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署理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四月十一日)在添马政府总部出席由环境保护署联同环境运动委员会举办的「区区减废咪」高峰会的致辞全文:
林超英主席、各位区议会的代表、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兴出席今天的高峰会,正如高峰会主题讲,今日十八区代表济济一堂,大家一起分享及思考如何将「惜物减废」及环保的文化融入全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环保是特区政府四个主要施政范畴之一,其他三个大家都耳熟能详,分别为房屋、扶贫及安老。相信大家都留意到,过去个多月,社会对废物问题有热烈的讨论。现时三个策略性堆填区,将于五年内相继饱和,如何可以处置都市固体废物成为我们当前首要化解的危机。「惜物减废 完善基建」是我们废物管理政策的基础,当中,源头减废更加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特区政府已为香港的废物管理问题制定了全面及长远的《资源循环蓝图》,订下十年减废四成的目标、政策措施和行动时间表。上个月,黄锦星局长联同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委员到欧洲四国访问,了解到欧洲国家的废物政策,大抵与我们香港的《蓝图》的策略一致。故此,下一步更重要的工作,是如何落实《蓝图》。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正五管齐下,包括推展「源头减废」、「惜食香港」、「干净回收」、「转废为能」和「生堆填」。
「源头减废」顾名思义就是透过各种措施包括提供诱因,让市民减少制造废物。过去几年,我们通过实行胶袋税,大幅减少市民使用胶袋的数量。我们会再接再厉,包括将胶袋税扩大至所有零售业,并筹备废电器电子产品和饮品玻璃樽的生产者责任计划。
国际经验显示,都市固体废物按量收费,是能够最有效地推动市民大众大幅减废的措施。收费将以「多弃多付」为原则,为]民和工商业减少制造废物及加强回收提供诱因。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已就如何落实按量收费,进行了三个多月的社会参与谘询,并将整合社会上主流意见,拟定具体及适合香港环境的废物按量收费制度。我们亦将会推出试点计划,在住宅试行不同模式的收费制度,以累积经验,完善具体运作。
厨余目前占香港固体废物大约四成。因此,减少制造厨余是减少废物的重要环节。二○一二年环境局成立的「惜食香港督导委员会」,举办了不同活动,其中「大鬼」的形象更是深入民心,成功向市民大众传达珍惜食物、「咪大」的信息。「惜食香港运动」包括多项活动及行动,例如向工商界传递及宣扬良好作业方式,以及与政府部门、学校及非政府机构合作,务求动员更多人积极参与。我最近亦在大球场碰见「大鬼」,向观赏七人榄球赛的朋友推广惜食文化。此外,「惜食香港运动」亦推动捐赠食物,达致「惜物减废」和关顾基层的双赢成果。
处理废物固然是一项挑战,但同时为回收业带来机遇。由我主持的推动回收业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将就回收业的运作和政府应如何向业界提供支援作出建议和统筹跟进。同时,行政长官已在本年一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宣布预留10亿元设立「回收基金」。环境局会制订基金的具体应用细节,并于今年谘询业界。政府还计划在全港十八区各设立一个环保站,并资助非政府机构营运,协助社区收集不同的回收物料。政府亦会透过不同渠道向市民提供实用的减废资讯,例如新推出的「咪」手机程式,详列遍布全港十八区的各类回收点,方便回收,推动市民将减废回收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完善的废物管理策略,必须有充足的基础建设配合。先进国家的经验肯定,「转废为能」是成熟、稳妥、符合公众健康的技术,亦是把废物资源好好善用的基建,因此,欧洲各国早已把现代焚化定位为「资源再生」或「转废为能」的基建。而堆填区必须保持充足容量,以处理建筑废料、惰性废物、焚化灰烬,和不可焚化的废物等。
我们听到市民对堆填区运作表达的意见。我们已实施多项严格控制措施,致力减少堆填区运作对周边环境造成潜在滋扰。过去数月,我们更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的工作,包括通过资助和立法改善垃圾车滴水问题;通过减费鼓励垃圾车利用垃圾转运站;减少陆路运送垃圾;加强监察堆填区附近空气质素,和在堆填区所在地区设立地区联络小组作沟通机制等,实行「生堆填」,以回应居民关注。
环境局正积极推动「三堆一炉」项目,以确保我们有足够基建应付未来的废物处理需求。长远而言,我们会展开未来全港废物处置基建研究计划,参考欧洲先进国家思维,以都市固体废物「零」堆填作愿景,优化相关社区环境,建设一个更可持续发展的香港。
要达致「惜物减废」的愿景,必须要全民参与,方可达致「区区减废咪」的目标。因此,我感谢十八区区议会一直以来秉承推动环保的信念,大力支持及推展社区环保进程。本年度,各区区议会伙拍超过43个不同类型的机构,透过多种媒体及途径,在地区举办各类宣传、教育推广活动,于区内或校内设立厨余回收点、举办厨余及屋苑减废回收比赛等,进一步实践减废回收。
我希望在座各位朋友除了在自己的岗位上推动环保外,亦积极鼓励身边的人身体力行,「惜物减废」,为香港的环境出一分力。今天的高峰会参与者来自广泛的背景,包括区议会议员、委员会及工作小组成员、非政府机构、学校等。透过大家分享及交流推动地区环保工作的心得,相信各个与会者都有所裨益,希望大家持之以恒推动社区参与环保活动,群策群力,共同推展社区环保进程。多谢大家!
完
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5时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