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署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就「尽快展开第四次整体运输研究」动议辩论的总结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署理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邱诚武昨日(一月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尽快展开第四次整体运输研究」动议辩论的总结发言:

  主席,我感谢十九位议员就整体交通运输,特别是公共交通和其他课题的发言。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到,基本上可以把香港目前交通运输所遇到的问题全部说了,几乎没有甚么遗漏。

  在这里我想说清楚,社会的交通环境,在过去的十六、十七年的变化,其实政府是不会忽略,亦不是没有任何的举措。我开场时也说了,政府不会进行第四次整体运输研究,并不等如我们不做任何工作,亦不等如我们不适时检讨目前公共交通或其他环节所遇到的问题,例如我们提到,由于我们的铁路非常成功或成熟的发展而对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本身带来的冲击,亦因为这样,我们在去年宣布进行公共交通策略的研究,正正回应了各位议员刚才提出的各种关注。

  整体性的运输研究所关注的是一些整体性的策略,是一些全港性、综合性的问题,而并非一些局部或个别地区所遇到的问题,或政策的落实。整体的问题,我们过往已在第三次整体运输研究内涵盖了,而有关的纲领我们亦正在落实。至于落实所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们可以在具体操作的层面去进行、去处理。

  政府过去曾经进行了三次的整体运输研究,对上一次,即(一九)九九年完成的,是完全确立了以铁路为公共交通系统骨干这大政策,同时亦因应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效率及功能,制订了各公共交通服务的角色及定位。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我们觉得需要在这方面作出检讨,因此我们提出了有关公共交通策略的检讨。这检讨除了为各公共交通工具作出定位外,我刚才亦提到会就各个专题进行研究。

  我在这里想强调,香港本身人口密集,可发展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而公共交通工具乘客承载量每日过千万。铁路可快捷地运载大量乘客,以现时香港市区多条铁路线为例,在繁忙时段每小时可疏导数以十万计的乘客,这并非其他交通工具可以轻易取代的。其他人口密度较高的大都市,如新加坡、东京、首尔、伦敦、纽约等,也大多依靠铁路作为集体运输。作为地少人多的大都会,不单路面空间有限,市民亦关注路面交通对空气质素的影响。因此,香港适宜继续施行以铁路作为公共交通骨干的政策。

  虽然铁路是香港公共交通网络的骨干,其乘客量占公共交通乘客量的四成,但专营巴士的服务仍有其优势,是路面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专营巴士与铁路服务之间的相辅相成,继续服务尚未有铁路直达的地方,并提供接驳铁路网络以外及跨区交通服务。

  为了进一步优化专营巴士网络及提升其运作效率,我们自二○一三年起采用了新的「区域性模式」推动巴士路线重组,理顺过多巴士路线的一些问题,减轻刚才议员所指出的路面挤塞情况。除此以外,专营巴士公司亦透过更换更环保的,以及采用无障碍和方便长者、残疾人士而设计的巴士,提升巴士服务,照顾不同乘客的需要。在可行的情况下,全港巴士预计可在二○一七年前实行低地台的车种。

  过去整体运输研究,主要包括制订运输基建设施的发展计划、按各公共交通服务的效率和功能订定其角色和定位,并就其他交通管理课题作专题性研究。我们已完成的《铁路发展策略》,加上将会完成《公共交通策略》,正如我刚才所说,它们占据了我们主要的公共交通政策和策略。因此,我们是不需要等待进行第四次整体(运输研究),我们都能回应现时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至于刚才各位议员提到有关道路使用率、车辆增长、环保运输的措施,或一些地区交通的需要,我想藉此机会说明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

车辆增长

  政府一直有密切监察汽车数目的变化。近年,本港私家车数目的确不断增长,令本港有限的道路更加挤塞,不单对道路使用者带来不便,亦会影响经济。为纾缓交通挤塞,运输署已在不同地区实施交通管理措施,例如划设不准停车区域,务求使车流顺畅,善用有限的路面。

