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财政司司长就《2017年拨款条例草案》恢复二读辩论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主席︰
我在二月底发表二○一七至一八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后,出席了多个论坛、交流会和访问,聆听市民、议员和社会各界对预算案的看法,也透过不同场合向本地和海外持份者解说预算案的理念和各项措施。
我非常感谢各位议员在两星期前的立法会会议上就预算案涉及的不同政策范畴表达的宝贵意见。刚才三位局长已经就其相关范畴作了扼要的回应。
我现在会先向大家扼述一下环球和本地经济的最新情况,然后就预算案中大家关心的几点,汇报一些最新的情况。
环球经济情况
今年以来,环球经济情况续见改善,发达国家维持温和增长,内地经济稳中向好。在本月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略为调高环球经济今年增长预测至3.5%,较二○一六年快0.4个百分点。不过,今年前景仍有不少隐忧,我们须要保持警觉。
美国方面,近期的经济数据普遍向好,劳工市场持续改善,为今年经济提速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市场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动向,美国财长在三月的G20会议表示,美国无意与其他经济大国展开贸易战,但会重新检视美国的外贸情况,确保美国有公平的对外贸易关系。四月中美国财政部发表的报告,亦未有将任何国家列为货币操纵国。另外,中美两国元首四月初会面,同意拟定「贸易百日计划」,就各项贸易的议题进行协商。
联储局在三月决定再次加息,其后市场似乎对加息的忧虑有所减退,美元亦回软。不过,联储局官员预期美国经济会持续改善,失业率在三月降至4.5%的近十年新低,今年或仍会再加息半厘。若果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又或通胀压力高过预期,加息步伐则会更快。三月的会议记录显示,不少联储局官员认为今年稍后可考虑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预示美国有收紧货币政策的相关风险,加上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背驰,国际资金流向随时会出现逆转,再加上中东及朝鲜半岛地缘政局紧张,国际金融市场及汇率的波动或会加剧。投资者须小心留意这方面的风险。
欧洲方面,英国已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与欧盟谈判存在不少不确定性。而法国的总统选举,以至未来几个月的英国及德国大选,选情也备受关注。市场担心未来欧洲经济融合的方向会否出现重大改变,这些新变数都可能影响环球经济金融稳定。
亚洲方面,受惠于环球经济回稳,过去数月区内贸易均录得升幅。作为区内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内地经济继续表现稳健,今年第一季表现较预期为佳,按年增长率轻微加快至6.9%。我有信心内地有足够的政策空间,达至全年经济增长6.5%左右的官方目标。日本方面,经济指标近期有所改善,但经济前景仍然受当地庞大的公共债务及人口急剧老龄化所制约。
本地经济情况
今年以来,香港经济表现稳中向好。香港货物出口在第一季进一步增强,以货值计按年显著增长10.3%,访港旅客人次也见好转,第一季按年上升3.7%,较去年第四季上升0.4%为佳,不过,旅客消费似乎仍有待回升。零售业销货量在今年首两个月按年下跌3.6%,跌幅大致与去年第四季3.7%相若。
环球通胀低企,输入通胀压力轻微,而经济温和增长也制约本地成本上升,再加上一些短暂因素令去年第一季的比较基数偏高,今年第一季基本通胀率回落至1.4%。我预测二○一七年全年基本通胀率为2%。
楼市方面,增加土地供应以增加住宅供应,一直是政府确保楼市长远健康平稳发展的首要政策。在政府各个部门的努力下,在三月底,未來三至四年住宅潜在供应已升至96 000个住宅单位的纪录新高,比本届政府上任时增加了50%。综合各个来源,即包括政府卖地、铁路物业发展项目、市区重建局项目及私人重建发展项目等,今个财政年度的房屋土地供应更可供兴建单位约32 000个,远高于每年私人房屋土地供应目标的18 000个单位。
