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语版的《桃花江》、《夫妻经》、《火烧红莲寺》、《海外寻夫》、《广告女郎》、《姊妹花》・・・・・・厦语片几乎不存在于香港人的记忆,尽管香港在四十至六十年代共制作了二百多部厦语作品,却甚少在港上映。电影以福建南部的厦门地区方言拍摄,主要出口往东南亚地区。而该等影片大多经已流失,香港电影资料馆(资料馆)幸能搜集及保存了少量影片的拷贝或录影带,让观众欣赏这些被遗忘的珍贵电影及其独特的题材。
「方言与本土──香港的厦语电影」是资料馆为配合「第三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而筹办的特备节目,将放映十二部作品及两部参考电影,并出版专题研究书籍及举行讲座。三月三十一日电影节期间,在资料馆电影院放映其中三部电影,而四月八日至五月二十七日将放映全部十四部作品。门票现已于城市电脑售票处发售。
厦语片早期作品多为古装片,五十年代中以后,时装片数量大增,并主要以香港为背景。影片资本主要来自外地,厦语片制作环境虽然比同期的国语片及粤语片工业简陋,但仍有完整的生产架构、台前幕后班底及本身的趣味,更有一批颇受欢迎的明星,如庄雪芳、鹭红及后来改名为凌波的小娟等,在各地福建裔社区家传户晓。
于电影节期间放映的三部影片为古装伦理大悲剧《孔雀东南飞》(1955),影片源出汉朝乐府长篇叙事诗,恶家婆把贤媳妇赶走,强迫儿子另娶而酿成悲剧。台湾「酒窝美人」白兰主演的《好夫妻》(1959),故事取材自朱石麟的《夫妻经》(1958),夏梦的角色由擅演苦尽甘来贤淑少妇的白兰取代;及香艳性感的《歌场妖姬》(1959),白漪演的妖姬一开场便来一场火辣辣的夏威夷草裙舞,场面所展示坏女人的舞姿,在五十年代国粤语片均是异数,影片另一惊喜是以厦语版的《旧欢如梦》为插曲。
其他于四月至五月放映的影片包括另一古装伦理悲剧、珠玑导演的《孝女报父仇》(1957);厦语片红星江帆、小艳秋主演的《姊妹花》(1957),影片原是「电影皇后」胡蝶主演的同名国语片,虽是旧酒新瓶,却别有一番风味;《番客婶海外寻夫》(1958)是厦语版的陈世美故事,丈夫到异域却另结新欢;尽现中国式夫妻关系与情感的《蜜月风云》(1958);《广告美人》(1959)的故事与左几导演的粤语片《广告女郎》近似,庄雪芳星光魅力迫人,流露摩登女郎的姿彩;《姻缘天注定》(1960)颇有电影《桃花江》影子,城乡结合婚姻虽有误会却能大团圆结局;《续集新桃花江》(1960)以戏中戏手法,穿插歌舞表演,犹如国语片《桃花江》、《曼波女郎》中的歌舞。而两部由凌波主演、故事取材自国语片《拜金的人》的《番婆弄》(1958)及武侠片《火烧红莲寺金罗汉大破长眉寺》(1957),因映像质素较差,将免费放映。
另将于四月二十一日放映《续集新桃花江》后放映王天林及张善琨导演、钟情及罗维主演的参考电影《桃花江》(1956);四月二十九日放映《好丈妻》后将放映朱石麟导演、夏梦和平凡主演的参考电影《夫妻经》(1958)。
资料馆将于三月下旬出版的新书《香港厦语电影访踪》,由多位本地及海外学者、专家,从历史、文化、音乐等角度探讨香港厦语电影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面貌,亦收录了凌波等数位厦语片影人的口述历史访问。此外,于四月八日下午四时三十分,在资料馆电影院举行「厦语电影世界」座谈会,由厦语片名演员庄雪芳、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容世诚及厦语电影研究员苏章恺主讲。国语及粤语主讲,免费入场。
十二部厦语片均设中文字幕。两部参考电影《桃花江》及《夫妻经》为国语对白,不设字幕。
电影节目票价四十元,设六十岁或以上高龄、残疾人士、全日制学生及综合社会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价优惠。信用卡电话购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网上订票:www.urbtix.hk。
节目查询: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二七三四 二九○○,节目及票务详情可参阅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表演场地备取的第六十二期《展影》或《第三十六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及订票手册或浏览网址: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filmprog/chinese/2012ac/2012ac_index.html。
完
2012年3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0时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