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十月二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五十周年纪念经济论坛《话说天下大势》致辞全文:
沈校长、各位嘉宾、各位中大的同学、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感到非常荣幸出席今日庆祝「中文大学五十周年」的午餐会。
中文大学成立至今已经有五十个年头,为香港栽培了无数的社会栋梁。我相信以中文大学优良的教育传统和充满热诚的领导层,一定可以继续为香港社会培育更多杰出的人才。
今天的主题是「话说天下经济大势」。对香港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题目。香港是一个外向型的小型经济体,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影响到香港。所以,我时常提醒同事,要多留意国际时事。
我自己不论在香港或者在外地,都会把握所有机会,虚心地跟各地政界、商界、学界的朋友交流,听取他们的看法和分析,然后,在这个国际形势的大框架内注入香港的特殊元素,再作出深入的分析。这样做会令我们对事情有更清晰的了解,有助我们制订对策,防范和应付负面的冲击。
今日,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当前世界经济情况的一些观察,特别是全球经济正在面对的一些短、中、长期的风险。
全球经济展望
首先,我们先看看几个大型经济体目前的情况。
美国的经济趋势是慢速复元,发展向好,数据都是时好时坏,但在发达地区中,已经算是不错了。联储局在九月决定暂时不退市,市场有正面的反应,但是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我认为这个决定,清晰地反映联储局确认美国经济复苏的趋势仍未稳固,亦担心两党将持续地在债务上限、削赤等问题上,争持不下,增加经济复元的折腾。
欧元区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暂时算是稳定下来,但是基本问题未见改善。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再度连任,相信她会继续坚持要求欧元区的负债国家,加大紧缩力度,加深结构改革,尽快减低财赤,而不会急于注资,以扩张政策,刺激经济。因此,欧元区经济要重拾升轨,我相信仍然需要颇长的时间。
至于,日本在过去二十年,一直都是面对通缩、经济长期缺乏增长、庞大公共债务等问题。安倍政府上场之后,推出极大规模的刺激性财政及货币政策,初步对资产市场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任何政策都有副作用。这些大规模的金融措施能否重新启动实体经济增长的引擎呢?跟美国一样,将来日本退市引起的波动带来的影响会是怎样呢?这些问题目前仍是有待观察。
中国的增长虽然亦较以往的双位数增长率稍为放缓,但是仍然能够维持在7.5%的水平。以现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为基数,这个幅度其实是相当不错。虽然中国的内需市场正在持续扩张,但相比之下,整体经济目前仍然以出口为主,因此短期内难免会继续受到发达国家经济乏力的影响。中国的经济情况是目前环球经济的主要亮点,中国可以维持健康平稳的发展,将来会是我们自己国家,甚至是全球的关注核心。
短期风险
过去几年,全球正在经历自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次按危机、雷曼倒闭、欧元区多国的债务违约风险,以及一连串的后遗症,使先进经济体的表现一蹶不振。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了要维持利率在超低水平,帮助推动本土经济,先后推出多轮量化宽松措施,造成一笔又一笔的热钱四处流窜。从美国的QE1开始,在过去几年流入香港的热钱便超过一千亿美元。
热钱就像一个气球,当外在环境改变的时候,它的形状就会随之而改变。美国联储局六月提出准备减少买债,即时令到气球内的空气从新兴市场的一边,流向先进经济体的另一边,令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利率上升和股票市场大幅波动。印尼、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更一度以双位数的幅度贬值。当市场都预期美国会开始减少买债的时候,美国联储局又突然延迟退市,令全球股市应声飙升,带来不必要的波动。但是退市始终会发生,只是迟早的问题,我们必须作出适当的准备。
我认为在短期内,全球经济只会缓慢地复元,不会大幅反弹,而且过程少不免会反反覆覆。另一方面,超低利率、资金泛滥造就热钱四处流窜的风险,包括资产泡沫爆破、股汇波动加剧、通胀压力升温等各方面的风险,将会越来越明显。
中期风险
在中期来看,各国需要积极推行适当的金融财政政策,逐步解决全球面对的问题。
美、欧、日目前的问题,虽然各有前因和特殊背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三者皆出现财政结构失衡,导致债台高筑和失业率高企。他们的政府一方面希望采用扩张性的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但是同时,他们又须要实施紧缩政策,修补公共财政,减少财赤。这种政策矛盾的张力,产生政治和社会动荡,令经济复苏充满波折。
