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护中心调查二○一六年首宗日本脑炎个案
*********************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晚(七月十九日)公布二○一六年首宗日本脑炎个案,并再次呼吁市民,不论在本地或外游,应时刻注意环境卫生,以及采取防蚊和个人保护措施。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说:「鉴于该名病人于潜伏期内曾经外游,亦有逗留本地,现阶段不能排除属本地感染。作为预防措施,署方正与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紧密合作,评估和防止可能出现的扩散。」

  该名二十二岁女病人过往健康良好,自七月十日起出现发烧、头痛及颈痛等病征,七月十三日入住伊利沙伯医院接受治疗,情况一直稳定。

  她的脑脊液样本经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检验后,证实对日本脑炎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呈阳性反应。

  初步调查显示,病人曾于六月十九至二十六日期间到访泰国和缅甸。她报称同游人士至今没有出现病征。

  在本港,她居于土瓜湾美善同道一单位,家居接触者至今没有病征,正接受医学监察。她在港期间主要留在家中。她未能记起曾否于潜伏期内被蚊叮。

  发言人说:「卫生防护中心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已通知食环署和渔农自然护理署进行病媒调查。卫生防护中心稍后会于病人到过的一带地方进行健康教育。」

  卫生防护中心人员已视察病人住所,进行问卷调查,以主动找出有否未获诊断的个案及安排血液化验。卫生防护中心与食环署将举行健康讲座,向居民和市民提供健康建议。

  曾到过美善同道一带并出现日本脑炎病征的人士应致电卫生防护中心热线(2125 1133),安排化验调查或转介至医院作适当跟进。热线明日(七月二十日)由上午九时至下午六时运作。

  这是今年首宗呈报卫生防护中心的日本脑炎个案。二○一五年有两宗,包括本地及未能确定个案各一宗,二○一四年则有五宗,包括三宗本地及两宗外地传入。

  日本脑炎是经蚊传播的疾病,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致,被带病毒的蚊叮咬就会感染。日本脑炎的主要病媒蚊是三带喙库蚊,主要流行于亚洲及西太平洋的郊外及农村。

  蚊于稻田等大量积水的地方繁殖,叮咬带病毒的猪或野生雀鸟后会受感染,再于叮咬人或动物时将病毒传播。日本脑炎不会直接由人传人。

  日本脑炎由感染至发病约四至十四日。病情轻微者除发烧及头痛外,一般不会有其他显著病征。严重者则发病较快,并出现头痛、高烧、颈部僵硬、神志不清、昏迷、震颤、抽搐(尤其是儿童)及瘫痪等病征。

  日本脑炎没有特定治疗方法,一般施以支援性治疗。出现病征的病人的死亡率可高达百分之三十,康复者中会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出现永久性智力、行为或神经问题,如瘫痪、反复抽搐或失语。  

  预防日本脑炎,应采取防蚊措施,避免被蚊叮咬。传播日本脑炎病毒的蚊于黄昏至黎明最活跃,因此这段时间应避免前往郊外。准备前往日本脑炎流行地区的人士,更应加倍注意。市民应:
 
* 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涂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虫驱避剂;
* 采取其他户外预防措施:
 
  1.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2. 依照指示重复使用昆虫驱避剂;

* 出外旅游须知:
 
  1. 如计划前往日本脑炎流行地区,应在出发前六星期或更早征询医生意见,并采取额外预防措施,避免被蚊叮;
  2. 如到流行地区的郊外旅行,应带备便携式蚊帐,并在蚊帐上使用杀虫剂氯菊酯。切勿将氯菊酯涂在皮肤上。如感到不适,应尽早求医;
  3. 旅游人士若身体不适,如发烧,应尽快求医,并将行程细节告知医生。
 
  市民可参阅以下专题网页,了解详情:卫生防护中心日本脑炎专页、「使用昆虫驱避剂的注意事项」Facebook专页YouTube频道;卫生署旅游健康服务网页;及食物环境卫生署防治蚊子滋生指南



2016年7月19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1时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