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十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林大辉议员的提问和教育局局长吴克俭的书面答覆:
问题:
行政长官于二○一二年九月八日宣布,修改在中学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国教科)的政策。在新政策下,办学团体可自行决定辖下中学的课程是否开设国教科,以及是否设立独立的国教科。因应近日的最新政治局势,有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香港的年轻人对国家的认识和对国情的了解不足,因此要求重新推行国教科,以及将中国历史科(中史科)列为中学课程的必修科。然而,教育局局长在上月二十九日回答本人的质询时,没有正面回应会否撤销搁置推行国教科的决定,并指学生可透过中国语文科、通识科、地理科学习中国历史。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会否重新考虑规定各中学的初中课程须开设独立的中史科;若会,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二)会否将中史科列为初中及高中课程的必修科目;若会,详情分别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三)有否统计现时有多少间中学的初中课程设有必修的中史科;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四)有否统计现时有多少间中学的高中课程设有必修的中史科;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五)有否了解学生透过中国语文科、通识科、地理科学习中国历史的成效;若有,详情及成效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六)是否知悉由一九九七年至今,每年香港中学会考、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及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中史科考试的报名参加人数分别为何;
(七)是否知悉由一九九七年至今,每年每间本地大学录取本地中学生为主修中史的本科生的人数,以及每年主修中史的本科生总数为何;
(八)鉴于教育局在二○○○年决定取消把中史科列为必修科目后,在公开考试应考中史科的学生人数整体有下降的趋势,有否检讨当年的决定是否错误;若有检讨,详情为何;若没有检讨,原因为何;
(九)当局会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撤销搁置推行国教科的决定;若会,时间表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十)有否定期和全面检讨撤销搁置推行国教科的决定是否可行;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十一)是否知悉目前全港正在推行国教科的小学及中学的数目及有关详情(包括推行模式、课堂时数及师资);及
(十二)有否向推行国教科的小学及中学提供指导或支援,以及监督该学科的教学成效;若有,详情为何;若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近日的政治局势的出现,乃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参与者亦来自不同的年龄、阶层和背景,不能简单归因为年轻人对国家的认识和对国情的了解不足。二○一二年十月初政府搁置《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后,我们知道学校在办学团体及课程领导的指导下,仍一如既往,透过不同的程度和形式,参考过往的课程指引和支援教材,继续推行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我们会延续这政策。关于中国历史教育的问题,我在十月二十九日的会议中,曾表明「中国历史不是在认识国情上唯一的科目,中文、中国地理、通识等都有认识国情的部分,同学也透过其他学习模式学习,所以并不是只有一科」。教育局重视国情教育,但认为可以透过多种不同形式和方法来推动,不能单靠中国历史一科提供;同样,教育局重视中国历史教育,且已于二○○一年列为初中必修,但认为应容许学校除了以独立科顺序研习每个皇朝的治乱兴衰外,还应给予学校弹性,选择最合适和有效的课程组织模式。
就林大辉议员的问题的十二个部分,现答覆如下:
(一)建基于小学常识科内中国历史的课程部分,现时接近九成的中学在初中均有开设独立的中国历史科。其余的学校在优化中国历史教育的前提下,因应该校整体课程编排、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和教师的专长等,采用皇朝顺序以外的不同课程模式组织中国历史的内容,例如以中国历史为主轴,加入相关世界历史课题的「连结两科历史课程模式」,或按不同主题来组织中国历史内容的「综合课程模式」。教育局并不赞同全港的中学只可以采用皇朝顺序的独立学科课程模式来教授中国历史。
(二)、(三)及(四)初中方面,现时全港初中都有教授中国历史,只是课程模式不同而已。课程发展议会早在二○○一年编订的《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课程指引,已列明中国历史及文化乃初中核心学习内容,所有学生在初中必须修读中国历史,而所有中学不论用甚么模式教授中国历史,亦必须平均每周提供约两教节教授有关内容。
本学年(二○一四/一五)(注一),在所有中学(注二)中有88.29%,亦即有392间中学在初中设有独立的中史科(课程内容按皇朝顺序编排,让学生认识历代治乱兴衰的变化)。这包括:
(1)350间在整个初中阶段(即中一至中三)设有独立的中史科的中学(占所有中学的78.83%);及
