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九月二十八日推行(附图)
*********************
参加者会先接受先进、安全有效及易于进行的大便免疫化学测试,若结果呈阳性,会获安排进行大肠镜检查以找出大便带隐血的原因。先导计划不会设定参加者限额,首批参加的年龄组别是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期间出生的人士,至于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五年出生人士的安排将容后公布。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梁挺雄医生今日(九月十二日)举行记者会公布计划详情。他指出,大肠癌可透过实践健康生活模式和有系统的筛查去预防,而早期大肠癌若能够及早识别和诊治,可大大改善治愈率。他鼓励合资格人士踊跃参加先导计划,预防大肠癌。
梁挺雄医生解释,大多数大肠癌由良性瘜肉经过十年或以上变化而成。瘜肉表面渗出连肉眼也看不见的微量血液,但可以透过筛查检测出来,以作详细检查。若找到瘜肉并切除,可避免瘜肉演变成癌症。
大肠癌是香港最常见癌症,二○一三年大肠癌的新症有4,769宗,占癌症新症16.5%,即每六个新增癌症患者中便有一个患上大肠癌。死亡个案方面,二○一四年录得共2,304人因大肠癌而死亡,占癌症死亡人数14.7%,即每七名癌症死者中便有一人是患上大肠癌,是本港第二最常见的致命癌症,仅次于肺癌。
梁挺雄医生表示,年纪越大,患上大肠癌的机会越高。香港大肠癌患者诊断时的年龄中位数为男性68岁和女性71岁,50岁或以上人士患上大肠癌亦较普遍。
一同出席记者会的卫生防护中心监测及流行病学处主任程卓端医生表示,先导计划会透过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上设立的大肠癌资讯系统运作。如欲参加先导计划的人士必须先加入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
先导计划的流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合资格人士约见已参与先导计划的基层医疗医生,并报名参加计划,随后接受资助进行大便免疫化学测试;
(二)如果大便免疫化学测试结果呈阳性,该参加者会被转介到已参加先导计划的大肠镜医生接受政府资助的「大肠镜检查基本服务」,以找出大便带隐血的原因。
程卓端医生提示,当计划正式展开时,参加者可在预防大肠癌专题网站www.colonscreen.gov.hk寻找已登记的基层医疗医生名单、收取额外费用及联络资料等,并预约基层医疗医生,在约见当日携带香港智能身份证正本,登记加入计划,然后依照指引采便,将样本交回卫生署在全港18区设置的30个样本收集点的其中一个收集箱内。一般而言,化验所收到样本后约两至三个工作日,基层医疗医生便可透过电子平台,得知参加者的测试结果。除非化验结果呈阳性,即显示大便带隐血,否则参加者不用接受基层医疗医生第二次诊症。
政府为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的参加者提供大幅度资助。由基层医疗医生安排进行大便免疫化学测试或跟进呈阳性的化验结果的诊症,政府会就每次诊症定额资助280元。在大肠镜检查基本服务范围内,如需要切除瘜肉的检查可获定额资助8,500元,没有瘜肉切除的检查的定额资助额则为7,800元。
截至八月三十一日,超过210名基层医疗医生已成功登记加入先导计划,分布全港接近300间诊所,当中超过95%不会收取额外费用。另外,超过80名大肠镜医生亦已加入先导计划,在超过100个服务地点提供大肠镜检查服务。如不需切除瘜肉,约七成不会收取额外费用;如需在大肠镜检查时切除瘜肉,约六成不会收取额外费用。
已登记基层医疗医生及大肠镜医生的名单、诊所名称、电话、地址及其额外费用等资料将于九月二十六日早上上载至专题网站,供市民查阅。首批可参加计划的人士,即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期间出生及已加入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的合资格香港居民,可于九月二十六日起开始向基层医疗医生查询并预约接受大便免疫化学测试服务。先导计划于九月二十八日正式展开,参与计划的医生需在诊所门口张贴计划标志及将额外费用清楚显示在诊所专用的海报上。
为了让参加计划的医生及诊所人员熟习整个筛查程序及电子平台的操作,卫生署共举办了17场简介会,并制作了一系列资料及工具,包括手册、指引、示范短片等,供医生自学及在诊所应用。卫生署亦会配合基层医疗医生的需要及情况,派员给予实时及实地的适切协助,让医生及诊所人员尽快掌握筛查程序及电子平台的操作。
政府于二○一四年《施政报告》宣布,资助特定年龄的群组接受大肠癌筛查。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是首个全港性推行、由政府资助和利用公私型协作模式运作的癌症筛查计划。卫生署会密切监察计划的运作及进度,不时检视服务,以进一步完善计划内容及安排。
完
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5时25分
香港时间15时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