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会发言人回应传媒查询
************

下稿代香港房屋委员会发出:
 
  就传媒查询有关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最新平均轮候时间,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发言人今日(八月十一日)回应如下:
 
  截至二○一六年六月底,一般公屋申请(即家庭和长者一人申请者)数目上升至约153 000宗。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4.1年,当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2.4年。至于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数目,在二○一六年六月底已达约135 300宗。平均约三年获首次编配的目标,只适用于一般公屋申请者。
 
  轮候时间是以公屋申请登记日期开始计算,直至首次配屋为止,但不包括申请期间的任何冻结时段(例如申请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规定、申请者正等待家庭成员來港团聚而要求暂缓申请、申请者在狱中服刑等)。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輪候时间,是指在过去12个月获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輪候时间平均数。
 
  一般申请者的最新平均轮候时间已超过四年,情况的确令人关注,这反映了虽然近年政府不断开发公私营房屋用地,但现时公屋仍处于供求失衡的基本格局──需求急增而供应增长短期未能追上。在供应方面,我们目前面对最关键的樽颈是土地。《长远房屋策略》2015年周年进度报告已指出,假设所有觅得的土地能如期推出作建屋之用,这些土地可供在未来十年(即二○一六/一七至二○二五/二六年度)兴建约255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这与我们十年兴建280 000个公营房屋单位的目标仍有距离。由于觅地建屋需时,加上个别项目的进度往往受到我们控制能力以外的因素影响(例如城市规划委员会需时商议土地改划用途、社区上的异议等),令我们在增加公屋供应量方面正面对极大困难,这无可避免会进一步对平均轮候时间造成压力。根据二○一六年六月的估算,在二○一六/一七至二○二○/二一年度的五年期内,预计房委会和香港房屋协会的公屋总落成量合共约为72 200个单位,另加上每年净回收现有公屋单位约7 000个,所以五年期内可供编配的总数不止此数。
 
  长期累积的供求失衡,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而且,公屋的新增需求持续上升,因此,房委会无法在短期内完全满足巿民对公屋的需求。为了应付市民对公屋的需求,房委会会继续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物色土地发展公屋,包括增加已开发地区的发展密度、改划现有土地、开发新发展区等。这些增加土地供应的措施并不容易落实,整体社会须携手合作,作出必要的取舍。房委会会尽用每一块土地,务求在各种条件许可下,可兴建更多的公营房屋单位。为善用每一块土地,我们会尽用地盘的发展潜质,并在顾及社区承受力、符合《建筑物条例》及规划限制和批地条件等的情况下,致力在最短的施工时间内提供最多的住宅楼面面积。此外,我们亦不会放弃每一块有潜力的土地,无论地盘的面积大小,我们都会「地尽其用」兴建公营房屋。
 
  在需求方面,鉴于公屋申请数目和平均轮候时间持续增加,加上上述在增加公屋供应方面所面对的困难,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小组委员会)有需要进一步检视如何能够把有限公屋资源更聚焦地分配给较有迫切需要的申请者。就此,房屋署每年均会就一般申请者的安置情况进行特别分析,并汇报申请者的整体轮候情况。这些资料将有助小组委员会更全面审视相关问题。就截至二○一六年六月底一般申请者的安置情况分析,署方预计于今年十月底或十一月初左右会有初步结果,届时可一并提交予小组委员会,以全面检视相关问题。



2016年8月11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8时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