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会六题:抗日战争的历史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葛珮帆议员的提问和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的答覆:

问题:

  政府自二○一四年起,于每年的十二月十三日举行纪念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死难者。此外,政府于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纪念仪式,悼念二战时期为保卫香港而捐躯的人士。然而,香港至今未有专门为纪念抗日战争而设立的纪念馆或竖立的雕塑。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当局会否在香港设立抗日战争纪念馆,以及投放资源于研究、整理及永久保存南石头大屠杀、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抗日义举等较少市民熟识的事迹,并在上述纪念馆内以常设展览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加深认识南京大屠杀及香港居民抗日事迹等与二战相关的历史;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二)鉴于美国三藩市和韩国首尔等城市已在公共地方竖立慰安妇铜像,当局会否在香港的公共地方竖立慰安妇塑像,以慰藉及悼念在二战期间遭受日军迫害的慰安妇;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及

(三)当局会否把第(一)及(二)项提及的相关历史资料纳入中学中国历史科课程,以教育年轻人认识有关的历史;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特区政府十分重视抗日战争,特别是日军侵略香港和日占时期的历史,多年来透过研究、展览和教育推广活动,以及每年于九月三日及十二月十三日举办官方纪念仪式,也有邀请原东江纵队成员参与,分别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悼念战争中死难同胞,目的是加深公众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就葛珮帆议员问题的各部分,民政事务局和教育局的综合答覆如下: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香港历史博物馆和香港海防博物馆均设有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常设展厅,内容涵盖日本侵华、日军侵港、抗日战争、东江纵队,以及香港日占时期的历史。香港历史博物馆和香港海防博物馆将更新其常设展览,前者会宏观地介绍香港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角色,后者会以主题形式介绍香港自唐朝至回归后的军事历史,包括抗日战争,让公众了解战争的祸害以及建立和平的重要性。

  除了两馆的常设展览,博物馆亦举办与抗日战争有关的专题展览,以加深市民对有关历史的认识。近年的展览包括「抗日英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文物展」(二○一三年),向观众展示这支本土游击队在抗日行动中的英勇事迹、「南京大屠杀图片展」(二○一四年)、「戮力同心——粤港抗战文物展」(二○一五年)和「同御铁蹄——香港的抗战岁月」(二○一六年),在在展示香港在抗日战争中所担当的重要支援角色,以及香港与爱国人士、游击队及国际友人共同写下的抗日历史。博物馆也不时举办活动,例如讲座、影片欣赏、军事遗址导赏等,让公众对抗战历史有更深的了解。

  在研究方面,香港历史博物馆先后委托专家学者,就有关专题进行研究,包括「口述历史计划:二次大战忆旧」、「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战士口述历史计划」等,并将部分研究成果出版了《香港抗战——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论文集》。博物馆会继续投入资源,研究、整理和保存有关香港抗日战争的资料和藏品,并透过展览和出版,向市民介绍有关历史。

  鉴于现时已有两间公共博物馆的常设展览涵盖抗日战争的历史,因此政府暂无计划为同一主题另设纪念馆或竖立慰安妇纪念雕像。

  根据教育局提供的资料,中国历史科的初中及高中课程,分别设有「国共第二次合作与抗日战争」及「抗日战争」的课题;历史科则设有「二十世纪国际纷争及危机:两次世界大战」及「二十世纪世界的冲突与合作」的课题,教授有关二十世纪中国对抗日本侵略的内容。这些课题涵盖了日本侵略的暴行,如南京大屠杀,亦有提及日军对妇女的伤害。而教科书对慰安妇的历史及香港的抗日活动,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以专栏形式交代,亦有在一般课文交代,教师亦可按史实对此进一步教授。教育局所出版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图片集》及《历史影像中的近代中国》刊物,亦有详细提及日军在抗战期间的暴行。



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16分