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行政长官梁振英今晚(四月十七日)出席中华厂商联合会八十周年志庆酒会暨晚宴的致辞全文:
施荣怀会长、各位厂商会会董、会员、各位政府的同事、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五十年前,亦即是厂商会大概庆祝三十年会庆时,我就读小学,家住在西边街的西营盘警察宿舍。离开宿舍不远处,如果轻身上路的话,大约步行七、八分钟,有一间当时是香港相当常见的工厂,这间工厂是在海边垃圾池旁边,铁皮屋搭建而成的一间塑胶厂,这间塑胶厂名称是「好景胶花厂」。
工厂里面的工人不多,因为相当部分的工序是外发出去给附近的街坊拿回家做,完成后拿回工厂交货,然后计件工。工厂里面有几台啤机,写字楼在铁皮工厂里面用木搭建的一个阁楼内,那位经理姓洪──洪经理,每半个月拿一张咭去出一次粮。
当年,因为做警察的爸爸快要退休,退休后不可以继续住宿舍,当时的房屋政策亦不容许退休警察申请公屋单位。因此,要解决退休后居住的问题,我们全家总动员去「好景胶花厂」拿胶花和一些塑胶玩具回家加工。
当时,每一次胶花做完后要用浆糊贴一张纸条──Made in Hong Kong。当时正就读四年级的我,三年级学完英文字母,四年级Made in Hong Kong这四个字对我来说就是最深奥的英文字。
这个就是我小时候见证过的香港工业,虽然我并不是厂商,但应该说我在工业界出过力。
当时没有最低工资,但不知道是否因为工资高,抑或楼价便宜,每个月全家总动员拿一些外发的胶花、公仔回家加工,把胶花厂发的工资放在银行储蓄下来,储蓄了三、四年,就可以在西环买半层楼,再用爸爸退休的退休金加起来就可以买一层楼。这个就是当时的香港,这是五十年前香港工业的一面写照。
到了我读完书回来香港,一九七八年左右,内地改革开放,我经常经过罗湖去深圳帮忙做深圳的城市规划,亦会讲课。在罗湖桥头碰到很多香港的厂东,利用深圳的廉价土地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去进行加工。很多我们的厂东,两夫妇拿红白蓝的尼龙袋装一些原料或是半成品去深圳加工。这个是香港工业的另一个阶段。
到了工作期间做测量师,我在港九新界大小工业区,看过很多工厂大厦,那是香港工业的又一个阶段。一个月前,我去潮汕地区参观访问,亦在当地探访了香港的一些厂家。
这些不同的香港工业发展阶段,其实见证了整个香港社会和香港经济不同阶段的发展和成长。应该说,没有过去几十年香港工业的发展,香港工业对经济的贡献,我们没有今天的香港,香港今天不会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一个大都会。
很多人说起香港工业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往往就是从技术、从资金引进的方面来看,但从我的经验当中,因为由七八年开始,在内地都跑得比较多,香港厂家在内地设厂,把一部分生产线搬进内地,同时我们把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带去内地。我觉得这个贡献对我们国家今天成为世界工厂来说,这个贡献不亚于我们在资金和生产技术方面的贡献。所以,香港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份子,在这一方面我们亦做了我们微薄的贡献。
特区政府非常重视经济发展,因为只有经济发展起来,我们的社会才会有能力,政府才会有能力可以改善香港的民生。因此,我们工作的重要一方面,就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我们认为香港应该做到和可以做到百业兴旺。
五十年前,我们穿胶花时的那个Made in Hong Kong;今天,我们仍然有Made in Hong Kong,但同时我们有大量产品虽然不是Made in Hong Kong,但是Made by Hong Kong。无论在中国内地或是现时在外国,都有香港厂家的生产活动。因此,香港工业的发展是有前途的。刚才,我们看微电影时,看到一位少东并不太想去接爸爸的生意;但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够共同努力,我们做好「官、产、研、学」四个方面的结合,少东不但可以克绍箕裘,接他上一代留下来传统的工业生产,同时可以做一些新的工业生产活动,包括一些高技术的生产。
因此,新的特区政府就任之后,我们成立了经济发展委员会。而在经济发展委员会里面有一个工作小组,名为「制造、高科技及文化创意小组」,而施荣怀会长就是这个小组成员之一,很多谢施会长在该小组内贡献他的聪明才智和经验。
特区政府现在有一个议案已经提交给立法会,请立法会尽快审议和通过。这就是要成立一个新的政策局,这个局就是创新及科技局。我们希望透过这个创新及科技局的成立,可以制定政策,可以调拨我们政府和社会的资源,我们可以为香港制造业的发展打开一个新局面。
我们除了传统的,无论在香港,或是在外地的工业之外,我认为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可以发展有创意的制造业和有科技含量的制造业;同时,通过科技的应用,令到我们在香港这个城市的生活更便捷、更有效率、更安全和更舒适。
所以,我今日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大家济济一堂,参加我们厂商会八十周年会庆的庆典,我再重申我自己对工业的看法:过去八十年,香港的工业在大家的努力底下,为香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下去,未来的八十年,以至更长的时间,我相信香港的厂商继续可以通过在香港和香港以外的生产活动,推进香港社会和香港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我很愿意与厂商会,以至整个制造业的朋友一起做好「官、产、研、学」的结合工作,为香港更美好的明天、更多元化的经济打拼。多谢大家。
完
2014年4月1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2时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