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今日(三月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黄毓民议员的提问和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的答覆:
问题:
据报,某社区组织于去年九月获政府拨款120万元,推行一项为期13个月的「守望计划」。该计划为露宿者提供培训支援、组织活动及清洁他们的聚居点,目标是协助露宿者最终脱离露宿生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是否知悉,至今有多少名露宿者经「守望计划」协助觅得固定居所;
(二)目前社会福利署的登记名册上有多少名露宿者,以及当中有多少人在深水区露宿;及
(三)是否掌握露宿者在获编配公屋后重新露宿的情况;鉴于据悉有不少人认为露宿者影响环境生和治安,因此对露宿者持负面观感,政府如何保障露宿者在日常生活上的权益?
答覆:
主席:
就黄毓民议员的问题,我现答覆如下:
(一)市民及区议会十分关注有较多露宿者聚集的地点的生及治安情况。以深水而言,深水民政事务处(民政处)经常协调有关部门按其职能在这些地点进行联合行动,在尊重露宿者的前提下,改善环境生。
行政长官于二○一四年《施政报告》中宣布在深水和元朗两区,推行加强地区行政的先导计划(先导计划),给予由民政事务专员出任主席的地区管理委员会(区管会)决策权及拨款处理相关区议会认为须优先处理的地区议题。深水的区管会和区议会经深入讨论,订出在先导计划下处理两项议题,包括加强支援区内露宿者。
得到区议会的支持,民政处利用先导计划下的额外资源,委托了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社协),加强对区内露宿者的支援服务。这项称为「守望计划」的工作,由关爱出发,透过专责社工了解和跟进露宿者的实际需要和面对的问题。社协亦安排各种培训计划(包括提高工作意欲和技能方面),帮助他们脱离露宿的生活。此外,社区人士亦提供额外支援,例如安排转介工作。
截至本年二月二十八日为止,「守望计划」已协助深水34名露宿者离开露宿生活,觅得固定居所。
(二)根据社会福利署(社署)现有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一月底,全港已登记的露宿者人数为806人,于深水区露宿的人数为381人。
(三)据与露宿者接触的社会工作者了解,露宿者在获编配公屋后重新露宿,与其不适应新的生活模式及/或其他个人因素有关。例如:有部分希望自力更生但需从事多份散工以维持生计的露宿者,宁可在工作地点附近露宿,也不愿意返回公屋居住等。重新露宿的人士亦可能因一些个人问题(包括酗洒、滥药或精神问题),而导致他们较难适应新居住环境及重新建立社交支援网络,而选择返回原来露宿地点。此外,亦有与家人同住的个案,因露宿者与其他家庭成员相处出现问题而选择重新露宿。
社署资助三个非政府机构(分别是救世军、圣雅各福群会及基督教关怀无家者协会),各营办一队露宿者综合服务队,为露宿者提供综合服务,包括日间及深宵外展探访、紧急及短期住宿、辅导、就业支援、起居照顾(例如沐浴、剪发和安排膳食等)、紧急援助金以支付各项开支(例如短暂租金及生活费、租金按金、其他搬迁开支等)及服务转介等。社署亦有资助社协推行「边缘社群支援计划」,透过外展服务、个案辅导及小组工作服务,协助露宿者等弱势社群面对生活所需并重投社会。
在「守望计划」下,社工定期探访已上楼的深水区露宿者,跟进他们的适应情况,协助他们融入新生活,减低他们再露宿的机会。
政府的一贯目标是协助露宿者脱离露宿生活,自力更生。对于在短期内未离开的露宿者,区议会和区内居民认同他们是社区的一部分,亦体谅其处境。不过,区议会及居民同时认为,露宿者既为社区的一份子,便应顾及其他居民的感受,不能漠视环境生和治安的重要性。为作出平衡,除每星期持续进行的联合行动外,民政处亦在「守望计划」下安排大型清洁工作,透过社工的协助,劝吁露宿者尽量丢弃堆积的杂物和保持地方清洁。
我们会借鉴相关工作经验和继续听取地区的意见,在尊重露宿者及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措施处理有关问题。
完
2015年3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