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博士今日(四月十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蔡素玉议员的提问所作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今年二月,屯门蝴蝶湾海面发现一条中华白海豚尸体。由于该海豚并无表面伤痕,所以不排除它是因体内积聚过量重金属致死。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连上述海豚尸体在内,过去三年,每年在本港水域发现多少条海豚尸体、发现该等尸体的月份和地区、该等海豚的估计年龄和死因、估计在香港水域出没的海豚数目,以及政府有何具体措施保护该等海豚在香港水域的栖息环境?
答覆:
主席女士:
在香港水域出没的中华白海豚数目约有200条,主要分布在香港西面靠近珠江河口一带的水域。
过去三年在香港境内中华白海豚搁浅数据如下:
月份 2004 2005 2006 总数
** **** **** **** **
一 - 1 - 1
二 2 1 1 4
三 1 - - 1
四 2 - - 2
五 - 2 - 2
六 - 2 - 2
七 2 6 2 10
八 - 1 - 1
九 - - 1 1
十 - - - 0
十一 - - - 0
十二 3 - 1 4
────────────────────────
全年 10 13 5 28
发现中华白海豚搁浅的位置主要在大屿山、屯门、沙洲和龙鼓洲一带的水域及海岸。在上述28宗个案中,有12条海豚尸体在两米以上,估计属于年龄约为14岁以上的成年海豚;三条在1.5米至两米之间,估计属于年龄约为1至14岁的青年海豚;13条短于1.5米,估计属于年龄少于一岁的幼年海豚。由于大部份海豚的尸体在被发现时已经相当腐烂,一般都不能明确断定其死因。
渔护署过去曾就25个中华白海豚的肝脏组织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体内的重金属全属正常水平。
至于今年二月十九日在屯门蝴蝶湾被发现的中华白海豚尸体,尸体没有表面伤痕,但被发现时已经腐烂,因此经渔农自然护理署(渔护署)及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的专责人员调查后仍未能确定其死因。渔护署亦有分析该海豚的组织样本,结果显示该海豚体内的有机污染物属正常水平,并非致命原因。
政府在对海豚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华白海豚护理计划,并采取下列措施保护海豚及其栖息环境:
(1)长期监察海豚的数目和分布;
(2)评估积存在海豚体内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情况;
(3)建立及管理海岸公园,藉以保护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生境;
(4)根据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监管可能影响海豚及其生境的工程项目,藉以保护海洋环境免受有关工程的影响;
(5)透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海豚的意识;
(6)与广东省有关部门合作,共同保护在珠江河口一带的中华白海豚。
另渔护署在二○○五年年底委托香港城市大学进行一项为期两年关于海豚体内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目的是评估香港的中华白海豚的生态风险。该项研究将于今年底完成,研究结果将协助我们掌握更多有关海豚的资料。
完
2007年4月1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2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