同时,为防范楼市泡沫风险,政府于去年十一月初公布新一轮需求管理措施。新的15%住宅印花税推出后,住宅物业交易量明显下降,楼价升势亦有所放缓。根据税务局记录,二○一六年十二月至二○一七年三月,须缴纳双倍从价印花税或新住宅印花税的住宅物业交易每月平均约500宗,较推出新措施前,即二○一六年九月至十一月,每月平均约2 400宗下跌约八成。而在涉及香港永久性居民买家的住宅物业交易当中,94%个案的买家没有在香港拥有任何住宅物业,可见新措施有助减少投资需求。不过,市场信息显示,本地投资者以「一约多伙」的形式购入住宅物业的情况在二、三月份急剧上升,令市场气氛转趋炽热,成交非常活跃,楼价升势亦加快。今年三月的交投按月急升44%至约5 900宗,楼价的升幅亦加快至2%。为杜绝投资者通过「一约多伙」来回避新的税率,政府已收紧新住宅印花税机制下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提供的豁免安排。由四月十二日起,若有关买家以一份文书购入多于一个住宅物业,有关交易将不再获豁免。
虽然楼市近期再度升温,但楼市的基本因素已起了根本的变化。美国利率正常化持续,未来息口只会向上,加上过去数年的土地供应增加,未来一手楼宇的供应量与落成量,均会较过去几年大幅增加。因此,过去几年住宅供求偏紧的情况,不会重现,楼市面对的风险正在加大。
政府会密切注意楼市发展,恳请市民在作出置业决定前,必须小心衡量各样潜在风险,特别是利息变化对供款能力的影响,量力而为。
总括而言,外围环境年初以来继续改善,香港近月的经济指标亦大致向好。我在《财政预算案》中预测本年香港经济有2%至3%的实质增长,今年以来的情况大致符合我们较早前的预期。不过,国际政经形势复杂多变,今年经济展望仍有不确定性。考虑到这些因素及政府财政承担能力,我在《财政预算案》推出351亿元的税务宽减和短期纾缓措施,当中包括税项宽免、提高免税额、豁免差饷和发放额外社会保障金额等措施,让市民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刺激本地的消费及保障就业,并协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应对挑战。这些税务宽减和短期纾缓措施,连同其他的支出,可以为今年本地生产总值提供1.1%的提振作用,维持本港经济稳定增长。
稳中求进的公共财政政策
主席,《财政预算案》反映政府施政的优次,同时亦反映我们的价值观,运用资源所希望达到的愿景。在这份预算案中,我就提出公共财政的三大目标和方向。第一项目标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们要巩固和提升支柱产业的竞争力,支援优势和新兴产业,令经济持续和多元化发展,让年轻人有更多优质的就业选择。政府亦应「以人为本」,在缓急有序、顾及承担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投放资源改善民生。第二项目标是「投资未来、宜居宜业」。我们会继续透过投资基建、培育人才和推动创科发展,改善市民生活质素,提升我们的营商环境。第三项是「公平公义、共享成果」。政府须有建立公平公义社会的愿景,让各阶层市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我们会继续在扶贫、安老助弱和青少年发展方面投放资源,促进关爱共融,帮助向上流动。
以现时政府的财政实力,我们可积极进取,在推出关爱社群的措施的同时,透过不同的政策提升支柱产业的优势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为社会谋划未来。行政长官在今年已发表的《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扶贫、安老和助弱措施,改善基层市民的生活,协助有需要人士应付生活负担,我已经在预算案中作出资源上的全面配合。
在上述公共财政的三大目标和方向下,政府的经常开支预算在二○一七至一八年度比二○一六至一七年度的修订预算增加了7.4%,即256亿元。当中惠及基层的教育、社会福利和医疗服务的经常开支,共占政府经常开支约60%,即超过2 100亿元。事实上,近五年这三个经常开支范畴的累积增幅更达43%。随着本港人口快速老化,不少措施的经常性开支也会快速增加。以长者及合资格残疾人士公共交通票价优惠计划和长者医疗券计划为例,二○一二至一三至二○一七至一八年度期间的经常开支分别增加四倍和十倍,达至接近12亿元和21亿元,我认为这些钱是很值得花的,因为这些措施都能够实质地提升长者的生活质素。
在协助退休长者方面,我担任主席的按揭证券公司在本月初公布了公共年金计划的主要内容,为退休长者提供多一项理财选择,让他们可以将部分积蓄,转换成长期、稳定、可靠并且具吸引力的定期收入,直至他们百年归老。年金计划是继安年按揭计划后,另一项有助长者更加妥善地为自己晚年做好财务安排,以至令他们可以更安心地享受退休生活的措施。计划公布后,受到社会普遍欢迎。我乐意在不失审慎的原则下,研究加大此计划的规模。有关计划的详情,正在由独立顾问进行检验和核证,预计可以在今年六月底前公布,并且在明年中前推出。
除了税务和短期纾缓措施,以及一系列扶助中小企发展的支援措施外,今年《财政预算案》提出以前瞻方式善用年度盈余当中的610亿元,加强安老和残疾人士的院舍和康复服务、支援创新发展、建设社区设施,以及推动体育和青年发展。有议员批评这笔预留款项欠缺具体细节,我希望大家明白,今届政府任期只去到今年六月三十日,在政治伦理上,我是应该留有空间,让下届政府去运用这笔资源。我相信下届政府会全盘考虑各种可行及合适用途,并会谘询各持份者和立法会的意见,发挥好这些资源的社会效益。
