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司司长于二○一六年香港贫穷情况分析记者会开场发言(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政务司司长暨扶贫委员会主席张建宗、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博士、政府统计处副处长陈萃如与经济分析及方便营商处首席经济主任吴慧兰今日(十一月十七日)举行记者会,公布二○一六年香港贫穷情况的分析。以下是张建宗的开场发言全文:
首先多谢大家出席我们今日这个记者招待会。二○一六年的贫穷情况,我想扼要向大家用投影片,用少许时间谈一谈,然后大家可以答问。首先作为一个背景,大家值得再重温一下「贫穷线」的定义和局限,我们指的是去年二○一六年,回顾(过去)一年「贫穷线」的最新情况。「贫穷线」采用「相对贫穷」的概念,即是以除税和福利转移之前,政府政策完全还没有介入前的每月住户收入中位数的一半划条线,这个其实根据国际标准,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标准去做,很多西方经济都用这个方法计算。值得留意的是,「贫穷线」是政策分析工具,帮助政府持续了解贫穷情况,特别导引政策的制定及评估政策成效。但我一定要开宗明义说,「贫穷线」在过去数年,大家很清楚有一定的局限,有先天性的局限、结构性的局限,所以大家看「贫穷线」一定要知道有这些局限,客观点做评估。
第一,我们单以住户收入为指标,绝对没考虑他们的资产和负债,即不知道他们有多少资产,因此「低收入,高资产」人士亦可能被界定为贫穷人口,因而高估了贫穷情况。即是说「低收入,高资产」的情况,因为纯粹计收入,所以资产是不知道的,这是第一个可以说是局限又好,缺陷又好。第二,「贫穷线」分析受到很多外在因素(影响),包括经济情况、人口结构转变影响,因此难以制定具体减贫措施和减贫指标。很多人问:「为何你不定一个指标?」。因为我们用「相对贫穷」,所以这不可能有所谓(一个)清楚的减低指标,有一定难度。第三,主体分析主要计算政府恒常现金政策介入的扶贫成效,是不能够全面反映其他政策,例如公屋福利,的成效,即我们计算甚么?恒常的现金(政策介入)。「一次过」的我们都没有计算。公屋其实是一个很重要元素,我们都没有计算,那是一个恒常性但不是现金,那是非现金的福利。所以一提到扶贫效应,大家一定要明白有些局限我们没计算(在内)。最后,就是「贫穷线」并非「扶贫线」。扶贫政策是要扶贫及防贫,两样都要兼备,才能发挥到整个效应。
主要来说,二○一六年主要分析的数据,简单来说,经济和劳工市场整体来说是向好的。经济实质增长大约2%,新增的职位有13 300个,总就业人数3 787 000,失业率是3.4%,维持一个低水平。基层劳工收入持续增长、整体工资升幅达3.7%、全职雇员最低十等分的(平均就业收入升幅),即人工工资最低的组别,平均就业升幅达4.7%,即所谓「跑赢大市」,简单说情况有改善,在基层来说。如果你看「贫穷线」的门槛,二○一六年香港经济温和增长,劳工市场稳定,所以「贫穷线」的门槛随着劳工收入改善而全面上升,因为要跟随着工资水平,所以自然而然门槛便高了,这个值得留意,譬如一个四人家庭,现时是18,500元,在二○一六年来说,一个三人家庭是15,000元。
人口高龄化的影响值得大家要多些关注。因为整个问题的症结其实与人口高龄化有关系。在人口高龄化的趋势下,人口年龄结构转变及住户小型化是持续推升贫穷率和贫穷人口。我刚才说有很多长者,稍后大家可以看到这方面数据,他们没有工作的时候,收入自然会低,但我们既然不知道资产情况,所以在人口高龄化,自然一定会影响整个贫穷表现。人口住户亦是,小型住户多了,分拆出来,独居长者或双老亦影响到数字。其实这些在较早前我们在坚尼系数的公布中已交代了,就是因为人口高龄化导致小型住户多了。