希腊无力偿还国债,须要紧缩财政,以换取欧元区其他国家,包括IMF的援助,全国曾有多次大规模的骚动,抗议严苛的紧缩条件,情况至今未有明显改善。意大利也因政党对紧缩条件,严重分歧,大搞政治对立,在大选后多个月仍然未能组成新政府。
同样地,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也一直在削赤、减税、医疗福利改革等问题上,相持不下,将政治的分歧带到经济层面上,令财政预算、国债上限等法案的谈判过程,变成财政危机。
两党不能在昨天的限期前通过财政预算,现时除了必要的服务外,美国联邦政府已停止运作,不知何时才会回复正常。两星期后,如果国会不能提高发债上限,美国国债将会出现历史上第一次违约,对美国和环球经济的影响难以估计。即使这轮风波得以平息,由于美国财政赤字严重,我相信同样的政治争拗,未来仍然会不时出现。
日本情况当然也好不了多少。日本政府债务已经超过GDP的两倍多,比希腊更甚。安倍刚在昨日(十月一日)宣布,将在明年四月起大幅度提高消费?,由5%增加至8%,以削减政府债务。虽然,他会同时推出一些刺激经济措施,包括减低企业利得税,但是这个决定会否窒碍消费,令刚萌芽的经济复苏希望幻灭,相信会是全球财金官员包括我自己、经济学家明年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相信各国政府都明白庞大财赤带来的问题,但要彻底削赤,在政治层面的难度确实非常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其实,这些国家如果可以令债务问题维持在现有的水平,不致恶化,我认为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对香港来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可以保持我们现有的健康财政状况,不致跌入赤字的深坑。
长期风险
长远来说,全球经济面对最大的问题其实是人口老化。如果短、中期的财政问题未能尽早解决,这个担子可能会令到已经非常困难的经济财政问题,百上加斤。
受惠于医疗改善、大规模战争减少,全球人均寿命持续上升,联合国估计,全球65岁或以上人士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由二○一○年的7.6%增加多过一倍至二○五○年的16.2%。
人口老化将会为各国公共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在发达国家会是尤其严重。日本现时65岁或以上的长者已经占总人口超过五分之一,二十年后可能上升至三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老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
美国、欧洲,甚至香港也面对同样的问题。香港现时65岁或以上的人士占约14%,工作人口对老年人口的比例是五对一,估计到二○四一年老年人口将会超过30%,而当时工作人口对老年人口的比例会降至二对一。
中国目前65岁或以上的老人家占全国人口的9%,但是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施的「一孩政策」,令将来的工作人口减少,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会增加,所以虽然中国仍是发展中的国家,但是人口老化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当一个地方的人口日渐老化,最大的影响是劳动力萎缩,经济动力下降,税收减少,但是医疗福利开支会扩张,大大增加财政压力和财赤风险。当很多国家同时一齐面对人口老化,问题将会更加复杂,很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萎缩。标准普尔估计,如果各国没有尽早进行有力的改革和准备,按目前的趋势,全球六成的国家可能在二○五○年前破产。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预测,但我认为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要及早作出准备,减少任何负面的影响。
总结
各位,总括而言,我估计短期内,热钱流向将会令全球的资产和外汇市场带来波动,增加经济复苏的不明朗因素。中期方面,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将会加剧国内政治争拗,限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步伐。长远来说,全球将普遍出现人口老化的问题,令劳动力和生产力下降,进一步加剧政府财政压力,并可能令全球经济萎缩。
香港可以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呢?有甚么防御措施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或延迟这些风险对香港的影响呢?其实,这些都不是新课题,只是任何应对措施都要付出代价,关键,其实对我们来说,是谁来付?付多少?我希望在座各位有识之士可以多作研究、多作讨论、多给我们提供您们宝贵的意见。
多谢各位。
完
2013年10月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