  我们亦看到问题持续,所以在去年三月邀请交通谘询委员会进行有关香港道路挤塞的研究,探讨导致香港整体道路交通挤塞的各种因素,并建议可在合理时间内实施的全港性短期和中期措施,纾缓道路交通挤塞;并要求他们提出全港性的长远方案供政府作进一步研究。交通谘询委员会已于上月向我提交报告。正如报告指出,解决道路交通挤塞问题是刻不容缓的,所以我们的部门正积极研究交谘会所提出的建议,并会考虑将来道路使用政策可如何配合整体公共交通服务的布局。

环保运输措施

  交通便捷与空气质素,已成为界定城市生活质素和吸引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城市人深深关切的问题。因此,环保运输是我们运输政策的重要一环,这亦在第三次整体运输研究中所确定的。铁路以电力驱动,没有(产生)路边的排放污染,是我们环保运输重要的手段。

  此外,政府致力推行有关车辆排放的改善环境措施,并于二○一一年三月成立三亿元「绿色运输试验基金」,鼓励运输业界试验绿色和低碳创新运输技术;及推广在香港使用电动车并拓展充电网络等。本届政府去年三月一日起已推出约一百一十四亿元的特惠资助计划,淘汰欧盟四期以前的柴油商业车,并为去年二月一日及以后登记的柴油商业车辆定下十五年的退役期限。政府亦在去年四月完成一次性资助计划,资助汽油和石油气的士及小巴车主更换催化器及含氧感知器;并自去年九月起在路边设置流动遥测仪器,加强监管石油气和汽油车辆的废气排放。

  在专营巴士方面,政府致力鼓励业界在可行情况下使用环保车辆。现时,巴士公司必须使用车龄少于十八年的巴士。自二○一○年起,专营巴士公司购买欧盟五型的新巴士。政府亦有资助专营巴士公司为欧盟二期和三期巴士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器,改善它们的排放表现。为了减低繁忙路段的路面排放,政府鼓励专营巴士公司尽量调派低排放巴士行走包括在中环、铜锣湾及旺角等繁忙路段在内的低排放区试验路线。专营巴士公司亦在环境局资助下试用混合动力和电动车辆,测试这些车辆在本港的运作表现和效能。因此,我们是不需要进行第四次整体运输研究,而我们都正在落实推动有关环保运输政策这方面。

  我们亦配合环境局推动电动车的应用,推行的时机及力度关键在于电动车科技在市场上是否已经成熟,大前提是电动车辆能否提供稳定和可靠的公共交通服务。目前而言,我们仍需要按部就班作出试验,适时因势利导地执行。

  回应胡志伟议员提到单车的问题,政府肯定单车作为一种环保并可作短途代步的交通工具。我们会推行「单车友善政策」,在新市镇及新发展区建立「单车友善环境」,当中包括在适当地点设置单车径及相关设施。

  另一方面,我们正在大埔区推行「先导计划」,试验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使单车径及单车泊位更安全和方便,我们现正评估各措施的成效。运输署并已开展另一项顾问研究,详细检视现时九个新市镇所需改善的单车设施,并研究如何可以广泛利用在大埔「先导计划」所试验的改善措施的成果。

  政府一直在技术可行的范围内,为由路政署负责维修及保养的行人天桥、高架行人路、行人隧道等,加设无障碍通道设施,并在二○一二年八月推出「人人畅道通行」计划。在这个计划下,我们正全力推展超个二百个项目,包括各区区议会所选定合共五十四条作优先推行的公共行人通道,其中十个项目已经完成,其余大部分的项目预计陆续于二○一八年前完成有关的加建。这些措施正正反映我们除了在用机械推动的运输外,我们对于行人的运输和交通,也提供便利的环境。

  主席,我要再次多谢各位议员的发言,他们为香港的交通运输网络能更趋完善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因时间所限,我未能一一回应。政府会密切留意最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因应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需求变化,适时作出相关措施和交通管理上作出配合,并会与各公共交通服务的持份者紧密联系,确保公共交通服务的质素,以为市民大众提供便捷、可靠、高效和舒适、有选择的交通运输系统。

  多谢主席。



2015年1月8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0时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