在政府扶贫力度方面,政府投放在社会福利开支事实上近年持续增加,是有增无减。大家都记得,近年我们推出了「长者生活津贴」,去年亦推出了「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未来我们会把它优化,以及推出其他优化措施等等。值得留意的就是我们看看下面的图表,最简单例子就是我们在二○一二/一三年那年开始计算,即是上一届政府开始,二○一二/一三年当时福利的投入是428亿元,但到今年,我们估计已经到达733亿元,即是说可以想像增幅是71%(七成一),这个数字是相当大的增幅。同时,现在我们社会福利的开支已经占整个经常性开支的19.8%。第一,是教育,是21.5%,第二是福利,19.8%,接近两成,大家可以想像每一百元(开支)差不多有二十元放在福利,这亦显示政府的承担。
在「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方面),值得我们简单向大家再重温一下。「低津」在二○一六年五月推出,截至今年九月共有达36 000个家庭受惠,大约是13万人,以人数来说,其中有57 000个是合资格儿童或青少年,共发出津贴额约9亿3千万元。去年的「低津」扶贫效应已经反映在今次的「贫穷线」中,稍后向大家分析。
第二个就是我们优化长者生活津贴。在今年五月一日开始,大家都记得,我们放宽了现行长津的资产上限,惠及更多有经济需要长者。另外,我们将增设一层高额津贴,援助(一些)我们觉得更有需要的(人士),特别是资产比较少的,预计我们在明年年中将会实施。
这些优化措施的扶贫效应会反映在往后的「贫穷线」分析中,今年我们没法可以看到,因为是一七年,(扶贫效应会)在一八年一年(后看到)。稍后会向大家分析,会有颇多新措施会在一八年实施,一定会带来明显改善。
二○一六年的主要贫穷数据。第一,我们在政策介入前,贫穷率是19.9%,贫穷人口是135万2千人;恒常现金政策介入后,即是政府的现金介入后,二○一六年的贫穷率回落至14.7%,贫穷人口是99万6千人左右,连续四年都维持在100万(人)以下,即是说是徘徊在九十多万(人)之间,这个大家值得留意。在二○一六年来说,非恒常现金项目的扶贫效应与一五年比较,是较为低,主要因为额外综援援助金和公共福利金津贴,由两个月「出双粮」减至只是发放一个月。但我们说的纯粹是非恒常现金上的一个比较,我们实际上公布的「贫穷线」只是说经常性的「现金介入」而已,但这个参考是有用的,即是说实际上是要看全盘,不能够忽视这些因素在内。
另外,就是非现金福利。我刚才说就是公屋,主要是公屋。(公屋的)扶贫效果仍然十分显著。但二○一六年住宅物业租金按年下跌约3%,所以公屋设算市值亦相应下跌,令扶贫效应与一五年比较稍为逊色,这些纯粹因为租金影响(及)我们的计算方法而已。实际上,他们仍然住公屋,没有影响的。
按经济特征划分的贫穷数据来说,二○一六年,随着经济增长,在职住户的贫穷率远低于整体,维持在有纪录以来最低位。至于非从事经济活动住户,当中有近六成人口为长者,这贫穷率是整体的四倍,所以大家要留意。长者占非从事经济活动(住户)的比重有六成这么多。而政策介入后的(非从事经济活动住户)贫穷人口增加了22 500人,主要是贫穷长者增加所致,即是说我们有些改善的措施(协助)脱贫,但突然间又有些长者加入,因为(没有收入而被)列为贫穷人口,所以长者的数字增加,抵销我们的改善(措施),(人口)高龄化的冲击就在这里。二○一六年来说,非现金的福利,主要是公屋,我刚才说仍然显著,我不重覆了。
在社会特征(划分的贫穷数据)方面来说,综援、单亲、新移民和有儿童住户的贫穷数字亦有改善,而受惠于「低津」,有儿童住户和单亲住户的贫穷人口和贫穷率亦下降至有纪录以来的新低,因为「低津」,特别在儿童方面,的确帮了很大忙。另外,新移民住户的贫穷率亦有明显改善。这些数字大家都清楚看到。
以地区划分(的贫穷数据),我们在说,基本上如果我们按地区计,十八区中贫穷情况比较严峻的地区是北区、深水埗、元朗、葵青、观塘、大埔、黄大仙及屯门等,我们依次(列)在图表上,大家看得很清楚,我们纯粹以区来划分。
贫穷住户平均的受惠金额,二○一六年各扶贫政策继续为贫穷住户提供相当程度的补助,其中受惠于恒常现金项目的平均额持续上升。大家看到图表,是在一直上升中,即是说用恒常现金是有一定效应,能帮助很多贫穷家庭。
二○一五、一六年,选定恒常现金项目和公屋的扶贫成效,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事实上,从图表可以看到的情况,稍后我请经济顾问同事跟大家进一步分析,我希望扼要向大家交代整个宏观情况。
