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四题:香港航运及物流业的发展
*****************
问题:
贸易及物流业是本港四大经济支柱之一,其经济贡献占本地生产总值超过两成,而其聘用的人数接近75万。然而,本港的港口货柜吞吐量近年呈下降趋势。此外,据报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在本年四月表示,为避免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城市之间的恶性竞争,香港或要放弃部分非优势产业(例如码头货运),并应朝高增值行业方向发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有否与大湾区内其他十个城市的当局商讨制订货运业的分工合作计划;如有,详情为何;
(二)鉴于政府曾表示会于本月底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交其对大湾区规划的意见,该等意见会否包括发展本港货运业的建议;如会,详情为何,以及有否评估该等建议对货运业、本港经济及劳工市场的影响,而在提交该等建议前会否谘询相关业内人士和团体;及
(三)鉴于全球十个最繁忙的港口中,有三个位于大湾区,而区内亦有五个民用机场,政府有何计划进一步支持和巩固香港作为区域物流及航空枢纽的地位,以及促进香港的贸易及物流业在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中担任龙头角色?
答覆:
主席: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在「十三五」规划及「一带一路」倡议下重要区域性发展规划之一,有助推动香港、澳门与广东省九个城市在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科技创新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发展,以及运输基建的联通。特区政府会按照「一国两制」、「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等原则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工作,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及作为国际大都会的特色和开放引领作用,与区内其他城市互相补足协调,将大湾区发展成为具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就易志明议员提问的各部分,我现综合答覆如下:
香港是南中国的主要枢纽港,进出香港的货物以价值计算约八成与内地相关。香港港口去年的吞吐量接近二千万标准箱,其中约三份之二与珠三角相关。香港国际机场连续七年为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去年吞吐量超过450万吨,粗略估计其中约七成为来往珠三角的货物。由此可见,香港与大湾区货运业关系密切。珠三角区域愈发展,香港愈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我们必须经常审视自我特色和优势,致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做到国家及区域所需、香港所长。
目前,香港港口与大湾区内其他港口各自有其分工定位。香港港口是南中国货物的集散地和区内重要转运枢纽,而大湾区内的其他主要港口,例如蛇口、盐田、南沙等,则以直接货物运输为主,故不存在放弃香港港口的命题。尽管现时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在货运方面未有具体合作计划,但是随着大湾区发展的推进,区内各港口会在优势互补下,各自发展所长,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物流实力。香港会继续强化转运港功能,同时积极拓展高增值海运服务,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作用。
就大湾区发展规划特区,政府征询业界和相关谘询委员会的意见,向国家相关部委提交建议,当中勾勒香港的国际大都会定位,及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以及专业服务集群的优势。
海运方面,我们致力巩固香港国际海运中心的地位,积极推动香港港口和高增值专业海运服务发展,为大湾区内的海运企业提供高质素的海运服务,协助区内企业「走出去」,并吸引外国企业善用香港的服务及区域总部定位进入内地市场。
空运方面,现时每日有约1 100航班来往香港与世界各地约190个航点,当中包括内地40多个航点。我们致力巩固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国际及区域航空枢纽的领导角色,在中央政策支持下落实三跑道系统计划,并加强与区内其他主要机场的合作协调。
政府一直推行措施,配合上述的「巩固」策略。当中包括︰
第一,完成把葵青货柜码头的进港航道的航行水深由15米挖深至17米,以便特大货柜轮可不受潮汐影响进出货柜码头;并分阶段提供更多港口后勤用地,以扩大货柜堆场空间及增加驳船泊位设施,提升处理货物的效率。
第二,提供土地作发展现代物流之用,自二○一○年起已批出合共6.9公顷物流用地,并于屯门西预留两幅共约十公顷的土地。同时,机场管理局(机管局)已于机场岛南货运区预留约20公顷的土地,以支持转口、电子商贸及高增值空运货物的发展。
第三,将来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运作后,预计每年可处理约900万公吨的货物,比现时增加接近一倍。在三跑道系统落成前,机管局推行多项设施提升及扩建计划,提升客货运处理能力。
此外,港珠澳大桥连接粤港澳三地,启用后来往珠海至葵青货柜码头和香港国际机场的行车时间大大缩减,来自珠三角西部的货物将来可善用香港的机场和货柜码头,为香港物流业带来更多商机。
可以指望,凭着香港的高端增值商贸和专业服务、世界一流的基建和人才培训,以及作为国际大都会的全球连系,一定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充分发挥其重要引领作用。
完
2017年6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30分
香港时间14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