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发展局局长在厦门出席「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
*************************************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在厦门出席「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的致辞全文:

尊敬的易副部长(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洪副省长(福建省副省长洪捷序)、张副市长(厦门市副市长张毅恭)、Dr Kacyira(联合国人居署副执行主任Aisa Kirabo Kacyira博士)、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上午好!我很高兴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出席今天在厦门举办的2016年世界城市日论坛。

现时集约发展的模式

  香港地少山多人多,总面积只有1 100多平方公里,人口720多万,已建设的土地面积更只占总面积约百分之24,是一个典型的高密度城市。据一家顾问公司统计,以已发展地区的面积计算,香港的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27 000人,是排第二位的新加坡的两倍有多、是排第三位的首尔的三倍。跟内地城市比较,衡阳市是内地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已发展土地的人口也只是17 000;至于大城市如上海、武汉,人口密度才是每平方公里6 000人左右;而厦门则是约2 400人。任何来到香港的访客,均会对这城市的发展密度感到惊讶,但是却感觉挺不错,很方便的,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我们将已建设地区集结于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上的同时,保留了香港大部分的郊外环境,以保育大自然、推动生物多样性,并为市民提供舒展身心的空间。这种城市、乡郊、郊外及大自然特色融洽并置,浑然一体的特色,正是香港的标志。香港市民要到郊野或者海滩,交通很方便,需要的时间都很短。

  概括而言,香港一贯奉行集约式的发展模式,透过结合混合式的土地利用、运输及环境的综合规划,推动有效利用土地、运输、基建及公共设施。我们把坐落或邻近铁路站的地区,作较高密度的发展。这个以公共交通为主、以铁路为骨干的交通运输模式,促进了城市的流动性,并在可发展用地稀少的情况下善用都市空间,并减少车辆架次,为环境带来裨益。

  现时香港每天约有1 260万人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包括铁路、巴士、小型巴士、电车及渡轮。而当中铁路占了约四成。目前,香港约45%的人口和75%的工作职位位于铁路站500米范围之内。根据我们在二○一四年公布的铁路发展策略,在二○三○年代中期各项铁路延线相继落成后,铁路站500米范围内可覆盖的人口和就业职位将分别增加至75%和85%。故此,我们会透过在铁路载客范围内作出更佳的行人环境规划,鼓励公众以步行配合铁路作为综合交通模式。事实上,我们未来的多个新发展区均设有铁路站,并辅以低碳环保的交通系统或工具,以及完善的行人路和自行车网络,以达至更好的连接。

香港2030+

  上星期,我们刚开展《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的公众参与活动。《香港2030+》将为香港跨越2030年的规划、土地及基建发展,以至建设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塑造提供指引。事实上,自从一九七○年代开始,我们大概每十年便会做一次这样长远策略性空间规划。过去十年,世界经济情况转变急剧,科技创新大大改变了商业模式和人的生活。香港作为国际城市,身处全球化的世界棋局当中,对外对内均面临重大挑战。对外,我们正面对全球及外围区域竞争激烈的环境。在邻近地区,特别是内地及东南亚,不少主要城市均正在全速发展,务求能在这东半球前所未见的经济增长中分一杯羹。此外,随着未来数年各个大型区域运输基建发展项目相继落成,香港与正在迅速发展的珠三角,以至更广泛地区的地理连系及经济融合将日益密切,为我们同时带来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对内,我们的社会正急速老化,而香港楼宇的老化速度,更过之而无不及,意味着为房屋、经济活动及社区设施提供可发展用地的需要迫在眉睫;同时,市民亦普遍要求享有更优质的生活。因此,香港必须全面迅速回应,迎接挑战并抓紧崭新的机遇。

  我们跨越2030年的规划愿景,是香港继续成为宜居、具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亚洲国际都会」。我们的发展策略有三项基本目标:(一)提升香港这个地少人多的高密度、集约发展的城市的宜居度;(二)迎接经济挑战及机遇;以及(三)创造容量以达致可持续发展。这个策略性规划将为香港跨越2030年的规划、土地及基建发展,以至建设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塑造提供指引。让香港市民能享有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优质的服务和设施,以及贴合个人喜好的文娱康乐活动,从而有更充实和多姿多采的优质生活。在推展发展项目时,我们必须奉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尊重环境。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其中几点思考:

(一)双老化的挑战
 
(1)人口
 
  按照最新推算,在大概五十年后,香港平均每三个人当中便有一位是65岁或以上长者。高龄长者(即85岁或以上)占整体人口的比例将由现时的2.2%,增加至10.1%。人口老化不但令劳动人口减少,同时亦会增加各项社会服务及设施的需求。

