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及科技局局长会见传媒谈话内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今日(一月十七日)出席电台节目后与传媒谈话的内容: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大家好!其实今日我本来准备跑马拉松的,但今年不跑了,来到这里谈《施政报告》的措施,希望争取公众对《施政报告》更加了解,可以将我的工作做得更加好,所以今年我不跑马拉松了。

记者:你刚才谈及风投基金要公开,可否再讲得详细些,其实局方会采取甚么措施,或审批方法如何,令公众有信心投资基金的公帑用得其所?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其实我想强调一点,这次政府的做法,我们称之为跟随私营业界的模式来投,所以变相等于政府是有限拍档limited partner,这方式、基础很清楚。第二点,这创投方式亦非香港首次做,其他国家也做过,以色列、新加坡等其他国家也做,所以我们也会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希望我们香港做的方法透明度更加高。但最主要的一件事,我希望大家也放心的一件事是,因为加入这创投基金需要拿钱和能力出来,并非由政府提供所有资金,所以这是风险平分的方式,即大家分担的方式来做,我相信这是业界行之已久的方式。还有,我们现在一定会将这工作做得更加公开、更加透明,令大家可以感觉到我们没有输送(利益)予任何一个特别的基金,大家也要这样想才可。你说如何做,其实方法有很多,我们详细参考其他国家的做法,加上我们现有的选择,如外面的拍档方式、政府的现行方式,在两者之中,希望可以做出一个更好的方式。我亦在记者会上说过,我在创投基金没有「老友」,有朋友没「老友」,因为创投基金是一个团体协作方式,并非个人方式,因为很多创投基金面对一个投资时,大家聚在一起分担风险,相信你在矽谷Silicon Valley也可看到这些。

记者:《施政报告》有20亿给院校做一些中下游研究,想问问其实香港有很多间大学,如何分这20亿?有甚么criteria去决定会让这间大学去做这类型科研?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其实我和大学校长已谈过,我们也会进一步与他们商讨投这些基金的方式。但我希望大家明白,最主要的第一是投中游和下游研究。至于中下游研究是甚么意思呢?我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些是最有可能做商品化的科研,不单是出paper(论文),要进一步。其实院校有这样的人才,只不过他可能没有这样的资金。第二是我们比较聚焦,会是theme-based、有主题的。因为你们知道,我们没有可能只用20亿的投资回报去做很多很多的项目。我们希望鼓励到大学多多注重中下游的科研,暂时来说,所有教资会和研资会的投放多是做基础性的研究。

记者:想问刚刚提到给院校做研究这20亿元,你说要是theme-based的。是否政府现在想集中做的三个项目,即机械、健康老龄和智慧城市?Theme-based是否指这些?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这三个theme(主题)也可能是其中之一,但我们不排除有其他theme,要看院校本身。因为院校本身要有其能力和长处,不是我们叫他做甚么他便做甚么,最主要是其本身有能力。譬如有些院校有我们叫再生医药方面的能力,那我们也不能够排除的,要看院校本身的能力在哪。

记者:早前有报道指行政长官叫商界不要捐钱给大学,捐给其他机构做科研。你觉得今次《施政报告》有20亿给院校的做法是否解释这个疑虑?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我想两者最好不要混为一谈。我自己在院校也做过募捐的工作,相信很多善长仁翁捐钱给院校有种种原因,大家不必揣测哪样最要紧最不要紧,这已进行了很多年。学校本身有学术自由,他们自己决定做甚么研发项目,只不过我们希望可以多加些不同诱因和资源,让他们更多做些中下游的科研,谢谢!



2016年1月17日(星期日)
香港时间11时5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