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环境局局长会见传媒谈话内容(一)
****************

  以下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七月二十六日)出席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特别会议后,就废物回收量和综合废物处理设施与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回收率是否造假,二○一一年回收率突然跌了四成这么多,随「绿篱行动」,出口的塑胶更少,再跌下去的话,加上废纸现在不值钱,回收率越跌越多,整个「资源循环蓝图」是否要推倒再来,55%的回收率是否可达到?

环境局局长:香港计算的回收率和进出口的转口物料是没有关系的,所以不存在你刚才所提出的疑问。不过,我们的同事近年发觉本地的塑胶回收量有波幅,所以我们委托了独立顾问做一个详细的研究,研究本地塑胶的状况以优化整体效果。香港整体的回收率是根据国际惯常的做法,看到升幅和趋势是平稳的,所以这方面大家不用担心。当然,我们会有力度希望加强香港整体的回收,所以我们近期有几个不同的举措,包括成立一个新的支持回收业持续发展的督导委员会,希望加大力度支持本地回收,并配合蓝图,将现在48%的回收率增加至50%以上。但大家明白,现在48%的回收率其实不是特别高,新加坡(的回收率)和我们相近。对比南韩和台北60%或甚至以上的回收率,才是更好的目标。我们现在的回收率是在合理的水平,但我们希望能逐步提升至更高的效果。

记者:局长你是否讲大话?因为二○一二年环保署书面承认回收率下跌40%是因为进出口塑胶减少了73万公吨,刚才立法会上回收业界亦说,可能转名和加工后出口亦会计算在回收量内,你怎样解释这说法?

环境局局长:回收率的数据是有清楚、惯常的做法,现在的统计数字,来自其他地方的进出口塑胶有清楚和独立的报关,本地塑胶有另一个统计数字,所以这两个是分开的。当然,本地产生的塑胶物料都会受外围价格波动影响我们进出口的效果,所以这方面并没有误导的情况,而是不同物料,塑胶、金属和纸都会受外围的经济环境影响,这方面是有根有据的。

记者:这个分类有没有发现有问题?会否有一些明明是塑胶但报关时报了其他东西,例如金属之类,导致数字差距很大?

环境局局长:我相信你说的是刚才海关的解释,香港作为一个自由港,入口时报关和香港转口到国内时报关比较仔细,这方面因名目上有不同的处理,令数字上有偏差,这是可以理解的现象。但这方面的数字与我们本地回收率是分开两方面处理,因为我们的回收率是不计转口的回收物料,所以这方面不影响回收统计数字;更重要的是我们香港人很关注的,就是这些外地回收物料会否影响我们堆填区压力,这方面我们刚才说得很清楚,我们有清楚的法例,这些外地物料如果是外地来的,是不可以弃置到我们的堆填区。我们在不同阶段也有严密制度,减少这情况出现。

记者:局长,刚才你提到有关外国的废料被倾倒在堆填区,局方有否掌握有关数字?当中会否有些数量被归类为本地废料,然后再被运送往堆填区倾倒呢?

环境局局长:业界都有反映这类的情况在过往或许会有发生,但数量应该不多;第二方面,如果有外地的塑胶,他们会有既定的程序去区分这些属于外来的塑胶,我们在堆填区或废物转运站是可以监察的,所以这方面并不会运往堆填区;第三,今年二月开始于国内实施的「绿篱行动」将这方面进一步健康化,因为业界也是做生意的,他们了解这些比较劣质的回收物料没有机会入口内地,便不会引入这类转口物料,在这情况下,几方面的因素令(回收业)前景更加乐观。

记者:局长,有一个追问的问题,刚才提到外地废物在香港加工,会产生大约三十万吨的加工废料,但环境局表示并没有三十万吨那么多,可否再澄清这方面的数字?

环境局局长:香港每日整体的都市固体废物约有九千吨,其中约三千吨是工商业相关的废料。刚才开会后我也与业界交谈了几句,他们表示这是业界很粗略的说法,我问他们这方面有没有根据,他们也未能回应。另外,每日平均有一千吨很多是废水或各方面的东西,废水是指当中的垃圾有湿度,这并不属于固体废物,因此,相关的数字从何以来,我们也很想了解有何根据。但根据我们很专业的数据,整体每日的塑胶量也不过是大约千多二千吨,整体工商业的塑胶是三千吨,所以他们提出的相对的数字基础上是很薄弱。

记者:关于焚化炉,今日下午宣判结果,有没有信心会赢?若有,政府会如何进行兴建?

环境局局长:大家都了解我们的「资源循环蓝图」,如果要减少堆填区的压力,我们要多管齐下,包括源头减废、回收,以至善用转废为能的设施,所以今次我们当然要尊重法庭的结果,下午才会知道结果,有结果之后便会再跟进,暂时没有其他补充。

记者:但局方有没有两手准备?如果输了会怎样?

环境局局长:我们有了结果再谈吧。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2013年7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9时3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