  有见及此,我们将会继续推广「长者友善」的规划及设计概念,顾及长者在住屋、健康护理、社区及社会福利服务方面的需要,以及推动「居家安老」的理念,务求为香港缔造一个家庭友善、长幼共融的建设环境。

(2)楼宇
 
  按推算,到二○四六年楼龄在70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单位总数将会达33万个,是现时的三百倍,而且绝大部分是在我们的市区。
 
  故此,我们必须继续推进重建、复修、活化及保育措施,以及加强市区更新的力度及政策,以活化残旧的城市结构。
 
(二)提升宜居度
 
  我们会透过促进八项城市特质去提升香港宜居度,令它具备集约、相互紧扣、独特、多元及充满活力、健康、以及共融互助的特质,并优化新发展区及改造稠密发展的市区,提供优质生活环境,支援不同年龄人士。未来,我们在人均政府、机构及社区用地供应目标为3.5平方米,较沙田新市镇的2.2平方米高。在改善蓝绿资源、建立健康城市,重塑公共空间方面,未来人均休憩用地供应的目标将由不少于2平方米增至2.5平方米。此外,我们将在进行规划和城市设计时,进一步注入都市气候及空气流通的考虑因素,及「动态设计」元素,以鼓励市民多做运动和注重健康,例如多步行和多骑自行车。
 
(三)提升容量
 
(1)环境容量
 
  我们在发展土地的同时,亦要积极提升环境容量,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容量是指一个环境对维持人类活动和生物多样性的能力。在天然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我们不但要确保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亦要考虑如何改善整体的环境。我们必须主动改善及提升环境容量,例如善用「蓝绿资源」,并推行绿色基建,务求促进一个可持续的环境,并丰富生物多样性。
 
  所谓蓝绿资源是指郊野公园、维多利亚海港、海滩、河道、公园、湿地,以及水塘等。我们建议善用蓝绿自然资源,缔造优质生活环境,例如现有的自然地带可结合新市区的绿地,形成绿色走廊,让城市人能多亲近大自然。此外,我们可以利用绿化和生态水力学措施活化已渠道化的河道,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并开辟设河畔休憩空间及蓝色和绿色走廊。
 
  社会不断进步,市民也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的保育。因此我们会保护保育价值高的地方,优先发展已受破坏的土地以及在建设地区边缘已荒废或低保育价值的地区,同时建议在维多利亚海港以外进行填海。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必定会致力把环境保育和生物多样性纳入规划考虑,以创造、提升及再生环境容量,并改善香港的环境。
 
(2)发展容量
 
  我们在2030+规划中为发展容量提供了10%缓冲,预留一定弹性以应付环境出现转变时的需要。此外,我们会采用较以往为高的比率来规划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及休憩用地,以改善市民生活空间。我们亦会提倡以全面且开放的思维,重塑公共空间,供市民享用;并推行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的城市发展策略。
 
(四)城、乡、自然环境共融
 
  随着人口的急速增长,香港发展了三代共九个新市镇,过去,这些新市镇的发展都采用城乡二元分割的概念,把城市与乡郊的发展清晰分隔开来。随着市民对提升生活质素的期望不断提高,对乡郊保育的兴趣日隆,我们提出采用更和谐的发展方法,促进城、乡及自然共融。在具备乡郊和自然特色的地区,在可行的情况下我们会尽量保留这些特色,包括地形地标、乡村、文化遗产和农业活动,使其与新规划的住宅和就业枢纽和谐结合。
 
(五)居所与职位地点的分布
 
  透过在市区核心以外创造更多职位,有助改善现时居所与职位地点分布失衡的情况。现时香港,都会区占全港人口59%,却占全港职位76%;新界占全港人口41%,但只占职位的24%。根据2030+规划,都会区占全港人口及职位的比例会分别下跌至约45%及约62%;而新界的比例则会分别由现时上升至约55%及约38%。令居所与职位的分布更合理,节省市民上下班的交通时间、减轻对交通基建的压力、并节能环保。
 
结语

  香港的策略性长远空间规划是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低碳智慧、多元共融、共议共建和成果共享的。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市民大众有一个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有各展所长的就业机会、同时为城市的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我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可以跟大家分享香港在城市规划和发展方面的一点思考,我很期望今天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和内地各专家和同行朋友们交流想法和经验,让我们把各自的城市建设得更宜居、更美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谢谢!
 
 
2016年10月31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5时03分
即日新闻  

图片

发展局局长陈茂波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在厦门出席「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介绍《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规划远景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