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十三题:提高香港竞争力的措施
*****************

  以下为今日(十月十七日)立法会会议上石礼谦议员的提问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的书面答覆:

问题: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2012-2013年度世界竞争力年报」(报告),香港在涵盖144个国家/经济体系的全球竞争力指数中,整体排名较去年上升两位(排名第9位)。然而,香港仍落后于世界排名第二的新加坡,在各个亚洲经济体系中排第二位。报告建议,香港应继续分别在高等教育和创新这两个重要范畴作出改善,以维持竞争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于香港的教育参与率仍然低于其他先进经济体系的水平,政府会否进一步增加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院校的公帑资助学士学位数目,以及参考新加坡的经验,提供优厚的薪酬福利条件及其他诱因,吸引知名学者留港及在港工作;

(二)鉴于报告指出,香港的创新能力仍受制于科学家和工程师不足,政府会否考虑继续实施已推出的措施及推出新措施培育人才,尤其在科学及工程范畴;及

(三)由于报告显示对在香港营商造成最大问题的五项因素是通胀、创新能力不足、政府的官僚体制欠缺效率、劳动人口的教育水平不高,以及融资渠道,政府有否推出或会否推出针对性措施处理该等问题;若有推出或会推出措施,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就问题的三个部分,我的回覆如下:

(一)教育特别是专上教育,是提升人口质素和竞争力,以及促进社会流动的要素。现时每年用在教育上的经常开支约600亿元,占政府总经常开支超过五分之一,而专上教育则约占教育经常开支四分之一。

  我们大力投资于公帑资助的专上教育。我们最近已把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增加至每年15 000个,而在二○一二至一三学年至二○一四至一五学年三年期间,学士学位课程高年级收生学额亦会倍增至每年4 000个。到二○一四至一五学年,教资会资助院校获得的每年经常拨款将较现时增加30亿元至约140亿元。加上自资专上教育界别发展相辅相成,预计到二○一五年,超过三分之一的适龄青年有机会修读学位课程。连同副学位课程学额,超过三分之二的适龄青年有机会接受专上教育。

  在吸引非本地学者方面,自二○○三年政府解除对大学教职员薪酬的规管以来,教资会资助院校可自行厘定所聘职员(包括非本地职员)的薪酬福利条件,以助争取罗致全球人才。根据二○一二至一三年度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 QS)世界大学排行榜,香港不少院校在「教员国际化」这项指标的排名均名列前茅。

(二)政府一向不遗余力,培育本地科技与工程人才。我们有六所本地大学积极进行科学研发活动,其中三所大学更跻身上述世界大学排行榜首50位之内。在二○一一至一二学年,约27 000人(即学生总数的约36%)修读由教资会资助的科学、工程及科技学科,他们是满足业界人才需求的生力军。

  政府亦已推出多项措施鼓励更多大学毕业生投身科技行业,并吸引人才来港。有关措施包括:

(i)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
  
  研究资助局(研资局)在二○○九年推出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藉以招募世界各地的精英学生到本港院校修读博士学位课程。这项计划在二○一二至一三学年共收到来自全球117个国家/地区的4 253份申请,最后共有165名来自32个国家/地区的精英获颁奖学金来港修读博士学位课程。

(ii)创新科技奖学金计划

  创新科技署在二○一一年推出创新科技奖学金计划,为本港大学优秀的科学及科技学科学生提供奖学金,以便他们到海外学习,并安排实习机会和导师支援,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科技。这项计划今年会继续推行。

(iii)实习研究员计划

  实习研究员计划(自二○○四年起推出)旨在资助科学及科技学科学生,让他们参与创新科技署辖下创新及科技基金所资助的研发项目。年轻毕业生可透过计划率先汲取相关经验,为从事科技行业打下基础。计划自推出以来,已提供超过1 100个实习研究员职位。

(iv)杰出青年学者计划

  研资局最近推出杰出青年学者计划,藉以吸引、支援和培育新入职资历较浅的教职员。这项计划资助合资格的研究员,进行独立研究工作并开展教育活动。

(v)香港科学园的创业培育计划

  香港科学园的创业培育计划旨在培育年青科技企业家,为他们提供价格相宜的办公室、共用设施及设备,以至与营商有关的支援服务,从而支持他们进行创新活动。至今,已有超过360家公司受惠于这项计划。

