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行政长官梁振英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今日(九月二十七日)下午在重庆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行政长官:香港是一个开放型经济,我们的经济发展十分依赖对外关系,对外关系分两头,一个是国际关系,另一个就是国内关系。
我们十分重视国际的经贸关系,同时,亦要用好内地经济高速持续发展的势头,用好中央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兄弟省市给我们的配合。因此,我十分重视这两套的对外关系,在六月份带团去纽约访问,有十多场频繁的活动。今次是我上任以来第一次带团到内地访问,虽然不是第一次到内地经贸之旅,但是第一次带团到内地访问,香港的工商、金融和专业界的反应亦相当积极。稍后我请苏局长(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说一下他们刚才有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总结这个行程,给我们一些反馈,请苏局长向大家介绍。
我们发展好对外关系,包括我们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可以令到香港本地的经济有比较好的发展,比较高的增长,亦可以令到香港的就业情况比较令人满意。
大家可能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促进香港的企业去外地,包括来中国内地发展,会否令到我们的资金外流?令到香港人少了在香港的发展机会?
过去三十多年的经验是很清楚的,香港其实不乏资金,我们所缺乏的是甚么?就是发展机会。过去三十多年,香港的各个行业,无论是地产、金融、专业服务,以至最近香港人在内地投资,或是经营的渔、农、矿业等,为香港人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和事业发展的机会。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内地长时间工作的香港人是以十万计的,如果我们不是把握好这些在内地发展的机遇,没有以十万计的新职位给予香港人,包括我们越来越多有大学学历的人,令他们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和事业发展机会,恐怕香港今日不可能做到全民就业。
所以,今次来重庆亦是抱一个推动香港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和事业发展机会的目的。
昨日主要是做三方面的工作,一、就是政府对政府,尤其是在中国内地这个体制下,特区政府扮演好、发挥好,作为政府的功能和角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昨日在午餐会和闭门会议上,我也代表了特区政府向重庆市政府提了一些具体要求,转达香港工商、专业和金融界的一些想法。
第二个,就是特区政府对重庆的企业,我向他们推介香港作为他们无论是融资或是事业发展的平台,或是「走出去」的一个门户,我们的优势。
第三方面,就是香港的企业向重庆市政府在我与特区政府的同事面前,提出他们的一些想法和一些诉求。
我们在这三方面的工作是做得比较积极的,稍后苏局长再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反馈。
我们今日的行程主要是参观,看了两江新区的规划馆。两江新区作为重庆这个直辖市的一个区,土地面积有1 200平方公里,香港的总面积就是1 100平方公里。所以它这个新区200多万人口,有工业亦有住宅区,面积相当大。我每次看到这类规划,都令我想起,我们在香港发展土地、寻求土地,以及规划土地所碰到的问题,以及土地供应的重要性。
早上,我们去参观了第一个汽车制造厂;下午,会去看一间科技公司,这些都与香港有一定的关系。早上那间车厂,它的海外资金、海外资产,因为它在海外的销售量比较大,是集中在香港的。下午那一间科技公司是在香港上市的,这些都说明重庆和香港的经济紧密关系,亦说明香港和重庆通过大家洽商,推动我们香港和重庆的企业发展,可以说为两地的经济都带来好处。我先说到此,然后请苏局长讲讲,然后我们两位一起回答大家的问题。多谢。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大家好,今次特区经贸代表团到访重庆意义重大,在这期间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也是首次由行政长官带领商界到内地作商贸探访及探讨营商合作项目。刚才在午宴之前,我们也趁机会与代表团成员总结今次的经验,大家交流。整体来说,团员觉得以往有点单打独斗,在内地经营有一定困难。政府将会积极配合,譬如在政府对政府的层面、政府对企业的援助,他们表示非常欢迎。以后,我们和业界也会透过贸发局(香港贸易发展局)或经贸办(经济贸易办事处)配合业界在内地发展商机。多谢大家。
记者:其实昨天曾钰成立法会主席都提过关于政改的问题,他讲到有筛选是正常的,但不可任意排除某一些参选人,其实这个会否是之后特区政府谘询政改的一个方向?
行政长官:我们会听大家的意见,我们有足够时间就政改这个相当丰富的题目,听大家在《基本法》的规定和人大常委的决定下大家的意见,我们会抱一个开明、开放的态度,任何符合《基本法》、符合人大常委决定的意见,我们都愿意听。
记者:其实几时展开?
行政长官:我们会尽快。
记者:限奶令方面,王光亚以此为例,说香港在推行有关政策的时候,要有政治敏感度和顾及内地人感受。你觉得这个说法有没有干预特区政府自己的施政?
行政长官:我们其实一直以来,在特区的施政都本同样一个原则。当日我们宣布限奶令,以及其他和香港和内地关系有关的政策的时候,我们都有考虑到这些因素。
记者:CY,我想问上海自贸区即将成立,对香港会不会造成甚么影响呢?