(2)42间在初中其中一或两年设有独立的中史科的中学(占所有中学的9.46%),例如
*在中三设置独立中史科而在中一中二将世界历史与中史连结的学校;
*一些为加强教学效果在中一或中二其中一年设中史科但课节加倍以符合教育局课时要求的学校。
在本学年,有52间中学以其他课程模式教授中国历史,占所有中学的11.71%。其中
(1)有18间(占4.05%)在中一至中三皆开设历史与文化科(连结中世史),以中史为主轴,并作中外对照;及
(2)有34间中学(占7.66%)在中一至中三开设综合人文科,按不同主题来组织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内容。
至于高中方面,中国历史科向来都是独立的选修科,这在回归前后、以至实施新高中课程后均没有改变。根据二○一三/一四学年的资料,约有90%的学校在高中课程开设中国历史科,即大部分香港中学均有开设高中中国历史科。
(五)现时,学生主要透过中国语文、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地理、通识教育、生活与社会以至艺术、体育等科目,亦透过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全方位学习活动等学习与中国历史、文化、国情相关的知识。例如:透过中国语文科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透过地理科认识和了解中国在农业、制造业、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所面对的问题;透过高中通识科学习与「现代中国」相关的不同议题。有关中小学课程中的历史、文化及国情元素、教育局制作的教学资源和提供的教师培训数字,请参阅附件一。
关于成效方面,相关的研究不多。在二○○九年,香港参与了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进行的「国际公民教育研究」,在38个国家/地区中,香港十五岁的学生在公民教育与素养的知识表现排名第五。在国民身分认同上,香港学生普遍认同自己拥有多重的身分(中国人、来自香港的中国人、香港人、世界公民),反映香港同时作为国家的一部分以及国际大都会的特色。调查显示香港学生对国家和香港感到自豪,对象征国家和香港的物件,如长城、国旗、区旗等均表现出很高程度的认同。根据教育局于二○一一年委托香港中文大学对小六学生进行的「学校课程改革研究」,超过九成的小六学生同意,「自己认同国民身分,关心香港及国家」。
(六)及(八)如前所言,现时全港初中都有系统地教授中国历史,只是课程模式不同而已。事实上,回归前中国历史科在初中只是「文法中学」和「工业中学」人文及社会科目中的选修科,而「职业先修学校」不设中史(有关文献,可参阅附件二)。回归后,教育局重视中国历史教育,课程发展议会亦在课程文件《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2001)中列明:「在不同类型中学就读的初中生,均须学习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
至于应考中史科学生人数下降的情况,既由于近年来学生整体人口持续下跌,同时亦因为在新高中学制下,学生一般只会修读两至三个选修科目。因此,各高中选修科目的学生修读人数较前减少,这亦包括了中国历史科。本人在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九日立法会会议上书面答覆叶刘淑仪议员提问时已指出,为了提升学生对中史科的兴趣,以鼓励更多学生于高中阶段选修中史科,一方面课程发展议会已于今年五月成立专责委员会,检视初中的中国历史及历史科的课程;同时,教育局亦正与不同的持分者协作筹办更多活化中史课堂教学策略的教师培训课程,及提供更多改善中史学与教的教学资源,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及兴趣,从而鼓励更多学生于高中阶段选修中史科。
以下为由一九九七年至今,每年在香港中学会考、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及香港中学文凭试报考中史科的人数(数字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提供):
年份 香港中学 香港高级 香港中学
会考 程度会考 文凭考试
---- ----- ---- ----
一九九七 37684 4153
一九九八 38500 4352
一九九九 40234 4540
二○○○ 40254 4581
二○○一 35981 4745
二○○二 35337 4965
二○○三 33283 4880
二○○四 31416 5056
二○○五 30533 4765
二○○六 27865 4808
二○○七 27121 5071
二○○八 28045 5040
二○○九 29296 5026
二○一○ 29915 5068
二○一一 1105 5242
(注三)
二○一二 5058 8596
二○一三 177 8167
(注四)
二○一四 7459
(七)本地不少大学的历史系均有开设历史学本科课程,当中内容包括本地史、中国史和世界史等不同研究领域,并无划分专属中国历史的主修,所以本局无法提供主修中史的本科生人数资料。香港大学除在文学院设历史系外,中文学院也设有中国历史文化课程,可供三或四年制文学士修读,但中文学院亦无录取纯粹主修中史的人数资料。
