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今日(九月二十七日)在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长远房屋策略小组委员会会议的开场发言:
主席:
长远房屋策略谘询文件于九月三日公布,已即时送交各立法会议员。公众谘询从九月初开始至今已差不多四个星期,我们刚举行了第一场地区谘询会。今天在长远房屋策略小组委员会上,希望听取各议员就谘询文件的意见。
这份谘询文件是由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下称「长策会」)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后完成,谘询文件所列的建议,目前并非政府已作的定论。在三个月谘询期后,长策会会整理各界意见,然后向政府提交谘询报告,接政府会按照这些意见制订《长远房屋策略》。
谘询文件以「凝聚共识、建设家园」为主题,提出为每一个香港家庭提供适切而可负担的居所的愿景:
* 对基层市民,透过增加出租公屋;
* 对中低收入家庭及年轻首次置业者,透过居屋及其他资助房屋;
* 同时稳定楼市,优先照顾港人的住屋需要,帮助有能力者自置居所;以及
* 重建促进社会流动的房屋阶梯。
在大方向方面,长策会主张政府加强角色,以供应为主导,以根本地解决供求失衡的问题,而且新增供应以「公营房屋占多」。在此基础上,又建议初步以60:40作为公私营房屋之间的比例。在公营房屋中,也应增加居屋供应,多于现时政府已承诺的新居屋数量。
在房屋供应目标方面,谘询文件提出未来十年公私营房屋的总供应应介乎440 000个至500 000个单位之间,并建议以470 000个单位为目标。
这个建屋量目标是否足够,是社会上其中一个讨论焦点。长策会的原则是既不高估,亦不低估。这个建屋量目标是建基于我们对长远房屋需求的客观估算,当中主要包括未来十年新增住户数目的估算,还有受重建影响,以及现时居住环境欠佳的住户。此外亦有一个「其他」类别,包括流动居民的住户数目、需要地方居住的非本港学生等。由于私营房屋市场在任何时间均会有若干单位空置,因此我们在得出总房屋需求后,再加上空置率,以推算出总房屋供应目标。
由于供应目标主要针对「量」,因此,由「租」转「买」、住宅单位之间的搬迁、或是「楼换楼」等,原则上不构成住屋量方面的净增长,但当然,到具体供应规划时,要考虑总需求内的组成成分。有关估算亦应每年检视更新,以反映最新的政策、经济和物业市场状况。因此,供应目标在十年内不会一成不变。
考虑到建屋需时,短期供应不能满足所有需求的情况下,我们须就社会上不同群组的房屋需要订定优次。长策会认为现时最有需要协助的社群,是基层的家庭和长者,特别是居住环境恶劣的人士。
照顾基层住屋需要,主要透过出租公屋。所以,公屋应以低收入长者及低收入家庭为优先照顾对象,并致力维持公屋轮候册一般家庭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大约三年,获首次编配选择。长策会同时强调,必须确保公屋资源得以公平合理地运用,并进行必需的公屋政策检讨。
对于非长者单身人士,长策会建议透过改善配额及计分制,以逐步缩短35岁以上申请者的轮候时间。
至于年青一代,长策会认为政府必须确立有效的房屋阶梯,以回应他们的住屋诉求,并增建居屋,以协助他们置居。
谘询文件亦有探讨如何处理「房」(分间楼宇单位)这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长策会内有建议认为要确保「房」的生、楼宇结构和消防安全,因此政府应探讨应否就「房」推行发牌或业主登记制度。首先,我想在此重申,政府的一贯政策是所有违规及非法的「房」必须取缔。所以,所有在工厦内的「房」都必须取缔,政府亦会就此加强巡查执法。
社会上对于在住宅楼宇和综合用途楼宇内的「房」进行规管,有不同意见。有人担心规管会增加「房」的经营成本和导致减少供应,推高「房」的租金,使低收入租户更加百上加斤。也有团体提出,规管「房」的前提应是政府能提供足够的「过渡性房屋」,以作执法时安置之用。我们希望能在谘询期内多听取市民的意见,以掌握社会的整体取向。
社会上亦有疑问,就谘询文件提出的建屋量目标,究竟最后政府能否兑现。目前,政府已经物色了足够土地,落实十年内(即二○一二/一三至二○二一/二二年度)提供约179 000个公屋单位的目标,以及在二○一六/一七年度起的四年提供约17 000个居屋单位,并承诺之后每年平均兴建5 000个居屋单位。与此同时,若果现时已物色的住宅用地项目能够全部落实,预计可以提供每年平均兴建约20 000个私营房屋单位的土地。
不过,要达致长策会提出的十年供应目标,政府还需要进一步物色可供兴建大约70 000个住宅单位的土地。因此,政府须持续进行各项土地检讨工作,并以多管齐下的策略,释放土地资源,例如更改现有土地作住宅用途、增加现有住宅土地的发展密度、开拓新土地,及发展铁路物业及市区重建项目等。
主席,无可否认,大量增加住宅用地确实是政府和社会面对的一项巨大的挑战。不同持份者对不同增加土地供应的措施,往往存在不同的意见和立场,社会有必要就这些问题寻求广泛共识,并作出一些重大取舍。最重要的是,土地发展与环境可持续之间,不应「零和」式对立,而应寻求合理平衡。而未来的新市镇,亦应发展为可自给自足的社区,重视均衡而整合的发展模式,减少跨区的交通负荷。
主席,我先作此引言,希望听听议员的意见。多谢。
完
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