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局局长和规划署署长出席《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短片)
**************************************************
发展局局长:各位传媒朋友,多谢大家抽空出席今日关于《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公众参与活动的新闻发布会。
大家从这张图看到,策略规划在香港有悠久的历史。自一九七○年代起,政府大约每十年便会检讨全港发展策略,以致这些策略可以与时并进,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回应到外围环境的一些转变。
在编制这个《香港2030+》策略时,我们的目标是要更新全港发展策略,为香港未来的规划、土地、基建发展,以及为塑造跨越二○三○年的建设及自然环境提供指引。
以房屋土地为例,大家知道在过去几年的努力下,在短中期来说,通过各个发展项目及一些土地改划,我们在短中期的房屋土地供应大约可以提供32万多个住宅单位。在中长期来说,透过各个新发展区、铁路物业发展项目,我们预计大约可以提供20多万个住宅单位。但跨越二○三○年后如何呢?这是一个契机让我们为未来未雨绸缪。今次更新采取前瞻、进取、务实的方式来做,以愿景带动、行动为本,以致我们可以应对未来社会的转变。
由今日开始,我们会进行六个月的公众谘询,整个研究会在二○一八年上半年完成。
在此,我想讲讲我们编制这个策略更新时的一些考虑。首先,我们认为整个世界的转变非常急速,在编制长远规划策略时,我们必须一方面兼顾外围国际及区域上的一些转变,另一方面亦要顾及香港本地有何变化。例如,在国际上,香港一向以来的定位是亚洲国际都会,目前来说,香港是亚洲最领先的金融中心及商业枢纽,亦拥有世界级的基建设施。在过去十年,大家看到世界经济重心向东移。在亚洲地区的中国内地、旁边的印度,以至东盟国家,在这段时间的经济增长非常快;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们亦有一定的影响。
此外,在过去十年,我们亦看到创新科技方面一些突破。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先进国家都在谈再工业化。面对这些外围环境,香港应怎样回应呢?国际环境因素还包括气候变化。此外,在邻近地区,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落成,香港和珠三角西边的交通连接会方便很多。以后不只前往珠三角西,而是通过港珠澳大桥连接至内地的公路系统,在一天之内,甚至可以到达越南边境,在这交通便捷的情况下,亦为我们带来不少机遇。
此外,在这个图中,大家可以看到在邻近地方,自从内地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和珠三角东部的连系比较密切。到珠三角西部的交通比较不太便捷,因此和珠三角西部的经济联系,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快捷。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落成,一个「三小时生活圏」形成了。由香港出发到澳门、横琴、珠海,四十五分钟便可;到福田、前海,是四十五分钟至一小时的事;至于南沙、中山,目前来说,到中山可能需要三小时,日后一个多小时便可。在这方面,我们要考虑到这交通便捷对香港和内地的经济互动方面的影响为何。
此外,机场三跑亦在建设中。目前来说,香港机场一年的载客量大概六千多万,全世界排行第八位。机场处理的货物量,全世界排行第一位。但邻近亦有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我们的三跑扩建完成后,日后处理客运量可以达到一亿人次。这个形势对我们有甚么影响呢?在珠三角地区内亦有数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南沙、前海/蛇口和横琴。我们看到,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很快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回应呢?刚才所说,在国际上和区域上的一些转变和为我们带来机遇和挑战。
聚焦香港,我们看到人口老化的情况比较急剧,因此会造成劳动力相应下降。此外,大量楼宇在未来几十年会快速老化,这对居住环境有何挑战呢?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市民大众都希望香港的宜居度得以提升。目前来说,我们居住的人口分布于港九新界,但工作机会仍然较多集中于市区,这些居所和职位地点分布不平衡,造成一定的问题,亦为交通基建带来一定压力。凡此种种都是我们需要应对。
