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局局长在《施政报告》有关《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记者会开场发言(附图/短片)
*******************************************
各位传媒朋友,大家好。今日是「大寒」,现时室外的气温超过摄氏20度,大家感受到气候变化引致更多极端天气,以致扰乱了人类赖以为生、较为正常的气候模样。
在《巴黎协定》于去年年底生效后,行政长官在前两天的《施政报告》中公布了香港更长远的二○三○年减碳目标。今日,政府正式公布《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与世界上不同的先进地方一样,大家一同制订更长远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包括减缓(即减碳),及增加城市的适应及应变能力。政府早前成立了一个高层次的气候变化督导委员会,由政务司司长出任主席,成员包括所有十三个政府政策局的局长或代表,以及相关部门,一同筹谋各方面及全方位应对气候变化。正如政务司司长在《蓝图》所言,气候变化是一项跨界别、跨范畴的议题,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经济以至人民影响深远。作为地球村的一分子,香港需要积极作出回应。因此现届政府成立了高层次的气候变化督导委员会,全面督导及统筹各个相关的政策局及部门的相关工作,一同落实减碳工作。委员会已整合了很多有用的意见及观点,包括来自民间的,一同推展。《巴黎协定》推动我们进一步达致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我们同时亦要鼓励社会上各阶层积极参与节能减废,投入低碳生活,共建绿色香港。
根据《巴黎协定》的框架,这是一个新的运作模式,给予香港以至其他城市一个参考。简单来说,是「五年一检」,而且每一个检视,推动不同社会收紧及提升他们相关的政策,包括减碳目标。这「五年一检」亦巧合地与香港五年一届的政府配合,所以这是一个好机遇,让每一届政府有一个应对及深化相关行动的机遇。而《巴黎协定》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全世界不同地方一同制订减碳目标及时间表,增加透明度,一同去做。所以我们将演化为一个名为「4T」行动,便是有目标(target)、有清楚的时间表(timeline)、有高透明度(transparency),及一同去做(together)。
《施政报告》公布了香港二○三○年新的减碳目标,碳强度制订为65%至70%的减幅,以二○○五年为基础年。香港现时的人均碳排放约为6.2吨,至二○二○年达致我们现时既定的目标,减至人均(排放)约为4.5吨,减少的碳净值约为20%,达致当时订的目标下限。新的目标等如人均减幅达致每年3.3至3.8吨左右,而总整体减碳幅度约为26%至36%,这与《巴黎协定》所倡议全球升温不超过摄氏2度的路程,至二○三○年的全球平衡分配是吻合的。在目标之下,我们须有减碳或减缓的措施,在能源方面是重点,即在发电方面(研究)如何减碳,具体措施包括将发电的燃煤比例逐步降低,由现时超过一半的燃煤发电,至二○二○年降至约占两成的燃煤发电,接着在迈向二○三○年继续下降,令香港的碳排放减少,因现时发电方面占香港的碳足印约为三分之二之多。当中亦会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今次的蓝图亦很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的可再生能源的潜力。这里指出我们大约有太阳能、风能和转废为能方面,在二○三○年合共大约能够有百分之三至四的幅度,这里亦说出了每个范畴的比份。
另外,除了发电方面,建筑物如何悭电,或我们称为「能源需求管理」亦是重点,因为香港的碳足印有六成是建筑物用电相关,占了我们整体用电量的九成,所以节能方面是重点。早前,我们已经公布了香港第一份的《香港都市节能蓝图2015~2025+》,订立了一个进取的目标,当时我们有个跟进,就是对现有建筑物如何能够加大力度推展绿色建筑和节能。我们推展了一个叫「4T」的伙伴计划,在图中我们见到,香港主要的大用电户,包括政府、大学、医管局(医院管理局)、房委会(香港房屋委员会)、机管局(机场管理局),以至大的发展商等等,他们占了整体香港用电大约两成,所以这里重点出击,可以大家一起用最快的方法达致一个大家一起减碳、悭电的目标。这个结果我们会稍后再公布。但整体来说,早前政府已经说用了五年时间,政府建筑物悭电百分之五,而今次我们和其他的私人业界、非政府组织一起,会与政府刚才所说的五年减百分之五,大致能够做到相若的成效。同时,这个「4T」亦推展其他绿色建筑的工作,包括支持绿建环评有更多善用,亦支持旧有建筑物去改装、重新校验,以及环保采购等等的工作。
