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教育局局长就「促请政府撤回『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及要求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先生下台」动议辩论的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今日(十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促请政府撤回『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及要求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先生下台」动议辩论的开场发言全文:

主席:

  就叶建源议员的动议,以及陈家洛议员、冯检基议员的修正动议,我首先会作一个整体的回应。

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背景

  德育及国民教育并非全新事物,课程发展议会于二○○一年发表《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报告,将「认识自己的国民身分,致力贡献国家和社会」列为七个学习宗旨之一,并在各学习领域及科目,以及其他相关学习经历,加入德育及国民教育的学习元素,为香港社会培养人才。

  第三届特区政府行政长官于二○一○年十月发表的二○一○至一一年《施政报告》,提出邀请课程发展议会检视中、小学的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进一步加强国民教育内容,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目的是持续并有系统地培育学生的品德及国民素质。

课程指引编订及谘询过程

  课程发展议会于二○一○年十一月成立「德育及国民教育专责委员会」,成员包括学者、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非政府组织成员等,就本科课程内容及有关安排进行讨论。

  《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谘询稿》于二○一一年五月公布后,专责委员会联同教育局随即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课程谘询,并从不同渠道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于谘询稿的意见,共接获超过1000份意见。立法会的教育事务委员会也曾就课程指引讨论,举行了两整天的公听会。

  修订后的课程指引,已吸纳社会各界的主要意见。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强调本科课程绝无洗脑意图或政治灌输、进一步显现普世价值与课程的关连、解释本科与其他学习领域/科目或学习经历/活动并非重复、重申本科绝非只谈光明面或回避敏感议题、说明本科重视多元化评估等。课程指引已就此作出大幅修订,差不多重写相关章节,并提供更具体和适切的教学建议及示例,亦就争议性议题教学作出更详细的解说。

社会各界关注「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推行

  在二○一二年六月至八月期间,课程指引最后文本在四月中发表,五月中执行,政府将通函发给所有学校后,政府持续聆听社会各界的意见,有见于社会各界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所表达的关注及忧虑,政府在七月二十九日宣布尽快成立由胡红玉女士担任主席并有广泛参与的「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就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

修订后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政策

  在考虑社会对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观点、争议和顾虑后,政府于二○一二年九月八日发出声明,修改有关政策。在经修改的政策下,办学团体及学校会自行以专业判断、办学宗旨,判断是否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自行决定是否要独立成科;若推行该科,亦会自行决定方式和时间。同时,开展期的期限亦已取消。在此特别强调,这并不只是指国民教育,而是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这部分。

  「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在九月和十月期间召开多次会议。委员会最终支持政府九月八日就「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政策作出的重大修订,并于十月八日向政府正式提出整体的决定,建议正式搁置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政府亦于同日接纳委员会的建议。教育局亦即时作出回应,不会要求学校使用该课程指引,亦不会以该指引作为视学的依据。课程指引既然已被搁置,进一步检讨或修订指引的需要亦不存在了。

  如果办学团体和学校专业自决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政府和社会人士应予以尊重和信任。学校可自由采纳其在专业判断下认为合适的教学指引和相关教材,政府不作规定,也不再为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提供任何规定性或官方的课程指引。

  「开展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委员会」的委员们一致认为德育、国民和公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并认为全人发展应包括对国家的认识、国民身分的认同,以及对社会多元包容的核心价值的认知。因此,学生接受德育、国民和公民教育是理所当然的。

香港全面的历史教育

  在历史教育方面,香港中学一直都设有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两科,两者相辅相成,帮助学生建构国民与世界公民的身分。两科历史教育,不单有助学生鉴古知今,也有助于文化传承,使他们明白社会重视的价值观如民主、自由等的由来,认识社会发展的脉络,培养独立思考与思辨能力,教育局一向予以重视。

  香港学校的历史教育在回归后得到更大改进。回归前,香港大多数中学皆在初中开设两门独立的世界历史科及中国历史科,但不包括前职业先修中学在内。高中方面,两门历史科皆属选修科,学生可以自由选读。回归后,为了要令中、小学都能提供广阔而均衡的课程,小学常识科的内容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元素。中学方面,所有初中学生必须修读中国历史,而授课语言是中文。对比回归前有「职先」学校不设中史科,现时全港450间中学的初中学生,皆有修读中国历史,课程由上古直到公元二千年,在两史学习的课时方面,甚至是差不多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双倍。但学校可根据学校条件、学生不同的需要,用不同模式施教。高中方面,两门历史科仍属选修科,地位没有转变。

公民教育

  在公民教育方面,教育局一直重视公民教育,于二○○一年推出课程改革,便将「德育及公民教育」列作四个关键项目之一,促进学生学习及全人发展。于二○○八年对课程作出修订,推出「新修订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配合社会转变及学生需要。公民教育并非学校全新事物。香港中、小学相关的科目内容都包涵公民教育。同时,在不同的学习经历及活动亦包涵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判断思考,懂得作出理性的决策,都是香港推行公民教育及国民教育的共同目标,两者并不互相排斥。

  在此我特别一提,刚才陈家洛议员提及教育学院有关公民教育的研究,是教育局赞助的研究的一部分,至于提及的53万元,是可以用于公民教育的课程。

总结

  我刚才简介了德育、国民教育、公民教育和历史科的发展。本局明白多元包容是香港的核心价值之一,亦尊重社会不同组织及人士表达的不同意见。我们乐意听取各议员的意见,待听取议员的发言后,我会进一步综合回应。主席,我谨此陈辞。



2012年10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42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