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署署长陈汉仪医生今日(四月七日)指出,每10名香港人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当中约每5名患者有1人是年轻发病者。她提醒市民,透过健康饮食及恒常体能活动以维持适中体重,能有效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陈汉仪医生在「二○一六年世界生日」记者会上检视香港糖尿病的情况。四月七日被订为世界生日。世界生组织(世)每年会选定一个重要的公共生课题为主题,今年的主题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若控制不当,可导致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根据世的统计,二○一四年患糖尿病的成年人数达4亿2 200万,是一九八○年1亿800万的4倍。在二○一二年,糖尿病引致150万人死亡。
陈汉仪医生指出,糖尿病大致分为两类:一型糖尿病的成因与遗传及免疫系统因素有关;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则与遗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及肥胖有关。
她表示:「每10个香港人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然而接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病。」
根据本港一项研究,患者中约21.3%于40岁前发病。年轻发病者由于患病时期较长,因此患上心血管及肾脏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根据医院管理局的数字,糖尿病新症由二○○九/一○年度的33 331宗增加至二○一四/一五年度的34 864宗。本港糖尿病患者的公营门诊人数在二○○九/一○年度至二○一四/一五年度期间上升31.5%,反映糖尿病问题日趋严重。过去数年,妊娠糖尿病及儿童糖尿病亦有增加的趋势。
陈汉仪医生说:「本港市民存有一些导致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在二○一四年,根据世为亚洲成年人以体重指标作体重状况分类,约39%年龄介乎18至64岁的人士属于过重或肥胖。此外,18.7%的小学生及19.4%的中学生属过重或肥胖。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市民在调查前30日内每日均饮用汽水或甜味饮料一次或以上,而超过六成的受访市民的体能活动量未能达到世的建议。」
她说:「我们的口号为『齐来正视糖尿病』,期望透过不同方法提升市民对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认知。」
陈汉仪医生说:「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例如多吃蔬菜水果及减少摄取糖分及饱和脂肪,以及恒常进行体能活动(至少一星期5日,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能活动)有助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陈汉仪医生建议45岁或以上、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过重(体重指标介乎23至24.9)、肥胖(体重指标25或以上)或中央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或以上,女性80厘米或以上)的人士应定期检验有否患上糖尿病。她提醒糖尿病患者遵从医生建议,包括正确服用处方药物、控制血压及避免吸烟。
食物环境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顾问医生(社会医学)(风险评估及传达)何玉贤医生在记者会上,建议市民应降低盐和糖的摄取量,以预防糖尿病或其并发症。
何玉贤医生指出,摄取过多糖分特别是饮用加糖饮品,除增添无营养价值的热量外,亦会导致肥胖,甚至糖尿病。根据食物安全中心的资料,本港市民所摄入的糖分当中,约32%来自不含酒精饮品,包括汽水、茶类饮料及蔬果汁/蔬果汁饮品。
何玉贤医生说:「糖尿病若控制不当,容易导致并发症,包括高血压。长期进食高盐分食物会增加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他表示:「本港成年人的盐分摄取量一般每日达10克,较世建议的每日摄取限量超出一倍。摄取盐分的主要食物来源为佐料、酱料及汤。」
为达至逐步将香港市民的盐和糖摄取量减至世建议水平的目标,食物安全中心展开以「全城减盐减糖」为主题的活动,向市民及业界宣扬减盐减糖的信息,强调培养少盐少糖健康饮食习惯的重要,并鼓励公众采取行动减盐减糖。
香港糖尿联会主席李家辉医生在记者会上介绍一本联同生署制作名为《轻松管理糖尿病》的小册子。该小册子旨在协助糖尿病新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加深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以及监管及控制疾病,从而预防并发症。
中国香港体适能总会的体适能导师亦在记者会上示范体能活动,带领在场人士进行一套适合在工作间或家中进行的中等强度「十分钟 活力操」,以便达至足够体能活动量的目标。此外,记者会上亦展示一批有关健康饮食和体能活动的展板,以及健康菜式、小食和饮品。
为响应「二○一六年世界生日」,生署四月起已与各决策局/部门及支持机构举行宣传及公众教育运动,提高市民对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意识。
市民如欲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资料,可浏览「世界生日」专题网页(www.chp.gov.hk/tc/view_content/43772.html)。生署生防护中心Facebook专页(www.fb.com/CentreforHealthProtection)将会推出一系列糖尿病资讯,欢迎市民「赞好」及分享。
完
2016年4月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5时3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