在节能方面,不单只是建筑物,基建亦很重要,除了在启德发展区已经落实了一个区域供冷系统,在新的发展区亦会积极善用新的科技,而在政府的基建占了我们用电量总数的大约百分之四十六,而当中因为供水及污水方面,当中占了香港的基建用电大约四分之三,当中水务署、渠务署是大户,所以我们亦推展相关部门在基建上,制订其节能目标及时间表。同时,在《施政报告》亦刚刚公布,政府的建筑物会投放适当的资源,预留至少五亿元在政府现有的建筑物上推展节能的项目;在私人方面,发展局亦会检视绿建环评,以及私人楼宇的总面积宽免如何能够可以与时并进。同时,政府投放资源在政府建筑物,新和旧(政府建筑物)也会加大再生能源的比例。我们会在今年四月更新政府内部的指引,针对绿色建筑物,加大相关的公共建筑以至公园的再生能源的比例,以至投放、预留大约二亿元在既有的政府建筑物亦加大这些设施。
另外,我们亦会寻找机遇,在一些大型项目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在一些水塘,又例如在安达臣道矿场的山坡,以至转废为能,以及在渠务署设施如何能够加大一些大型的,包括太阳能发电或转废为能的机遇。
在减缓方面,包括在悭电及可再生能源,其实我们正与两电商讨未来的《管制计划协议》,当中基于市民的主流回应,我们亦希望在此找到机遇,支持不同民间能够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在此,我希望可以交给我另外两位同事(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邱诚武及发展局副秘书长(工务)麦成章),谈谈交通方面及适应方面的工作。
《蓝图》内备有香港地图以方便市民大众作理解,我们于减碳以至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其实在不同地方都有很多建设设施,予大家理解这方面的工作与进展。
最后一方面是应变方面。因为气候变化引致极端天气,需要我们作认知,以及于较危急状况时需要有所应变,包括酷热天气或水浸时候。我们希望能够减少对人及财物的负面影响,尽快令社会复原正常运作。因此这方面除有应急的准备,牵涉保安局及民政局(民政事务局)等,亦会透过不同部门,包括天文台以提高社区的意识,应对严峻的天气等。同时亦有机遇,例如绿色金融,都是全世界先进城市如何能够针对气候变化,及早作出应变。
我们会加大相关宣传及公众教育,包括刚才观看的短片,亦有专属气候变化的网站,我们亦建议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拨出一千万元资助非政府的组织,一起推动相关的认知及行动。教育局亦作出配合,今年其重点的活动是全港校际气候变化跨课程专题比赛,欢迎更多中小学的朋友支持及参加。
最后想阐述,除了减少本地碳排放,大家市民日常生活都是重要的,当中牵涉一些香港以外的碳足印,所以于衣、食、外游等,大家都可帮助减低全港以至全球的碳足印,大家消费时要「识取惜用」。「识」是指懂得选择,那些物品是高碳及低碳,亦要珍「惜」资源,所以大家要节能、减废、节约用水,一起过低碳生活。
最后一提是气候变化似乎有些负面的影响,但如果能早着先机,转危为机,都可有正面的作用。刚才运房局(运输及房屋局副局长邱诚武)所言,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支持低碳的运输,同时可减少香港的空气污染排放,做到多赢的局面,这些都需要大家早些准备及认知。
多谢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一起支持气候变化香港行动,大家一起别做大嘥鬼!
完
2017年1月2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0时18分
香港时间20时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