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抗抑郁药可分为五个主要类别:(1)三环类抗抑郁药、(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3)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4)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和(5)非典型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以改变大脑一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的水平而发挥作用。有些神经递质,例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可改善心情和情绪。神经递质水平只可逐步提升,因此大多数患者可能需要服用抗抑郁药两至四星期,才察觉到征状有所改善。
1. | 三环类抗抑郁药:这类药物已使用多年,但由于所引起的副作用较多而且较严重,现在通常不建议作治疗抑郁症的第一线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包括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米帕明和去甲替林。 |
  |
2.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这是另一类较早期开始使用的抗抑郁药,会产生种种副作用。通常在其他类别的抗抑郁药药效不彰时,才会使用这类药物,例子包括吗氯贝胺。 |
  |
3. |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这类是最常处方的抗抑郁药,不单较其他类别安全,一般引起较少副作用,例子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 |
  |
4. | 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这类药物是为取得较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更好的临床效果而制造,但到目前为止,其效用方面是否优胜于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仍未取得实证。药效似乎因人而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对某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而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剂则对另一些患者发挥较佳效用,例子包括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和地文拉法辛。 |
  |
5. | 非典型抗抑郁药:这类药物不能归入任何抗抑郁药类别,因此称为非典型抗抑郁药,例子包括安非他酮和曲唑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