扶贫政策的成效受不同因素影响。刚才开始便说明了,不单取决于政府的资源投入,因为是有劳动市场、人口高龄化、住户小型化等(因素)。当然申领综援人数减少了,有些数目这里我们没带出。实际上,综援(受助)人数最近的数字已经跌至可以说是二十年新低,如果与最高峰时比较,只是(最高峰时)七成,改善了那么多,由最高峰的五十多万人,现在是约三十四万人领取综援。如果说低收入和失业综援的数字,失业综援更是连续一百个月下跌,是回归以来最低的。这些数字稍后我们跟大家交代。人口高龄化和住户小型化合共抵销了,正如我刚才说的,近一半由经济增长及政府扶贫工作带来的减贫成效,这些数字就很清晰了。
「低津」的成效,我们逐个逐个分析我们政府的措施。「低津」(方面),扶贫政策愈具针对性,扶贫成效亦相对显著。其中,「低津」的扶贫效率最高,平均每一亿元的津贴可以令4 000人脱贫。我们亦宣布了会将「低津」改名为「在职家庭津贴」,删去了「低收入」三个字,将标签效应拿掉,亦放宽了。我稍后再说,这个会带来很大改善,在未来一年。另外,在一六年来说,「低津」亦令 5 600个非综援在职住户合共22 900人脱贫,其中9 500人为小孩子,相应贫穷率减幅为0.4个百分点。「低津」对于有儿童和单亲住户的扶贫成效更加显著了,分别令这两个群组的贫穷率下跌了0.8和0.9个百分点。
另外,在一六年,随着「低津」实施,儿童的贫穷人口及贫穷率均下降至有纪录以来的新低,是唯一一个贫穷数字有所下降的年龄组别。即是说「低津」是聚焦,是真的可以针对性帮到这些儿童改善生活及脱贫。
总结方面,我想有几点大家要留意,一六年的贫穷情况大致平稳,虽然有轻微上升。政府扶贫政策持续发挥效用,但是由于「贫穷线」门槛随劳工收入增长全面上升,加上人口结构转变及其他个别因素影响,令整体贫穷人口及贫穷率有轻微上升。人口高龄化趋势持续,不可逆转,对未来贫穷数字一定会构成压力。大家都知道现在有约120万65岁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人口当中大约六个人便占一个,但在20年后差不多是三成,可以想像那个压力愈来愈大。政府会继续发展经济、拉动经济,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并同时推行一些措施鼓励较年长人士就业。第四点就是,行政长官在最近的《施政报告》,大家都会留意到,公布了一系列扶贫措施,包括改善「低收入家庭津贴」,改名叫作「在职家庭津贴」,亦全面大幅放宽。我们估计最低限度会约有十万个家庭、30万人会受惠,这是我们的粗略估计。另外,有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较早前亦宣布了在来年年中推出一些终身年金计划,为拥有一定资产的长者提供一些理财选择,将一笔过现金转化为每月的固定收入,应付这个长寿风险。这个重要性就是,我们刚才说,很多退休长者没有事做或收入低,跌进了所谓的贫穷组群当中,但他有一些资产的,我们不知道的,将来他用资产拿到年金,那年金就反映在收入,所以这些长者到时就可以脱贫,就不在数字中出现。另外是优化长者申领综援安排及优化「长者生活津贴」的扶贫效应,亦会在来年的贫穷线反映出来,我们刚才所说,那个高额的,如果大家有留意,我们也宣布了新的优化制度明年年中会实施--3 500多元,有十多万长者会合资格,其他的有些支取普通金额那些、有些是新加入的,但这些全部会在明年实施时追溯回今年的五月一日,即是说有约十多个月的补回(津贴),(能)追溯,所谓back pay给他们。这笔钱对一个长者来说是过万元的,合资格那些。那你可以想像明年年中一次过收万多元,对于他们在现金上的改善,那个收入是明显有大幅改善。那我基本上已扼要说明了。待会如果大家有一些细节(想问),那么经济顾问的同事和统计处副处长,还有罗博士(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博士),我们可以一起答大家问题,多谢。
完
2017年11月17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8时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