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今日(五月十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黄成智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生局局长周一岳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悉,受内地检验检疫部门监管的内地注册供港菜场(内地菜场)多达520多个。另外,渔农自然护理署与蔬菜统营处于一九九四年合作推行信誉农场计划以来,迄今已有250多个本地和37个内地的农场获得信誉资格。关于该等农场的监管和除害剂(俗称「农药」)使用事宜,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现时当局每年派员巡查多少个内地菜场和在内地的信誉农场,以及巡查的项目为何;
(二)巡查员需否提交巡查报告;若需要,当局会否公开该等报告;若会,公众可于何处取得该等报告阅览;若不会公开,原因为何;
(三)当局有否一套对来自内地菜场的蔬菜的农药检测清单;若有,列出该清单内的农药名称;
(四)信誉农场计划有否建议使用的农药清单或禁用的农药清单;本身是内地菜场又是信誉农场的菜场应该跟从香港的还是当地政府的农药使用规范与政策;及
(五)鉴于香港即将实施有关规管食物内除害剂残余的规例,当局会否订立减少使用除害剂分量(减量)的目标,以及与内地有关部门合作推动源头减量的措施,促使内地菜场的负责人减少使用除害剂;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一直致力透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提升食物安全水平,采取「从农场到餐桌」策略,确保市民享用的食物符合安全标准,从而保障市民健康。除了在进口、批发及零售层面的监察外,这亦包括做好源头管理工作。二○一一年,食物安全中心(中心)抽取了21,700个蔬果样本,合格率达99%以上。由于内地是本港食物主要供应地,政府一直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员保持紧密联络,并定期派员到内地注册供港蔬菜种植基地进行巡查,从源头确保供港农业产品的安全生。
现就各项问题答覆如下:
(一)在二○○九、二○一○和二○一一年,食物环境生署分别到20、16和20个内地注册供港菜场进行视察。视察的主要内容为农作物生产过程、农药及肥料的施用及储存、基地实地环境、田间管理、水源及土壤质量、农作物检测及行政管理等。
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及蔬菜统营处(菜统处)携手推行信誉农场计划,目的旨在推广优良园艺操作及环保作物生产方法;鼓励农友采用综合病虫害管理技术,正确及安全使用农药;执行定期农场测检,确保农友生产优质及安全食用的蔬菜,保障市民健康。现时已有259个本地和37个内地的菜场获得信誉资格。
就内地信誉农场计划,菜统处及新界蔬菜产销合作社有限责任联合总社(菜联社)在渔护署技术支援下,每年都会派员定期巡查所有37个内地信誉农场。巡查的项目包括农场园艺操作、农药贮存及使用纪录。此外,菜统处另会定期委派独立审核员就有关农场的表现进行复核。
(二)巡查员需就每次巡查提交报告。惟有关报告内容涉及农场商业资料,所以未有向公众公开。
(三)中心每年的食物监察计划以风险为本,并经由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审议,广纳各专家及持分者的意见后订定。
目前,中心在食物监察计划下经常检测的除害剂种类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等。就内地信誉农场计划,农场蔬菜样本会交由菜统处进行农药检测,所检测的除害剂种类与食物监察计划下经常检测的一致。两者的监测范围及力度会按检测的结果、世界各地发生的食物事故、内地农业的发展情况及资讯等而适时地调整。
(四)内地信誉农场的运作是按内地当局的规范与政策。使用的农药必须是已在农业部登记并获准许使用的药物。农产品入口后,会受本地的相关食物安全法例规管。
(五)政府立法规管食物中的残余除害剂时,已包括在《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中制定附表,列明最高残余限量/最高再残余限量,亦即指明食品中允许的指明除害剂残余的最高浓度。附表内的最高残余限量/最高再残余限量,主要采纳由食品法典委员会厘定的可用标准,并以内地和向香港出口食物的其他主要国家的相关标准作补充,同时考虑了公众谘询期间收集到的意见。在制订上述标准时,政府已根据本地的食物消费模式来进行风险评估,进一步审视这些标准,确保制定的标准足以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
最高残余限量是透过评估适当地施用除害剂在食品中的残余物数据所制定。农民必须严格地按照除害剂上的标签指示来施用除害剂,包括准许施用除害剂的食品类别,施用的速率、次数和份量,以及农作物在最后一次施用除害剂后须经过多久才可收割等各项指引,并以所需的最低剂量为限,方可以在达到施用除害剂的预期效用(即防治、杀灭、驱赶或减少有害生物)的同时,确保把食物中的除害剂残余水平尽量降至最低。因此,推动源头减量已是我们日常的工作之一。
但由于农作物、气候、病虫害、生物性影响因素及非生物性影响因素的混合变化很大,因此,订立除害剂减量目标并不符合科学及实际情况。
完
2012年5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