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今日(七月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邓家彪议员的提问和教育局局长吴克俭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有少数族裔人士向本人反映,本港的非华语少数族裔学生在文化、语言及教育需要上与本港主流学生有差异,加上当局对该等学生的教育支援不足,因此他们在学习方面遇到重重困难。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在二○一三/一四学年,就读于中学和小学的少数族裔学生的人数及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何,并按区议会分区及学校类别(即(i)公营主流学校、(ii)直接资助计划(直资)学校及(iii)特殊教育学校),列出该等人数的分项数字(以附件一列出有关数字);
(二) 在二○一三/一四学年,就读于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中学和小学的少数族裔学生的人数及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何,并按区议会分区及学校类别(即(i)公营主流学校及(ii)直资学校),列出该等人数的分项数字(以附件二列出有关数字);
(三) 在二○一三/一四学年,受惠于当局为少数族裔学生提供的教育支援措施的学生人数,并按支援措施列出分项数字;
(四) 在二○一一/一二、二○一二/一三及二○一三/一四学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少数族裔学生的人数及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何,并按区议会分区、学校类别(即(i)主流学校及(ii)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教育需要类别(即有肢体伤残、视障、听障、言语障、特殊学习困难及其他障碍)列出该等人数的分项数字(使用与附件三相同格式的表格列出有关数字);
(五) 现时有为少数族裔学生提供特别教育支援服务的中学和小学的名称,以及当中哪些学校就此获经常性拨款(按区议会分区分组列出);现时为少数族裔学生提供特别教育支援服务的机构名称(按区议会分区分组列出);有关服务的详情和现时的使用情况为何;政府有否计划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少数族裔学生提供专门的学习支援;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及
(六) 鉴于据悉部分少数族裔女学童的家长希望女儿可就读女子学校,否则便会将女儿送回国就读,当局有否了解有关情况及为该等女学童提供协助?
答覆:
主席:
(一) 根据每年收生实况调查收集所得的资料,在二○一三/一四学年,就读公营普通学校和直接资助计划(直资)学校的非华语少数族裔学生有7 761名小学生及6 953名中学生,分别占有关学校学生总数的2.8%及1.9%。按分区及有关学校类别和特殊学校细分的非华语少数族裔学生人数分别见附件四和附件五。
(二) 我们致力鼓励和支援非华语学生融入社会,协助他们尽早适应本地教育体系和学好中文,而非华语学生愈早开始接触和学习中文,愈容易融入主流中文课堂。至于教学语言,一般来说,公营小学主要以中文为教学语言。初中阶段,公营中学由二○一○/一一学年开始不再分为「中中」和「英中」;在确保学生学习效能的既定准则下,不同学校以至一所学校内的不同班别,采用英语授课的科目以及科目的数目都不同。另一方面,学校可选择为采用母语学习的学生进行「英语延展教学活动」(注)。至于高中阶段,中学会因应学生的需要、期望和能力,订定各高中科目的教学语言,以帮助学生衔接多元出路。直资学校亦可因应学生需要自行设计符合本地课程要求的课程内容,包括订定适切的教学语言。在多元校本教学语言安排,以及学校会因应非华语学生不同需要和情况,采用中文或英语教学的情况下,我们未能提供就读于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中学和小学的少数族裔学生数目。
(三) 规划教育支援措施时,家庭常用语言不是中文的学生均归类为非华语学生。教育局在二○一三/一四学年为非华语学生提供的教育支援措施及受惠的非华语学生人数见附件六。
(四) 在二○一一/一二、二○一二/一三及二○一三/一四学年,就读于普通学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华语少数族裔学生人数见附件七。至于就读特殊学校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华语少数族裔学生人数见附件五。
(五) 所有合资格的儿童,不论种族、身体或智能的状况,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政府现行的政策是透过公营学校(包括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照顾所有合资格的学童的需要,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华语学生。在《残疾歧视条例》下,全港所有学校均有责任收录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华语学生,并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支援。我们透过不同的支援措施,协助非华语学生尽早适应本地的教育体系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此外,为协助学校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包括非华语学生),教育局在向所有普通学校提供的常规资助之外,一直向公营学校提供额外资源、专业支援及师资培训。简单而言,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华语学生,可同时受惠于支援非华语学生及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措施。
(六) 二○一四年《施政报告》宣布加强支援少数族裔人士,特别是帮助年轻的一代和新来港的少数族裔人士融入社会。在教育方面,除学校课程涵盖「尊重他人」、「了解世界」、「性别角色」等学习元素外,由二○一四/一五学年开始,我们会为取录非华语学生的学校增加每年的额外拨款,其中一个目的是建构共融校园,让学校在校内营造种族多元的环境、尊重文化和宗教差异,并加强与非华语家长沟通。我们鼓励少数族裔学生入读「主流」学校,这有助他们学好中文及融入社会。
注:公营学校在初中实施的「英语延展教学活动」包括在不多于两科非语文科目采用英语教学。
完
2014年7月9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