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与传媒谈话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今日(十月十四日)出席澳洲会计师公会一百二十五周年活动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记者:内地刚公布FDI(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细则,详情为何?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这是李克强副总理上次来港时,宣布其中一项支持香港人民币业务发展的措施,是外商直接投资管理办法的改善及订定。副总理八月来港,其后各部委,包括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及政府很多同事给予了意见订定后公布的办法,使外商在港筹集人民币,再将资金转往内地投资的程序更为清晰,亦令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意欲更大,相信措施会让人民币债券市场做大。

记者:你预计多少商人会转用人民币FDI投资内地?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以往外商可用外币投资内地,每项投资须得到内地批准,而用人民币投资并没有一个管理办法,只会个案式处理。今次管理办法的公布,让以人民币筹集资金与以外币筹集资金的容易度相约,若增加外商使用人民币的意愿。外商到内地投资,在内地的盈利会用人民币,以人民币投资会减低汇率风险,在这方面,他会有一个诱因做这项投资。同时,在香港以人民币集资的成本相对来说也很吸引。当然,外商如何做,会否考虑外汇的走势而做这个决定,我们并不知道,但整体来说,办法的公布应会增加他们用人民币投资的幅度。

记者:李克强副总理来港公布的其他措施的进度如何?你下星期访问北京是否会商讨这些措施?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进度相当良好。李副总理离港后,我们一直就各项措施作出跟进。财政司司长下星期会访问北京,我也会同行,就金融及其他经济范围,包括李副总理提出的各项措施做跟进工作。例如FDI管理办法,经过去两个月大家商讨后,商务部今日已作出公布,我们欢迎这项公布,并且会在抵京后再就细则作出跟进。

记者:以FDI为主?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不仅在这方面,我们会跟进很多方面的工作。李副总理提出的多项措施,我们过去一直与内地部委进行商讨,了解进度。今次财政司司长的访问,亦会就这些范围进一步作总结、了解进度并且就落实细节提出看法。

记者:RQFII(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及内地用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资香港是否差不多可以落实?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这并非我们访问的目的,大家不要认为我们访问北京会立刻宣布这些措施,不过RQFII及ETF均进展良好。我们访问的目的,就是要因应各范围的工作详情作出跟进,并讨论观点及细节。

记者:你表示FDI会帮助香港筹集更多人民币资金,对香港人民币利率会否有所拉动...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市场需求若大了自然会拉高人民币利率。很多时候市民表示人民币产品不多,金融业界亦表示人民币产品不多。如果有FDI,以人民币集资,会增加人民币的产品及提升利率。

记者:你对近日议会文化的改变有何看法?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过去一段时间,市民看到议会文化改变了,我相信这是市民不喜欢看到的情况。

记者:今次施政报告在金融方面的措施上墨看似不多。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是否一直有跟进之前已公布的措施?昨天发展局局长说过,会将港交所及证监会搬到中区政府合署西座的重建部分,金融布局会否全部集中在中环的商业区?九龙东地区规划又会怎样?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施政报告中,金融方面的措施比民生及房屋方面的墨相对地不多,但大家也明白,这并不代表金融方面不重要。副总理李克强早前宣布的措施,以及支持香港争取人民币及资产管理业务方面都进展良好,所以我们有信心香港在这方面会做到较好的成绩,很多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中。

  至于你提问的第二部分,我们欢迎在施政报告中,有关改建中区政府合署西座预留予证监会及港交所使用的建议。我访问外地时,很少遇见他们的监管机构没有自设的办公地点。证监会现时租用不同的商业大厦办公,一旦租约期满便要迁出。我相信香港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证监会及港交所若拥有自设的办公地点,既可令日常运作更畅顺,亦对两间机构未来的发展策略有帮助,再者,安排两间监管机构座落于本港核心金融地区,亦有发展香港金融中心的象征意义。

  至于整个商业区的布局,发展局局长说得很清楚,会将九龙东打造成第二个核心商业区。我们很支持这个建议。香港作为金融中心正面临一项挑战,外商很难在本港找到合适的甲级写字楼办公,我们现已开始看到一些金融机构搬离中环核心区,整体来说,金融业机构将会在中环及中环以外的地方办公,所以我们十分欢迎将九龙东打造成第二个核心商业区。证监会及港交所留在中环亦有好处,中环始终是我们传统的核心金融区,而两间机构拥有自设的办公地点亦有助他们的日常运作。

记者:金砖五国的交易所现开始跟港交所有一些合作,技术上合作会否有困难?基准指数是否代表恒生指数可在这些交易所进行买卖?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施政报告提到,我们注重与新兴市场及金砖五国的合作而产生的商机,所以我们很欢迎港交所跟金砖五国七间交易所签署协定,详情要留待港交所宣布。我们知道将来这些交易所的合作会有利各自交易所指数及指数产品在其他交易所买卖,符合香港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策略。港交所亦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及全球资金管理业务愈来愈重视金砖五国的机遇,而缔结这样好的联盟,我相信这是有利及配合我们自身优势的联盟。大家要知道,发展的方向要符合市场的发展,随全球基金日趋注重金砖五国的投资分配,如港交所能设计一些金砖五国指数,将会有助增加全球资产管理对金砖五国的投资,长远来说是一件好事。

记者:交易所可以互换指数,若其中一国的股市波动,会否增加市场波动及风险?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每个国家及市场都有各自的投资机遇及风险。若自己的指数在其他市场上市,情况就如外国企业来港上市一样,目的在于给予投资者更多机会及选择。风险管理方面会采用现成的制度,并不会构成问题。



2011年10月14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