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六题:通识教育科课程支援津贴
*****************

  以下为今日(五月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张文光议员的提问和教育局局长孙明扬的答覆:

问题∶

  不少校长及教师向本人表示,他们不满教育局将于本年9月停止发放每校32万元的「通识教育科课程支援津贴」(通识津贴)。他们指通识津贴多用作聘请教学助理制作校本教材等,故预计将有近千名具通识教育科(通识科)校本经验的教学助理被裁减,影响学校透过运用通识津贴累积的教学成效,并会进一步加重通识科教师的工作量。他们亦指通识科推行时间尚短,教学基础尚未打稳,通识科教师仍在摸索及适应课程范围或深浅程度,极需人手支援。他们担心于2012学年开始即削减或取消通识津贴,会令教师的工作量雪上加霜。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当局如何回应校长及教师对通识津贴的需求;当局有否评估,在新高中学制只完成首个教学与考评循环的关键时刻取消通识津贴,会对学校和学科发展造成甚么冲击;当局会否考虑延续通识津贴,或增设经常拨款或常额教师职位,以扶助通识科的健康发展,减轻任教教师的工作量;

(二)除通识津贴外,当局曾否就新高中学制下其他新增的核心科目,提供经常或非经常拨款或津贴;及

(三)当局为推行新高中学制提供的各项经常或非经常拨款或津贴的名称、用途、开始发放的年份、每校每年所得金额,以及每项涉及的政府开支为何;当中当局计划将会或现已停止发放或削减的非经常拨款或津贴为何、何时停止发放或削减,以及在有关年份停止发放或削减的理据为何;估计对教师或支援人手有何影响;在停止发放或削减各项相关拨款或津贴前,会否就当时教师的工作量、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先作充分评估和谘询学校?

答覆∶

代主席女士∶

(一)教育局于2010/11学年,向每所受政府资助的中学提供32万元一次过为期两年的「通识教育科课程支援津贴」,旨在让学校能在实施新学制初期为推行通识教育科课程创造有利条件,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可自行决定将各项财政资源及人手编配于任何一科,包括通识教育科。据本局了解,学校在2010/11学年使用「通识教育科课程支援津贴」,远较预期为低。截至2012年4月,根据294间资助中学已呈交的2010/11周年帐目中, 92间(即约31%)在2010/11学年中,「通识教育科课程支援津贴」未动用的结余在七成或以上,而其中33间(即约11%)从未动用该津贴。

  有见大部分学校并未充分运用有关津贴,本局已建议把「通识教育科课程支援津贴」的使用期延长一年至2013年8月31日,使至今尚未尽用该津贴的学校,有更多时间运用。同时,学校如有需要,可向教育局申请额外增拨「通识教育科课程支援津贴」,在2013年8月31日前使用。本局会因应个别学校的情况,包括该校使用「通识教育科课程支援津贴」的情况和财政状况,作出考虑。

(二)除通识教育科外,本局并没有为新高中学制下的其他核心科目提供经常或非经常拨款或津贴。

(三)本局早于2005年公布的《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投资香港未来的行动方案》报告,落实在2009年推行新高中学制,并增拨资源,为学校在推行新高中课程初期作出充分规划和部署,除了教师与班级比例外,教育局亦实施了一系列的支援措施, 包括多项津贴(详情见附件)。

  这些津贴中的「教师专业准备津贴」、「新高中课程过渡津贴」及「通识教育课程支援津贴」为非经常性津贴,首两项发放至2008/09学年,以协助学校准备实施新高中课程,支付推行新高中学制所需的起动费用。而一次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支援津贴」则在课程实施初期为通识教育科提供额外资源,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此外,经审核周年帐目中显示,学校一般有充足财政资源。学校可因应本身需要,灵活调拨学校的其他津贴。教育局重申,倘个别学校因种种原因未能从其经费或营运储备应付教与学需要,可接触教育局,教育局会因应个别学校的情况,作出考虑。此外,教育局会继续提供多元化的专业发展课程、学与教材料、以及校本支援服务等协助学校顺利推行新高中课程。



2012年5月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4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