行政长官:内地包括上海持续的改革和开放是大势所趋。在这个大势底下,不断去开放对外贸易,亦是大势的一部分。香港在过去的三十多年,在内地先有改革开放,后有改革开放的深化,香港都能够好好地去转型;一方面是利用最新的形势,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添加一些自己的动力而从中得益,而同时可以为内地的改革开放做好贡献。我相信特区和特区政府下去的一段时间,无论是设自贸区也好,或者其他深化改革开放的动作也好,我们都应该本同一个精神和态度,我也相信香港社会,尤其是我们的工商金融专业,能够不断调整好来不断加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亦都可以配合和支持内地的发展。所以我对香港的长远发展是有信心的,只要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眼前的机遇,只要我们不要蹉跎,我们能够不失时机,掌握好这些机遇,用好国家给我们的政策,我对香港的经济发展是有信心的。
记者:怕不怕再押后?以及现在香港讨论的政改会不会,讨论政改时「嘈」得这么厉害,会否是在蹉跎岁月呢?
行政长官:我们社会发展有各个方面,政治包括政制发展是一个方面,我们亦不能忽略经济发展,亦不能忽略社会发展。就特区政府来说,我们各个方面的工作是一起做的,我知道社会上有部分朋友在过去一年多以来,他们的注意力差不多聚焦在一点上,就是香港日后的政改。不是说这件事不重要,但正如刚才你那个问题所点出的,就是我们要兼顾我们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方方面面。
就香港的金融和贸易的竞争力来说,大家都知道过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外面一些权威的,无论是世界银行或是经济论坛等,这些机构给予香港竞争力的评价都是相当高的。就金融这方面来说,我们最近才超越了日本东京,现在基本上在世界上的排名就是纽约、伦敦、香港。所以香港人一定应该要有信心,特区政府有信心的,我们要齐心,尤其如果我们可以做事比较主动一点,好像我们今次来重庆这个访问,这个经贸之旅一样,我们主动一点,适度有为,我相信香港的经济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记者:我有两个问题想请问一下。第一个是两天的重庆之行对你有些甚么印象?有些人说重庆跟香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过去还有重庆有「小香港」之称,不知道你这次来有没有这样的想法?第二个,就是你对重庆和香港两地以后的合作有没有甚么期待?譬如说两地有甚么优势可以互补?谢谢。
行政长官:我回答第一条,因为我们苏局长回答第二条,好不好?
这次来我的印象很深、很好。我上次来重庆大概是三、四年的时间,三、四年之前,我也来过多次。重庆在我没来的三、四年时间里面,发展得非常好,市容、市貌有很大的发展。重庆和香港有好几个类似的地方,一个我觉得重庆这个城市效率很高,香港的效率也差不多,我们的效率也不错,譬如说过去的一天,我们去参观,我们谈了一些双方合作的事情,我们谈得相当高效。
第二个类似的地方,就是重庆市政府跟香港特区政府一样,做事很务实。所以我们昨天短短几个会,一个就是午餐会,一个是论坛,还有是市委书记(孙政才)接见,我们都谈了很多具体合作的一些事情。
重庆是一个山城,有山有水,香港也有山有水;重庆城市管理、城市发展面对的机遇和一些挑战,跟香港的很类似,所以除了经贸方面,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共同的语言之外,我看在城市管理这边,我们也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共同分享。我们的马路怎么爬山,我们怎么在山里面打隧道,我们的桥,在香港来说要过海,在重庆来说是过江,这些问题,我觉得都是很好的课题。现在请我们苏局长说一下。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在优势互补方面,其实有很多,简单来说,重庆有很好的人力和土地资源,这也是我们很多工业家希望到重庆开展业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其他的,香港有很好的专业服务,跟我们的工业界,也有需要重庆的资源来发展。所以我觉得将来我们有很多方面可以合作,优势互补。谢谢。
记者:CY,想问其实夏千福(美国驻港总领事)之前都有个speech说过,香港人应对政治制度有最终的话语权;又说他遇过一些政治团体都没人说是反中国的,你是否同意?另外想问上海自贸区,你说到纽约、伦敦和香港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头三位,上海自贸区亦很多金融政策有优惠,会否威胁到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行政长官:香港的政改完全是我们中国人范围内的事,在《基本法》已经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三分之二立法会议员的大多数通过、行政长官同意、人大常委批准。在这过程当中,我们不需要任何外国政府,包括他们的驻港外交人员向我们提供任何意见或所谓的援助。
在这件事上,我作为行政长官,我再重申一次,我和特区政府有决心去推动这个政改,亦在社会和立法会的支持下,我是有信心在二○一七年我们可以落实「一人一票」选行政长官。关键就是我们在香港做政改,一定要根据《基本法》的规定,这时候并不是再去说一些《基本法》以外的一些做法,因为我们来不及修改《基本法》,然后做二○一七年的选举,还有的就是要根据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第二个问题。刚才已回答了你,是吗?
记者:仍未……自贸区会否威胁到香港金融,因为很多金融优惠政策,譬如资本帐可以自由流动,会否很多外资全部去上海而不来香港?
行政长官: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和一个高度开放的金融中心,历史是悠久的,我们的地位是巩固的,我们的竞争力是强的。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国内、国外的和本地的高级金融人才汇集在香港,还有就是扶助金融业发展,譬如法律、会计和其他专业人才亦高度集中在香港。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香港的法治环境。法治对金融活动,包括金融投资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个优势条件。所以,一方面我们相信上海会有其发展道路,正如内地其他兄弟省市有他们的发展道路;一方面我相信内地的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我们一定要正视。同时,我们亦要知道,无论日后内地任何一个城市怎样发展,香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部分,我们都可以支持好、配合好,从而令到我们国家有更好、更大的发展,从而令到香港得益。对这一点我是有坚定的信心。
完
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