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酷热的夏日,这个只有一岁大的小孩,不幸地患上小儿麻痹症,从此不良于行。
「普通人未必会珍惜他们已拥有的健全身躯,但由于伤残人士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而更懂得珍惜。伤残人士会经历沮丧阶段,但必须克服困难及心理障碍,向社会踏出第一步。」
对梁世昌来说,他接触社会的第一步,是要坚持入读主流学校。在当时的教育制度下,并没有什么融合教育计划*,一般学校也没有设施配合有残疾学生的需要。尽管如此,他宁愿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入读一般的学校,目的是要接触大众人士,适应主流社会的生活,融入社群。
梁世昌的父母读书不多,也不知道如何料理这个患病却又十分乖巧的儿子,心里十分难过,却又苦无对策。他们四出访寻名医,将微薄的入息,除基本生活所需外,都全用来医理世昌。一次听闻广州有位医师,于是将他送返国内治理,但最后也接受了儿子永远都不能走路的事实。后来母亲将世昌送入一所专为有残障儿童而设的特殊寄宿小学,接受教育。
多年来,世昌在这所特殊学校的成绩皆名列前茅,小学毕业时,教育署和校方安排他入读特殊中学。出乎意料地,梁世昌坚持在一间普通小学重读小六,报考升中试。年纪小小的他,已明白到自己再不能在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下生活;相反要与一般人一起生活,一起奋斗。在他的坚持下,教育署安排他入读一所单层的乡村小学,目的是要方便他进出该校。在重读的那一年,这间主流小学与其他学校一样,不断操练公开考试题目。最后他以一级的成续升读一所主流中学。
入读主流中学,殊不容易。当时的中学甚少有升降机,这所学校也不例外,故此,世昌不得不用臂力加上拐扙,每天爬上数层楼上课。同学和老师也很热心帮助他,每当转堂到不同的楼层和课室,同学会预先摆放他的轮椅在楼梯口,方便他走动,老师也明白他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抵达课室。
中学会考成绩斐然,顺利升上预科,及后在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毕业。他是想证明,残疾人士不是只会倚靠综援度日,只接受别人的施与;相反是可以帮助别人,回报社会。毕业后,顺利加入了社会福利署,任职社工,当中他处理了不少个案。最教他难忘的是曾协助一位患有精神病的中四学生。这名青年多个月来不肯理发,不肯离开自己的房间。开始时他不肯与世昌交谈,甚至怀疑这名坐轮椅的社工能怎样帮他,至逐渐愿意打开自己的心窗,接受世昌的辅导。世昌这种不离不弃的精神,打动了这位青年,因为在这位身患残疾的人身上,看到他是如何重视生命。最后这名青年愿意接受治疗,重投社会工作,自给自足,后来他登门道谢,两人感动得落泪。当中的甘与乐,是他们两者之间相助成长的经历。
融合教育在香港
对梁世昌来说,融合教育是迟来的一步。他当年入读主流学校的时候,各方面都未能配合,障碍重重。但随时代进步,融合教育已经是社会的大趋势。他叹道:「迟来的发展总比永不发展好。」他十分支持融合教育,因这计划提供了选择,给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入读一般的主流中学,以致个人得以更全面的发展。世昌续说:「有了这项计划后,残疾学生可以与一般人士一起生活,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另一方面,融合教育对没有残疾的学生亦还带来很多好处,因为透过接触有残疾的同学,他们较懂得接纳人与人之间所存有的差异,更能接纳和关心别人。
*「融合教育」是指建立一个互相关怀的校园文化,令大众接纳有特殊教育需要或是有残障的学生,并因材施教及提供科技支援,从而确立人人平等,相互共融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