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六题:本港供水事宜
************

  以下为今日(五月二十二日)立法会会议上郭荣铿议员的提问和发展局局长陈茂波的答覆:

问题:

  目前,全港用水量的七至八成来自输港东江水。有报道指出,随内地迅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各省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水源亦受到广泛及严重的污染,以致可使用的水源日益减少。报道又指出,内地的食水供应存在不明朗情况,可能影响到东江水的供应;因此,政府有必要及早研究开拓新水源。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政府已在将军澳第137区预留了一幅土地以供兴建海水化淡厂,而预计海水化淡厂在二○二○年投入运作后,产水量约为每年5千万立方米,并可增至每年9千万立方米,政府预计届时会否调整各供水来源所占的比例;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二)鉴于本港设有一定数量的集水设施和蓄洪池(例如已动工的跑马地集水设施和于去年落成的港岛西区雨水排放隧道),以纾缓市区的水浸问题,当局会否考虑把该等集水设施收集到的雨水加以运用;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何在?

答覆:

主席:

  东江水的水质一直受到香港水务署和广东省当局严密的监察。根据现行与广东省签订的《关于从东江取水供给香港的协议》(《供水协议》),供港东江水水质须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第II类水标准,这个标准是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的最高标准。广东省当局一直非常重视东江水水质的保护工作,包括订立相关的法规和指示及实施一系列工程,确保供港的东江水水质符合《供水协议》的要求,而水务署的恒常监察结果亦显示供港东江水水质整体维持稳定和符合相关标准。经水务署进行适当处理和严格消毒程序后的食水水质,完全符合世界生组织所颁布有关《饮用水水质准则》(《准则》)所订的标准,适合安全饮用。

  在开拓新水源方面,政府不断研究本港食水供应的政策及措施,并按在二○○八年推出的《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推展更多元化的供水管理措施,包括发展海水化淡及研究使用再造水、中水回用及雨水集蓄等方案。

  就问题的两个部分,我现答覆如下:

(一)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的策划及勘查研究于二○一二年十二月展开,预期于二○一四年年底或之前完成。策划及勘查研究的工作范围包括: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以及成本效益分析。政府会视乎研究的结果,制定兴建海水化淡厂的时间表,预计海水化淡厂最快可在二○二○年左右投入服务,拟建的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的产水量约为每年5千万立方米;有需要时,可增至每年9千万立方米。

  政府于二○○八年推行《全面水资源管理策略》(《策略》),当中制订了平衡用水供求的策略,以支持香港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分为用水需求管理及供水管理两方面。用水需求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公众教育、宣传节约用水、推广使用节约用水装置、加强控制渗漏及扩大使用海水冲厕。至于供水管理措施方面,我们除了加强保护现有水资源外,还致力探索其他供水水源,包括研究使用再造水、洗盥污水回用及雨水集蓄的方案,而发展海水化淡只是其中一环。

  以统计署在二○一二年所估计香港人口在二○二○年约为760万作为基础推算,香港于二○二○年全年总食水需求量,在扣减了上述各项用水需求管理措施估计成效后,约为9亿9千万立方米。以海水化淡厂的产量每年约为5千万立方米计算,约占届时总食水需求量5%。其余各供水来源的水量应不会超越目前水平。

(二)为了减低市区的水浸风险,渠务署采用了截流和蓄洪方法,包括建造雨水排放隧道及地下蓄洪池。在推展这些防洪基建期间,我们亦曾研究回用由雨水排放隧道及蓄洪池所收集的雨水。

  在研究雨水排放隧道过程中,渠务署审视了不同的雨水回用方案,惟所有方案都需要投放大量的资本建造额外的隧道和/或管道工程以及抽水设施或大型储水设施。结果显示这些回用雨水方案未能符合成本效益。至于蓄洪池方面,为了能有效地防止水浸发生,每逢暴雨过后,蓄洪池内收集到的雨水需尽早排走,以备应付下一个暴雨的来临。假如要回用这些雨水,便需要兴建额外的储水池及相应的输水设施,但这些设施只能于一年数次的暴雨期间使用,故其经济效益存疑。

  此外,雨水流经已发展的地区会被黏在建筑物表面及路面上的污物所污染。这些污物包括从道路上车辆所排出的废气、在屋顶的鸟粪或在地上的动物排泄物等。为免影响健康,使用集蓄雨水前须先经过处理才可安全地循环使用。处理成本也成为考虑因素。

  总括而言,回用经已发展地区流入雨水排放系统内的雨水作非饮用用途未能符合成本效益。尽管如此,政府正不断研究本港食水供应的政策及措施,包括推展雨水集蓄作灌溉、冲厕及非饮用用途方案。建筑署至今已为33所学校及政府设施如医院、政府宿舍、运动场等,建造集蓄雨水循环再用系统。这些系统已陆续装置完成及投入服务,现时我们正检视有关措施的成效。

  多谢主席。



2013年5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8时15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