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署理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今日(五月十日)出席「社联会议暨『商界展关怀』社区伙伴合作展2016」的致辞全文:
Bernard(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主席陈智思)、海伟(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行政总裁蔡海伟)、各位很多社福界的好朋友、伙伴:
我很高兴出席今天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举办的第一个──是一个创举──「社联会议」,跟多位来自不同背景、界别、组织及团体,很多是重量级的社会人士和学者,大家聚首一堂。
今天的大会主题,刚才Bernard也说得很清楚,是「同创.共融社会」,是有多重意义。「同创」一词意味上下一心,携手共建前路。而「共融社会」则描述一个包容、融合、求同存异的多元社会。
我衷心感谢社联举办这次大型的会议,并且自二○○二年开始,已经策动商界展关怀项目。我刚才参与商界展关怀嘉许礼和社区伙伴合作展览,发现出席的人数和参展的机构数目相当多,可以说是茁壮成长,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参与机构由去年的2 960间,上升至3 200间,实在令人鼓舞。刚才我来到的(时候),人流可以媲美任何一个在会展的贸易展览。
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商界展关怀项目,不断与时俱进。至今,获嘉许的机构涵盖推动共融文化、无障碍环境、环保意识、甚至是关心员工、与社区伙伴合作、关爱社群等多个不同的范畴,可谓非常全面。
企业和机构的踊跃参与,一方面显示商界展关怀已成为一个深入民心的品牌,亦说明香港有不少企业和公共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正不断提升,其中一些参与者只是中小企。作为一个致力起动全社会,以民商官跨界别模式去扶贫助弱的政府,我们十分乐见商界热心参与公益事务,和拥抱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个精神。
Bernard在邀请政务司司长的信中提出,希望她能就「同创.共融社会」这主题,分享一下政府如何透过公众参与在公共政策制订过程中凝聚共识。由于我代替政务司司长,所以也花了一点时间草拟这份演辞。今天我「身兼两职」,可以说是「买一送一」,我希望能以几个福利、劳工政策和退休保障范畴的例子,说明让持份者充分参与政策制订过程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香港社会正不断进步,政府的施政手法也须要持续更新。过往由上而下的单向政策制订方式已经不合时宜。无论制订任何政策,持份者的参与十分重要,就正如商界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之前,必须先掌握顾客需要和市场脉搏。政府近年亦不断透过不同形式吸纳民意,以改善施政的质素,让措施更有效、更到位。
福利议题及优次会议:源头参与 同商.共议
福利政策措施的出台和推行,为整个社福界和福利机构所关注。为使社福界的持份者,亦即社福机构和同工能够做到「源头参与」,与政府一起制订整体福利服务发展的优次,劳工及福利局(劳福局)、社会福利署(社署)、社联和社福界自二○一二年起,即本届政府开局之年,共同构建了一个策略性平台,即每年一度的福利议题及优次会议(Welfare Agenda and Priorities Setting Exercise),是每年一次的。
政府方面,我们高度重视这个每年一次的会议。我作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劳福局常任秘书长、所有的副秘书长、众首席助理秘书长,亦包括社署署长、副署长、助理署长、所有地区的专员、所有部门的总主任,可以说是倾巢而出参与讨论和聆听。业界方面亦踊跃的参与,社联,当然有海伟、所有社联高层的同事、数以百计的机构代表和前线同工,亦会热烈地参与大半日的讨论。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每逢遇上这会议,社署可以张贴告示「暂停营业」,因为所有高层都去了社联。如果你想找社署或劳福局,就到社联找他们吧。证明我们一心一意为福利界,大家聚焦到一个地方集思广益。每一次我们都很认真,分开五个议题去讨论,网罗业界的意见,包括(1)长者服务、(2)家庭及儿童服务、(3)青少年及社区服务、(4)复康服务,以及(5)社会保障这五大范畴,大家聚焦、集思广益。
这个「由下而上」、让持份者「源头参与」的政策制订模式,为政府与社福界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强而有力的基础。
事实上,政府过去几年一直有就福利议题及优次会议提出的具体建议,在《施政报告》及《财政预算案》内作出正面回应,例如我们决定制订贫穷线,一个「破天荒」的做法、实施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优化整笔拨款制度、筹划安老服务计划方案,以及加强幼儿照顾服务以及复康改善等多个范畴。可见政府高度重视这些意见,也是实质和具体的成果。
本届政府致力建立关爱共融的社会,无论过去几年的风风雨雨,我常强调,「扶贫号」、「安老号」这两条船已经扬帆出海,已经到了太平洋。政府亦投放了很多资源在民生项目当中,即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在本财政年度预算(经常开支)为1,980亿元,占政府经常开支六成,投放在这三个民生项目里面,与十年前比较,超出八成之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承担。而在劳福局方面,我更感雀跃,因为本财政年度的拨款(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预算)为662亿元,开局之年,即一二年(二○一二至一三年度)是428亿元,上升了55%,短短四年增加了五成半于福利范畴,明显显示政府是高度重视福利的发展和承担。