在全球排名方面,我们的基建,没错是世界第一,我们是世界级的金融中心,但在宜居度和创新方面,目前来说表现一般,因此在编制《香港2030+》远景规划时,我们以将香港向前发展成一个宜居、具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亚洲国际都会作为愿景;而总的规划目标是通过可持续发展,满足现时和未来香港社会、环境和经济的需要及诉求。整份文件有三大元素:(一)规划宜居的高密度城市;(二)预备迎接新的经济挑战和掌握这些机遇;和(三)创造容量以达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创造容量不只是发展,而是在环境方面也要创造容量。概念性的空间规划,扼要来说,就是一个核心、两个策略性增长地区和三个发展轴心,并配以合适的交通运输配套。
接下来,我请规划署署长凌嘉勤先生跟大家仔细讲讲各个部分。
规划署署长:我们建议「规划宜居的高密度城市」作为《香港2030+》的首要元素。整体方向包括优化新发展区及改造稠密发展的市区。我们会透过促进八项城市特质去提升香港宜居度,令它具备集约、相互紧扣、独特、多元及充满活力、健康、以及共融互助的特质,亦能善用蓝绿自然资源及提供共享的公共空间,并妥善保养及更新老化的城市结构。
规划宜居的高密度城市牵涉多项议题,以下的四个主要议题是我们希望与市民作更深入的探讨。
第一个主要议题是人口老化。按照最新推算,在大概三十年后,本港平均每三个人当中便有一位是65岁或以上长者。高龄长者(即85岁或以上)整体人口的比例将由现时的2.2%,增加至二○六四年的10.1%。人口老化不但令劳动人口减少,同时亦会增加各项社会服务及设施的需求。
有见及此,我们将会继续推广「长者友善」的规划及设计概念,顾及长者在住屋、健康护理、社区及社会福利服务方面的需要,以及推动「居家安老」的理念,务求为香港缔造一个家庭友善、长幼共融的建设环境。
市区旧楼急剧增长的趋势将为香港带来双重老化的问题。按推算,到二○四六年70年或以上楼龄的私人住宅单位总数将会达33万个,是现时的三百倍。
故此,我们须继续推进重建、复修、活化及保育措施,以及加强市区更新的力度及政策,以活化残旧的城市结构。
第三个主要议题是善用蓝绿自然资源及促进健康的城市。所谓绿色天然资源和蓝色的水资源是指受市民大众所爱戴的郊野公园、维多利亚港、海滩、河道、公园、湿地,以及水塘等。
要善用蓝绿自然资源,以缔造优质生活环境。我们建议订立一个概念性全港「蓝绿自然资源系统」网络、整合蓝绿空间规划、生态走廊及蓝绿基建设施,并具备多项功能。
与此同时,我们将在进行规划和城市设计时,进一步注入都市气候及空气流通的考虑因素,及「动态设计」元素,以鼓励市民多做运动和注重健康,例如多步行和多骑单车。
展望未来,我们会在规划发展容量时提供缓冲,并预留一定弹性。我们会采用较以往为高的比率,规划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及休憩用地,藉此改善生活空间。我们亦会提倡以全面且开放的思维,重塑公共空间,供市民享用。
第二个元素是「迎接新的经济挑战与机遇」。整体方向是推动香港迈向高增值路线,令经济基础更多元化,以及提供技能层面广泛的优质职位。与此同时,我们须确保有充足经济用地,一方面应付现有短缺,另一方面增强我们长远的经济容量及抗御能力。
基于这些考虑,我们为这个元素订下了五个策略性方针。第一,是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充足土地和空间,包括建立土地储备;第二,是扩濶我们的经济基础,并为市民提供多元化工种,以及需要不同技能的职位;第三,是推动创新科技,以及各经济行业之间的合作;第四,是培育足够和合适的人力资源;最后,是适时供应足够的基建配套设施。
就经济用地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长远评估,主要涵盖市场主导和政策主导两类经济用地。前者包括写字楼、一般工业和特殊工业用途, 而后者则是经相关政策局提供的经济用途,例如工业邨和科学园。扣除已落实的项目,我们长远仍总共欠300公顷经济用地,这个数字仍未计算一些较难估算的经济用途(例如零售),以及较远期的一些用途(例如高等教育及会展旅游设施)。
我们提出三点针对经济发展的策略性方针:第一,规划多些土地,一方面应付我们四大支柱产业的需求(包括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另一方面辅助一些新兴产业(例如创新、科技及现代工业)、以及中小企和初创企业。
第二,针对旅游业,我们建议增设新旅游景点,提供更多高档次酒店及会议展览场地。
