时间内入不敷支,赤字累累的情况。
总结来说,求学期间好好地装备自己,多些参与这些课外活动。装备自己不是单单读书,而是要在社会上,校园内外多做一些认为值得做的事,从求学期间就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以至大家可以共同努力,可以帮到自己,帮到香港做得更好。我们是有这个条件的,亦有这个责任。多谢大家。
完
2012年1月7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6时5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