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今日(一月六日)在立法会会议上莫乃光议员的提问和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教授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本人得悉,香港规划师学会(学会)多年来一直倡议把德辅道中改划为电车及行人专区,以纾缓德辅道中一带的空气污染问题和改善街道环境。当局于二○○○年回覆学会时表示,该建议在技术上可行,但其后由于缺乏政策配合而未有实行该建议。学会于二○一四年联同其他团体与运输署再讨论上述建议,但运输署指实行该建议会对区内交通及运输设施的运作,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有重大影响,而且涉及技术问题,因此在现阶段并不可行。另一方面,健康空气行动、创建香港、香港地球之友及长春社于去年九月根据《城市规划条例》(第131章)第12A条的规定,共同向城市规划委员会递交把德辅道中改划为电车及行人专区的申请。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评估把德辅道中改划为电车及行人专区会对中区的三个主干道(即德辅道中、干诺道中及皇后大道中)路段在繁忙及非繁忙时间的(i)行人流量,以及(ii)车辆的流量、速度及分布造成的影响;若有,详情为何;若否,会否进行评估;
(二)有否评估把德辅道中改划为电车及行人专区会对德辅道中一带的(i)路面交通、(ii)公共交通服务、(iii)乘客上落、(iv)货物运送、(v)款项押运、(vi)紧急救护服务、(vii)大型户外公众活动,以及(viii)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若有,详情为何;若否,会否进行评估;
(三)鉴于政府正就「中环及其邻近地区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进行公众谘询,当局有否在推行该计划的前提下,评估把德辅道中改划为电车及行人专区会对中区的交通流量、车辆速度及空气质素造成的影响;
(四)鉴于当局在二○○○年表示把德辅道中改划为电车及行人专区的建议在技术上可行,当局在二○一四年基于甚么因素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及
(五)鉴于运输署在中区较繁忙的地点实施行人环境改善计划(改善计划),包括指定部分街道为行人专区,当局有否评估改善计划在过去五年:
(i)对改善中区的行人及汽车流量的成效;若有,详情为何;若否,会否考虑进行有关评估;及
(ii)对纾缓中区空气污染问题的成效;若有,以表列出中区的各类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悬浮粒子及微细悬浮粒子)的浓度;若否,会否考虑进行有关评估?
答覆:
主席:
就莫乃光议员提问的各个部分,现答覆如下。
(一)及(二)政府一直推动行人友善环境,并鼓励各界提出改善步行环境的建议。惟任何建议必须顾及乘搭不同交通工具人士和运输业界的需要,以及在建议地区的居民生活和商业运作不会受到重大影响。
就健康空气行动、创建香港、香港地球之友、长春社去年九月根据《城市规划条例》(第131章)第12A条向城市规划委员会(城规会)递交修订图则的申请,要求改划德辅道中为电车及行人专区,各相关政府部门就其负责的政策及职能范围,已分别向城规会提供意见。
就交通方面的评估,运输署认为有关建议未有对邻近路段交通及公共运输的影响、上落客货需求、楼宇重建或维修时交通安排等事项作详细评估和提出解决方案,以显示有关建议是可行的。例如现时有多于70条巴士线行经德辅道中,每个工作天平均超过130 000巴士乘客及超过50 000电车乘客途经及于德辅道中上落。若封闭德辅道中部分行车线,将剩余的电车路轨路面留给电车及巴士共同使用,将会严重影响电车及巴士的运作及引致服务延误。建议亦无可避免加剧邻近路段的交通挤塞情,当中包括干诺道中、皇后大道中等主要干道。此外,建议包括在港澳码头巴士总站对出的干诺道中及摩利臣街交界加添一个交通灯控制路口,以将原本使用德辅道中东行的车流分流到干诺道中东行行车道。运输署忧虑,新增的交通灯不但可能大大减少路口的容量,对干诺道中的交通造成挤塞及延误,同时亦会影响由信德中心旁巴士总站驶出的巴士畅顺运作,增加行车时间。有关建议亦会将上落货活动由德辅道中转移至附近街道,令现时已极繁忙及接近饱和的交通情况进一步恶化。建议亦会令到德辅道中的建筑物,在楼宇重建或维修时,缺乏可行的车辆出入口。
至于其他方面的评估,相关部门亦对建议有所保留,例如建议会影响德辅道旁建筑物的紧急车辆通道。虽然建议可改善德辅道中的空气质素,但会令现时在德辅道中行走的车辆,改经附近较多民居的街道,一样会对有关住宅区的空气质素造成影响及带来噪音。此外,中区每年有很多公众活动,虽然德辅道中不是集会地点,却是公共交通和紧急车辆通道,改划将引致重大影响。
(三)现时政府正就将来于中环及其邻近地区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展开为期三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听取各界的意见。根据收集所得的意见,我们会推展下一步的工作,包括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拟定各项细节。我们期望当电子道路收费先导计划落实后,中环及其邻近一带的交通得以改善,从而提供更大空间考虑实施优化步行环境的措施。
(四)香港规划师学会(学会)曾于二○○○年向政府提出以德辅道中设立行人及电车专区以改善环境的建议,但其后相关部门的研究和评估显示,有关建议在技术层面上并不可行。二○一四年,学会再向政府提出以德辅道中设立行人及电车专区的建议。最新的建议和学会在二○○○年提出的建议相近,但建议对邻近路段的交通及公共运输影响、上落客货需求、紧急通道运作、楼宇重建或维修时交通安排等仍欠缺详细评估和提出可行解决方案。再者,该建议最终阶段是将德辅道中划为电车专线,这如上文分析,会对中区交通及运输设施以及地区人士的日常运作有重大影响。
(五)(i)运输署一直关注商业中心区内步行环境,监察区内的发展及交通情,并在可行的情下,在较繁忙的地点实施行人专区、方便行人的设施或其他交通改善措施,以提升行人的安全及流通。该署现时正研究为沿德辅道中的行人过路处及相关路口的灯号控制程式作优化工程,及在适当位置加设行人过路处,以进一步改善中区的步行环境。运输署会密切监察行人环境改善计划对行人及车流的成效,并作适切的跟进。
(ii)近年环境保护署已落实多项改善路边空气质素的措施,包括:推行鼓励与管制并行的策略,在二○一九年年底前分阶段淘汰约82 000部欧盟四期以前的柴油商业车;利用路边遥距监测设备加强管制汽油和石油气车的废气排放;资助专营巴士公司为欧盟二期和三期专营巴士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器,以提升它们的废气排放表现至欧盟四期或以上的水平;以及在旺角、铜锣湾和中环三个繁忙路段实施专营巴士低排放区。
随这些改善措施逐步推出,路边的空气质素已有明显改善。根据环境保护署中环路边空气质素监测站在二○一○至二○一五年间收集的数据显示,可吸入悬浮粒子、微细悬浮粒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在此期间分别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七、三十三、二十四、十八和三十五。臭氧不是路边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在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期间,浓度一直处于低水平。相关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年均值列于附件。
完
2016年1月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