第三,推动农业发展,包括保留常耕农地及有潜力复耕的休耕农地。
第三个元素是「创造容量以达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从两方面创造容量,包括发展容量(即可供发展的土地和空间,以及运输和其他基建设施),以及环境容量,并同时推动「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的城市发展策略。
「创造容量」的目的是避免我们的策略性土地及基建规划工作长期受土地供应不足的限制。但我必须强调,在推展个别发展或基建项目时,我们仍会沿用现时行之有效的既定机制,所以,新的做法不会引致「过度规划」等问题。
刚才提及的经济用地外,我们亦有就房屋、社区和运输设施及休憩用地进行长远供求评估。如把经济用地一并计算在内,全港长远需要新增约4 800公顷用地,扣除约3 600公顷已落实项目,我们仍尚欠最少1 200公顷用地,包括刚提过的300公顷经济用地、200公顷房屋用地,以及700公顷休憩用地及社区和运输设施。
要解决这1 200公顷的短缺, 我们建议发展两个策略增长区,包括东大屿都会和新界北,详情我稍后会作进一步説明。
虽然我们只发展了24%的土地,但发展余下的地方有重重限制。因此,我们建议采用多管齐下的方式创造发展空间,我们着重透过良好的规划善用珍贵的土地资源,并开拓高成本效益和带来策略性益处的新土地。多管齐下的方式包括优化已使用的土地;调置不同土地的用途,以更有效使用有关土地;创新拓展空间,例如岩洞和地下空间发展;创造土地,例如在维港以外填海及发展棕地;配合土地使用周期进行规划,例如及早规划石矿场和堆填区的后续用途。
在运输及其他基建设施方面,我们首先要管理及减少需求,例如透过拉近居所与就业地点的距离,以减少及改变市民的出行需要及模式。此外,除了提供新的设施,我们亦希望透过优化现有设施以创造提升容量。当中更要加入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的元素配合。就私家车的增长而言,一九九五至二○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3%,远高于家庭住户的1.7%和人口的0.8%。若这情况持续,到二○四一年,全港私家车的总数将有123万部,比二○一五年总数多一倍。我们觉得这个现象需要我们关注,而这个趋势并不可持续。
在环境方面,我们会从促进生物多样性及改善环境两方面着手,藉此创造、提升环境容量,并令现有的容量得以再生。
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保护具高生态价值的地点、活化现有水体及荒置农地等。而改善环境的措施则包括推动环保运输、促进良好的风环境及转废为能等。
要有效地创造容量,必须有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的城市发展策略配合。采用这些策略进行规划更已是全球大趋势,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我们建议的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的城市发展已考虑香港的独特性,特别是我们集约而高密度的建设环境。建议策略涉及规划、城市设计、智慧出行及基建系统等多个范畴,并会利用数据共享平台和通讯科技基建设施支援。我们建议的概念性空间框架是把刚才提及的三个元素转化到空间规划的层面,制定过程中已作多方面考虑,包括上述土地供求的粗略评估、已落实发展项目及基建设施的分布情况、高生态价值及环境敏感地点的分布情况、现时居所与职位的分布情况。
我必须先强调,要物色1 200公顷且可作综合式发展,并容许采用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的城市策略,并同时兼顾上述考虑的地方,确实没有很多合适的选择。
这张图显示了我们建议的空间发展模式,包括一个都会商业核心圈、两个策略增长区、三条发展轴心。
一个都会商业核心圈主要涵盖三部分。第一是维港两岸的传统商业区,作高增值金融及先进工商业支援服务发展。第二是九龙东的第二商业核心区,为企业提供另一个选址。第三是为于交椅洲的第三个商业核心区,亦是建议东大屿都会策略增长区的其中一部分,主要作为一个新的智慧金融及工商业支援服务枢纽。
三个商业核心区在功能上会相辅相成,将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此外,亦会提供新的土地,以协助我们的经济迈向高增值。
两个策略增长区分别是东大屿都会和新界北。
