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二题:国际学校学额
************

  以下是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陈家洛议员的提问及教育局局长吴克俭的答覆:

问题:

  据报,政府为兴建青年宿舍,计划收回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所在的土地,该学校的搬迁可能使现时的国际学校学额减少。关于该学校的搬迁事宜和国际学校的政策,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政府收回上述土地的具体计划是甚么;政府会否对该学校,以及其师生和家长提供协助;若会,详情是甚么;鉴于该学校在近10年间曾三度搬迁,政府会否协助该校建立永久校舍;若会,详情是甚么;若否,原因是甚么;

(二)过去3年,有需要入读国际学校但因学额不足而在本地学校就读的外籍学生的人数是多少;政府对于未能在短期内觅得国际学校学位的学生,会否采取一些短期和过渡性措施,协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若会,详情是甚么;若否,原因是甚么;及

(三)鉴于有家长指出,现时国际学校学额供应不足,已经直接影响海外人才和投资者来港发展事业和投资的意欲,政府会否兑现行政长官的选举承诺,制订具体政策增加国际学校学额;若会,政策的具体详情是甚么;若否,原因是甚么?  
 
答覆:

主席:

  特区政府一直透过不同措施致力支持国际学校蓬勃发展,以满足香港海外和本地家庭的教育需要。过去十年,本港国际学校学额由2001/02学年的31 000个增加至2011/12学年的37 000个,增幅近20%。我现就陈家洛议员所提出问题的三个部分作出回应:

(一)及(三)特区政府支援国际学校发展的措施包括协助现有国际学校在原址扩建,以及分配空置校舍和全新土地作国际学校的发展。我们近年已批准数间国际学校在原址扩建(例如香港国际学校及法国国际学校),其中香港国际学校计划通过扩建在未来数年增加500个中小学学额。

  在分配空置校舍和土地方面,一般而言,我们会透过一个公开和公平竞争的中央统筹机制把校舍及土地分配予办学团体作指定学校用途,包括发展国际学校。透过这个机制,我们已在2007至2009年间分配了四所空置校舍及四幅全新土地分别作扩充及发展国际学校之用。获分配空置校舍的四所国际学校已陆续于2011/12学年起额外提供约500个学额。获分配全新土地的四个办学团体中,哈罗香港国际学校(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已于本年9月开始运作,提供超过700个学额,而启历学校 (Kellett School) 和香港学堂国际学校 (Hong Kong Academy)亦将于下学年开始运作,提供超过1 400个学额。至于宣道会刘平斋纪念国际学校(Christian Alliance P. C. Lau Memorial International School)则预计在2016/17学年完成建校工程。此外,我们在上一个立法年度获立法会财务委员会通过拨款,向其中三个获分配全新土地的办学团体提供合共超过6亿元的免息贷款,以供兴建校舍。在完成批地及相关程序后,我们会为余下的一个办学团体向财务委员会提交类似的拨款申请。

  我们在本月上旬已邀请有兴趣团体就另外四个供发展国际学校的空置校舍提交申请,并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完成校舍分配工作。有关校舍预计将合共提供超过1 000个学额。为满足非本地学生对国际学校的需求,我们现时要求获分配全新土地或空置校舍的办学团体,在取录学生时,整体学生人数中最少70%须为非本地学生。

  至于蒙特梭利国际学校,该校现正租用香港建造商会在其私人土地上一所已停办的学校作校舍。数月前有非政府机构表示有意在该校现址兴建青年宿舍,但最近民政事务局已向有关非政府机构表明,在该土地继续作为学校用途的大前提下,民政事务局暂不会与非政府机构在该处发展青年宿舍。如蒙特梭利国际学校想觅址建立永久校舍,可透过我刚才所述的公开和公平竞争机制,申请分配校舍或全新土地。

(二)我们并没有就入读本地学校的外籍学生人数作出调查,故此并无有关数字。根据2011/12学年的统计,全港共有47所国际学校,提供约37 000个学额,而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有33 000名,整体的入读率约为89%,可见现时国际学校的整体学额并无短缺,但在个别地区或学校却出现供求不均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家长对学校质素、位置、课程、宗教或文化背景的选择,以及是否在适合的班级有剩余学位等。另外,我们亦了解有不少家长安排子女同时轮候多所国际学校。

  我们已委托顾问检视现时国际学校学额的供应及预计未来的供求情况,预计在本年年底前完成。我们会参考顾问研究的结果,以评估国际学校学额的长远供求,以及推行更多支援措施的实际需要。香港土地资源有限,我们在考虑应否分配更多全新土地作国际学校发展的同时,必须确保这些宝贵的资源得以有效运用及符合整体公众利益。



2012年10月3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