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互利共赢 政社同创共享价值
第二个层面,我想举个例子,就如其他(公共)服务一样,香港需要有一些硬件,而特别在福利方面,往往因为合适用途的土地处所有限,在增加服务上受到一定的掣肘。为了纾缓需求殷切的服务,尤其是在安老、康复两个范畴,我们必须在福利的硬件方面,有所改善、增加和提升。
有见及此,劳福局与社联,一再是社联,我们又再携手合作,于二○一三年推出一个崭新思维的名为「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鼓励持有土地的非政府机构、社福机构,透过扩建、改建或重建,提供多元化服务和增加服务供应,参与机构可藉资源优化,地尽其用这个做法,而政府亦透过灵活运用奖券基金,并协助参与计划的社福机构「跑衙门」,与业界共同创造更多福利名额,以纾缓殷切需求。为突显我们的承担,我们亦已经向奖券基金注资公帑100亿元,以确保有足够资源推行这个「特别计划」。
「特别计划」的推出不但获得很多持份者的欢迎,更加在中长期来说可以提供大量福利服务名额,造福我们的社会。计划推出后,得到社联和43个非政府机构──在座很多的领导在这里──的支持,申请共有63个项目。根据我们粗略估算,如所有项目在未来五至十年可以完全落成的话,我们可以提供17 000个安老和康复服务名额──当中约9 000个是安老的,当中约7 000个为住宿,约2 000个为日间护理;在复康方面亦有约8 000个名额,其中约2 000个为住宿,约6 000个为日间康复服务。
这是一个互利共赢,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持份者参与模式,与两位商业策略大师Michael Porter,大家也可能听过,及Mark Kramer于二○一一年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中提出所谓「创造共享价值」(creating shared value)的主张,可以说是相似的。因此,我将劳福局推出的「特别计划」,称为政府和社福机构同创共享价值的成功例子。
法定最低工资:知情、务实、理性讨论 凝聚共识
此外,在面对一些富争议性议题时,持份者的参与,更是过程中不可或缺、甚至是关键的一环。以劳工范畴来说,很多时议题牵涉劳资双方的利益,意见往往南辕北辙,可以说是很具争议性的其中一个范畴。虽然如此,经过我们努力,及通过持份者充分参与和理性的讨论,我们往往能够透过坦诚沟通,令矛盾得以化解。
我举一个例子,就是法定最低工资。最低工资的订定,是一个难度极高的平衡动作。当中涉及雇主团体与劳工界的两极化的意见,促使两方面达成共识是困难重重。事实上,单单是二○一○年法定最低工资的法例通过的时候,便横跨三天,最尾一节(辩论)是20多个小时没有停过,我亦可以见证在香港历史上最长的一次辩论。
但这虽然具争议性,政府一直透过最低工资委员会这个平台,以数据为依归,促进各界知情讨论,劳资双方最终放下成见,互谅互让,逐步收窄分歧。最终,成功通过这个重大的劳工政策,写下历史的一页。
今日,最低工资推行了五年,其实成效很显著。大家也看到,在就业方面、在工资的增长方面,很明显基层是受惠的。
总结过往经验,我认为有效的公众和持份者的参与,应包括四个主要元素:
第一,正如我刚才提及的三个例子(说明),(参与)必须是具体的、实质的。
第二,谘询必须建基于客观事实和全面的分析,以数据为依归。这样才能引发公众知情的讨论,有助大家客观、理性、务实地凝聚共识。
第三,除了持份者之外,公众参与亦极之重要。重大的政策议题往往涉及平衡不同阶层、不同世代的资源分配,亦需要整个社会参与和讨论,目前正进行谘询的退休保障是一个典型例子。
在退休保障的公众(参与)活动中,除了大型的公众谘询会之外,相关问责官员亦出席不同的持份者会议,包括区议会、工会、雇主团体、长者及妇女团体和其他关注团体,当然亦包括金融及融资机构等,又特别出席了很多青年交流会,以及举办聚焦小组会议,直接与不同群组的市民沟通及解释政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政务司司长和我特意分别分工,走进学校,直接与高中学生对话,同时藉视像转播,让其他学校的同学同时可以参与讨论及互动,至今我和司长接触了近一万个高中学生。时下青少年对时事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亦勇于表达意见。这些学校座谈会让我们亲身听到青年人的声音,也让我们澄清当中的一些误解。我个人来说很珍惜这些与青年人在理性和平环境下沟通的机会。
第四个元素大家要注意的是在凝聚共识及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要有谦卑之心,不论政策最初厘定时是如何以市民的利益出发,我们都要具备接受市民意见及批评的胸襟。而当面对众多激烈意见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审慎平衡各方意见,并时刻以香港的长远及整体利益为依归,作出最适切及负责任的抉择。
我常常强调,也常常记,政府的角色是在「积极回应诉求」与「坚持应尽之责」之间找出一个平衡,英文叫作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responsiveness and responsibility。政府必须敏于聆听和掌握民意,适时制订适切政策。处理劳工和福利问题必须有同理心,热切关怀社会上有不同需要的社群。但同时也要谨慎行事,留意政策措施在财政上能否持续,长远而言是否可行,以及措施本身是否合理。正因为这样,我们无时无刻都像在走钢索,努力保持平衡。但我深信,只要大家放下成见,实事求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总结我的分享,要有效推动公众参与,并凝聚共识,需要政府、持份者以至公众在政策制订过程中理性、坦诚、双向及更直接沟通,积极寻找空间,创造互利共赢的局面。
社联从今天起会展开成立70周年的庆祝活动。在此,我祝愿社联百尺竿头、老当益壮、更进一步,预祝70岁生日快乐。我亦祝愿今日的「社联会议」圆满成功,并期待大家在接下来的讨论及交流环节分享更多真知灼见。谢谢。
完
2016年5月10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1时0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