东大屿都会的初步发展概念是在生态不太敏感的交椅洲附近水域和喜灵洲避风塘进行填海,以及善用梅窝仍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藉此创建一个新的都会平台。考虑了当地的限制及发展机遇,以及参考了现有的新市镇规模,初步构思的发展面积约1 000公顷,人口介乎40至70万,而就业机会大概为20万。
新界北的初步发展概念是以综合规划形式更有效利用棕地和荒置农地,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包括在香园围∕坪輋∕打鼓岭∕恐龙坑∕皇后山建设一个新一代新市镇,并在新田∕落马洲和文锦渡发展现代工业和需要位处边境附近的经济用途。初步构思的发展面积约为720公顷,视乎发展规模,人口约为25.5万至35万,就业职位约为21.5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个策略增长区都着重人口与经济活动的规模,它们将有助改善现时居所与职位地点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亦使繁忙时间的出行方向逆转。
三条发展轴心分别为于西面、东面和北面。
西部经济走廊利用了港岛西部的策略性运输基建设施,把握通往国际及区域邻近地区的门廊优势,并以新界西北的洪水桥、屯门和元朗南,以及北大屿山的各项发展作为新增长平台。
东部知识及科技走廊善用了现有高科技产业和各高等院学的聚集优势。可在将军澳、古洞北、落马洲河套区、马料水及将来的莲塘∕香园围口岸附近进一步发展与知识或科技有关的设施。
北部经济带涵盖六个现有(即深圳湾口岸、落马洲支线、落马洲、罗湖、沙头角及文锦渡)及兴建中的莲塘/香园围口岸,以及新界北发展,该经济带适合发展仓储、科研、现代物流和其他新兴行业。
这张图显示了建议的相关运输配套网络。当中包括一条新界西北—大屿山—都会区运输走廊。视乎交通需求及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可考虑将这条走廊北延至深圳西,以进一步加强香港和深圳的连系及功能上的对接。这条走廊同时亦可提供另一条通道连接机场和北大屿至新界西北,帮助减低现时单靠北大屿山公路连接机场和北大屿的风险。
至于新界北,将视乎发展规模,兴建南北运输走廊连接新界东北及九龙。
这就是建议的概念性空间框架。
这个框架下的所有发展最大可提供约900万人口的住屋容量。我必须强调这个数字并非香港的人口目标,只代表在《香港2030+》下的愿景及建议所能提供的最高住屋容量,背后亦有一系列的假设。在政府统计处的基线预测下,到2043年的本港人口顶峰为822万,即上述住屋容量可为该人口估算提供10%的缓冲。有关缓冲亦可转化成为「调配空间」,一方面提升我们的生活质素(包括改善家居空间及提供更多公共和社区设施),另一方面提升我们应对未来转变的能力。
透过在市区核心以外创造更多职位,建议框架有助改善现时居所与职位地点分布失衡的情况。根据已规划人口和职位的数量,都会区占全港人口及职位的比例会分别由现时约59%及约76%下跌至约45%及约62%。而新界的比例则会分别由现时约41%及约24%上升至约55%及约38%。
《香港2030+》的亮点如下,第一是愿景带动,创造容量以达致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区增加的同时,受保护及保育的陆地及水域亦会增加。 第二是提升宜居度,优化新发展区及改造稠密发展的市区,提供优质生活环境,支援不同年龄人士,所以未来人均政府、机构及社区用地供应目标为3.5平方米,较沙田新市镇的2.2平方米高;改善蓝绿资源、建立健康城市,重塑公共空间方面,未来人均休憩用地供应目标将由不少于2平方米增至2.5平方米;更新及改善市区,于发展容量提供缓冲以优化生活空间。第三是接新经济挑战与机遇方面,提升经济容量,不同的经济活动楼面如甲级写字楼与特殊工业用地都会增加,拉近职位地点与居所之间的距离。在创造容量方面,包括发展及环境容量,推行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的城市策略。
发展局及规划署会在未来半年为《香港2030+》举办一系列公众参与活动,包括简报会、交流会、论坛、焦点小组讨论、研讨会、导赏团及展览等等。除了各位手上的公众参与书册(包括两个策略增长区的初步发展概念摘要)及简介单张外,我们亦会在研究网页上述相关资料及专题报告,藉此加深市民对香港长远规划的认知,并聚焦有关讨论。我们现诚邀公众为香港未来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我们期望在二○一八年完成整个2030+研究。
完
2016年10月27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9时22分
香港时间19时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