我在二月底的预算案中公布,二○一六至一七年度政府盈余预算为928亿元。根据现时最新的数字,由于二、三月份卖地收入飙升,政府收入进一步增加136亿元,与此同时,开支却比修订预算减少44亿元,故此,二○一六至一七度政府盈余将会再增加180亿元至1,108亿元。这额外的180亿元盈余,我决定预留作教育用途,包括加强高教界的学术和科研发展资源,具体分配和细节交由教育局按政府既定程序跟进。
二○一六至一七年度的卖地收入为1,280亿元,是香港有史以来最高,也是首次突破1,000亿元的大关,占政府收入的22.3%,相等于本地生产总值5.1%。库房录得额外盈余,让政府有更多资源为社会做事,看似值得欣慰,但实际上是令人担忧。一方面,楼价高企,令市民难以负担,不管如何努力奋斗,置业安家之梦都难圆,愤慨不满之情不难理解。现届政府尽管已经出尽全力,但新增的大部分单位仍未落成,难解市民置业安居之困,负责规划、土地供应和房屋的同事,仍须咬紧牙根,坚持努力。另一方面,超高的地价,亦预示了住宅楼市的风险正在上升,尤其未来供应正不断增加,利率亦正逐步向上,实在令人忧虑。
提升优势、创造容量、多元发展
在推动香港经济发展方面,我们会继续致力提升支柱产业的优势,开拓新市场,以及促进产业多元发展。随着新兴市场在环球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加上「一带一路」沿线新市场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相互协作,并船出海,我们必须把握时机,好好利用香港的优势,拓展新经济增长点。
我成立了创新、科技及再工业化委员会,统筹香港的创新及科技发展,以及香港再工业化的进程,让我们将来的产业多元发展,令市民特别是年轻人有更多优质的就业选择。委员会由我担任主席,即将于下月会举行首次会议。
此外,我很高兴不少专业界别和商界的朋友支持成立税务政策组。税收是政府财政的根本,相信大家都明白政府「无财不行」的道理,作为财政司司长,我需要确保有稳定和足够的税收,支持政府庞大的开支和社会服务;更希望利用税务政策,支持产业发展,为香港创富,这正是我成立税务政策组的原因。我们近年推出或即将提出的税务措施,包括推动更多基金来港注册,以及吸引飞机租赁和融资公司来港发展业务,不但会为我们带来经济利益和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亦可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本月初,我和同事与会计界和商会的朋友分别进行「脑震荡」,讨论税务政策组的工作和再工业化的策略。在座的专家,热烈地向我们表达业界的期望,并提出建议,希望政府在这两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说到税务政策组的首要工作,与会的专家一致认为是善用税务政策,推动产业和经济发展。这共识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税务政策组日后会继续与不同界别人士多加交流,充分考虑香港的优势、潜力和需要,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这方面工作不能「闭门造车」,我们必须参考国际经验和趋势,以及香港的实际情况,因时制宜,并确保新政策既符合国际要求,亦不会被视为「伤害性税务措施」。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会在短期内定下工作方向和研究课题,包括优先研究科研开支加倍扣税的建议,务求在过去一、两年政府大力推动创新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新产业茁壮成长。
结语
主席,议员就今年的《拨款条例草案》提出了742项修订,经主席裁决后,虽已减至185项,但个别项目讨论仍然需时,单是投票就需要超过六小时。政府当然会尽力配合立法会的审议工作,令《财政预算案》可以尽快通过,但议会议政的效率实在是值得市民关注。在现届政府任期的过去四个财政年度,立法会由一读到通过该年度的《拨款条例草案》平均需时超过16个会议日,是自一九九七年以来历届立法会平均审议相同草案时间的六倍。
立法会早前批准952亿元临时拨款,可以应付至五月底前的开支。如果《财政预算案》未能在五月底前通过,政府部门和公营机构在六月初会开始陆续出现资源不足的情况,公共服务将难以维持,多项实际而急切的惠民纾困政策措施,便不能适时推行。
我恳请各位议员以整体社会利益,以及香港办事效率和竞争力为重,支持尽早通过《2017年拨款条例草案》,令这些措施可以早日落实。
主席,我谨此陈辞。多谢主席。
完
2017年4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21分
香港时间15时2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