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今日(五月二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张学明议员的提问及教育局局长孙明扬的答覆:
问题:
本港的教科书价格高昂,书价年年上升,有家长表示这令他们的财政负担百上加斤,故一直期望政府向书商争取落实将「课本、学材和教材分拆定价」,令书价下调。惟他们表示,根据最新公布的《适用书目表》,有六成教科书未有落实分拆定价,书价平均加幅为百分之四;而已分拆定价的教科书书价下调幅度亦有限,令他们对教育局与书商就教科书格价商讨多年却毫无进展,感到十分愤怒和失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教育局曾考虑以中央招标的模式出版教科书,政府是否已搁置该计划;若是,鉴于分拆定价的策略未能有效令书价下调,政府会否重新考虑采用该计划,为家长提供多一个选择;
(二)鉴于教育局计划开拓电子教科书市场,以期引入竞争,为家长及学校增加教科书的选择,政府有否估算,当电子教科书在二○一四年面世时,可为家长节省多少支出,以及能促使教科书书价下调多少个百分点;及
(三)为减轻家长的负担,政府会否考虑资助全港家长购买教科书?
答覆:
主席:
(一)教育局于去年中成立「学与教资源检讨工作小组」(下称「工作小组」)以检讨与教科书供应的有关问题,当中亦有讨论招标的可行性。但在传统印刷课本市场,大型书商无论在人力及资源上都占优,而基于自由市场的原则,实难以引入竞争。如政府直接参与教科书制作,亦会引起社会及学界很大争议,因此亦未必可行。现时学校都会参考教育局的「适用书目表」选书,因为这些课本经教育局审核,具质素保证,学校亦已沿用多年,未必会随意转书。因此即使政府以招标方式出版教科书,除非强制学校使用,否则亦不能解决现时教科书市场面对的问题。
为解决印刷课本市场运作出现的扭曲问题,我们于去年年底接纳了工作小组的建议,发展可以作独立教学的「电子教科书」。推行「电子教科书」一方面顺应世界潮流,引入更灵活互动的电子教学模式,同时能够在印刷课本以外,为学界提供多一个选择,促进良性竞争。更重要的是,开发电子教科书让政府采取主导,重订市场规则。除了课本质素外,政府可对出版商的营销手法和定价方面作出合理监察。
长远而言,要确保电子教科书能够在自由市场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把关机制。现时大部分学校都会参考教育局订立的「适用书目表」选购印刷课本,因为他们视之为质素保证,书商亦很重视出版的课本能否挤身「适用书目表」。日后,我们会根据电子教科书试教计划所得的回应和经验,为电子教科书制订「适用书目表」,除了质素之外,我们会将价钱和营销手法列入把关范围,相信学校亦会以此作为选购电子教科书的参考。
我们稍后会向立法会申请拨款五千万元,为非牟利机构提供一对一的配对资助。每本电子教科书的最高资助额约为四百万元,或该电子教科书的发展成本的百分之五十,以较低者为上限。我们亦欢迎其他商业机构参与计划,如有需要,他们可申请政府的中小企信贷保证。
(二)我们早前委托顾问进行研究,发现电子教科书的平均生产成本较印刷课本便宜两成。如果一套电子教科书有三成学校使用,它的生产成本可较印刷课本最多便宜一半。因此,我们相信如果成功开拓电子教科书市场,应可为学界提供优质及价钱合理的教科书。
(三)政府的学生资助政策是确保学生不会因经济困难而未能接受教育。但基于审慎理财原则,我们无意资助全港家长(包括全无经济压力的家长)购买教科书。对有经济困难的家庭,除了正接受综合社会保障援助(综援)的家庭的学童可透过综援计划申领与就学有关的定额津贴外,学生资助办事处(学资处)透过「学校书簿津贴计划」,为清贫中小学生提供书簿津贴,让有需要的学生获得资助。据学资处统计,于二○一一/一二学年,共约有28万名中小学生受惠于「学校书簿津贴计划」,批出津贴总额累计近六亿五千六百万元,当中有五成七获全额津贴,其余为半额津贴。受助学童约为整体中小学生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七。
完
2012年5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