(九)及(十)政府虽搁置《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但事实上,该科中的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元素并非全新事物。自二○○一年推行课程改革至今,德育及公民教育(包括国民教育),一直是学校课程的四个关键项目之一。全港中、小学亦根据二○○八年公布的《新修订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架构》,透过不同学习领域/学科(包括:中国语文、体育、常识、生活与社会、通识教育、中国历史、历史等),并因应学校和课程发展的需要,以多元化的校本方式,系统地培养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达致整体的课程目标。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在学校课程的重要性,从没有因为《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在二○一二年搁置而有任何改变。
德育、国民和公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并应包括对国家的认识、国民身分的认同,以及对社会多元包容的核心价值的认知。因此,学生接受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是理所当然的。教育局鼓励办学团体和学校一如以往,根据其办学宗旨、理念、课程发展的需要,为价值教育(包括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设计相应的学习经历/活动(例如:周会、成长课、班主任课、专题研习、服务学习、参观等),以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总括而言,学校已有相关课程框架以校本形式推行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因此在专业自决的原则下,我们认为无须就「德育及国民教育科」作出检讨。
(十一)在校本管理的政策与法规下,教育局尊重学校的专业判断,通过「校本」及「生本」模式,并依据其办学理念、教育目标、学校条件及学生需要,作出专业判断,采纳认为合适的教学指引和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有成效的学习经历,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及国民素质。教育局局长于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接纳课程发展议会建议修订小学及中学《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当局于二○一二年十月初搁置《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亦同时取消开展期。学校和办学团体可自行决定是否及如何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课程。由于办学团体和学校拥有自行决定权,政府并没有、亦不会搜集数据,以具体地统计决定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的办学团体和学校的数目,以及相关资料如推行模式、课堂时数、师资情况。
事实上,个别学校及办学团体,已按校本情况作独立及专业的判断,决定价值教育(包括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推行工作的步伐和方式。根据教育局关于课程实施调查研究(2011年)(注五),受访学校透过不同模式推行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约41%学校在初中设有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约31%学校在高中设有相关课堂;约82%学校在初中设有宗教课/生命教育课/成长课/生活与社会课,63%学校在高中设有相关课堂。此外,高中的其他学习经历包含德育及公民教育、社会服务等,足见学界对培养学生价值观和态度的重视。此外,于二○一四年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续(小一至小六)》,持续深化了德育、公民及国民教育在中、小学不同学习领域及学科的推行,并配合小学课程发展及衔接中学课程,强调「认识自己的国民身分,并懂得关心社会、国家和世界,成为负责任的公民。」。
(十二)一直以来,学校都是以「校本」及「生本」模式,依据其办学理念、教育目标、学校条件及学生需要,作出专业判断,采纳认为合适的教学指引和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有成效的学习经历,培育学生良好的品德及国民素质。
教育局会透过多元化渠道,例如研讨会、焦点小组访谈、以了解学校在不同范畴的发展情况及学习成效。本局会一如以往,与办学团体及学校保持紧密沟通,积极听取意见及建议,并尊重办学团体与学校对是否及如何推行「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专业决定。教育局会一如以往,尊重学校专业自决的原则,按实际需要提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及校本专业支援。
注一:所有学校须于每年十月底前向教育局提交该学年各级所开设科目的资料,因此,教育局今次提交的为二○一四/一五学年的最新数据,与上月二十九日回答叶刘淑仪议员的数据略有不同,惟多年来的数字变化不大。
注二:在二○一四/一五学年,我们计算提供主流课程的学校共444间(包括直资学校,但不包括特殊学校、私立独立学校、私立独立学校(非本地课程)、私立学校、国际学校、高中书院)。
注三:二○一一年为最后一届香港中学会考,只供自修生报名。
注四:二○一三年为最后一届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只供自修生报名。
注五:根据教育局「高中课程实施调查研究(2011)」中有关培养学生品行的数据。
完
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8时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