(vi)培养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

  创新科技署定期举办及支持各项活动,以提升市民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对科技的兴趣,包括支持他们参与本地及海外的学生科技比赛、本地学生及企业的发明展览等。为加强社会的创新科技文化,我们自二○一○年起,把一年一度的创新科技节规模扩大至长达一个月的创新科技月。活动内容更多元化,包括创新科技嘉年华、路演、报章特约专辑等。这项旗舰活动参与人数一直稳步上扬,去年更创出超过20万人次参与的新高。

(vii)吸引人才来港

  政府现时推行多项人才入境安排,包括一般就业政策、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及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等,吸纳各地的专才及优才(包括科技与工程人才)来港发展。

  在二○○一年至二○一○年间,香港的研发人员数目由11 041名增加至24 100名(按相当于全职人员计算),平均按年增长率约为9%。

(三)我们一直欢迎有关香港未来发展的建议,并会继续改善可影响本港世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对于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2012-13年度世界竞争力年报》(《报告》)提及的问题,我们有以下观察/阐释。

通胀

  通胀在二○一一年大部分时间升温的现象,并非香港独有。很多正在蓬勃增长的亚洲经济体亦出现相同情况。然而,消费物价通胀在踏入二○一二年后明显回落。基本通胀率由二○一一年第四季6.4%的高,显著回落至二○一二年八月的3.7%。

  香港作为一个细小而开放的经济体,对通胀的控制能力有限。然而,我们已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以减低通胀风险和纾缓通胀对民生的影响。短期而言,政府一直努力透过防范楼市过度炽热、防止信贷过度增长和追求稳健的财政政策以缓解本地产生的加价压力,并同时提供一次性和具针对性的纾困措施,帮助低收入群体。在中长期而言,政府将继续大力投资基础建设,从而提高我们整体经济的产能和效率,并减轻从供应层面产生的通胀压力。

创新能力

  香港的创新能力有赖我们各项核心优势配合。这些优势包括与内地以至全球的紧密连系、拥有世界级大学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国家「十二五」规划为未来数年的研发发展定下明确方向,为香港进一步提升创新及研发能力带来机遇。不过,我们亦明白到,香港可能须面对一些挑战。举例来说,香港的经济由服务业主导,制造业于二○一○年占本地生产总值少于2%。此外,香港并无国防开支,不能像许多其他经济体一样藉此刺激研发活动。

  为发挥我们的优势及应对挑战,政府一直透过各项新措施推动创新科技的发展。硬件方面,香港科学园第3期发展工程已全面展开,将于二○一四年至二○一六年分阶段落成,届时可容纳额外150间科技公司,创造4 000个研发职位。软件方面,创新及科技基金已推出优化措施,资助本地研发成果的各项实践化/商品化活动,包括制作原型和在公营机构推行试用计划。至于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研发项目投资者可获的现金回赠水平已由10%增加至30%,以进一步鼓励企业从事研发活动。为把握高速增长的内地市场所带来的机遇,我们一直与内地当局紧密联系,及建立更多的合作平台,例如香港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香港科学园的国家绿色科技产业化(伙伴)基地、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等。

政府官僚架构

  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二○一一年全球排名榜,香港在营商环境方面在全球位列第二,排名较五年前(二○○六年)上升三位。自二○○六年起,政府按照方便营商谘询委员会及其辖下专责工作小组的意见,推行各项方便营商措施,日后亦会继续就多项计划(例如「精明规管」计划)推行相关措施,务求进一步优化香港的整体营商环境,以及长远提升本港的竞争力。此外,创新科技署亦一直定期检讨创新及科技基金的资助范围、运作模式等,以确保基金迎合现今的需要(例如:与内地更紧密合作的需要、推动实践化/商品化的需要等)。

受过教育的工作人口

  我们察悉《报告》把专上教育的总入学率纳入评级指标之一。因此,采用四年制学士学位课程的经济体与采用三年制学士学位课程的经济体相比,表现较佳。随本港由二○一二至一三学年起推行新学制,并把学士学位课程标准修业期延长至四年,我们预计本港在这项指标的表现将会明显改善。

融资渠道

  本港商界拥有便捷的融资途径,例如可向银行申请信贷或发行企业债券或债权证明书。香港亦设有多项融资担保计划,以切合中小型企业(中小企)的需要。这些计划包括工业贸易署的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以及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的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及小型贷款计划。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与银行业界合作,透过商业信贷资料库收集全面的商业信贷资料,增加借款人获取信贷的机会。



2012年10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1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